首頁寵物 > 正文

【頂上功夫.寶坻剃頭匠的歷史記憶】聽父親講剃頭的事

2021-04-12由 說香河 發表于 寵物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頂上功夫.寶坻剃頭匠的歷史記憶】聽父親講剃頭的事

剃頭挑子出寶坻

王瑞祥,1952年生,黃莊鎮吳辛莊人。常聽父親講理髮這碗飯不好吃。

我的父親王兆其是個剃頭匠,我小的時候,常聽我父親講理髮的事情。

父親16歲時被他的父親用一隻籮筐挑到東三省,亦名闖關東。在瀋陽皇姑屯租了一間小房子落腳。白天,爺爺一邊擔著剃頭挑子一邊打喚頭,招攬剃頭生意。有了顧客,父親就坐在小板凳上專心看著爺爺怎麼剃頭。晚上回來,爺倆面對面坐著,啃著窩頭就著鹹菜,爺爺給他講剃頭的要領。我的父親眨眼聽著。吃完飯,爺爺教他練腕子的靈活性,他按照爺爺的指點,用筷子當剃刀,拿梳子做人的腦袋,將一個動作重複做,動作只要稍一變形,爺爺上去就是一腳,半個小時後,爺爺給他胳膊上放一碗水,哪怕濺出一滴水花,就挨父親一個大耳光,最後還要同時打響喚頭,小鐵碗一次次摔到地上,爺爺把他打得都尿褲子了……三個月後,父親擔著一副小剃頭挑子,打著一把小喚頭,跟著爺爺給人家剃頭。他不恨爺爺,在當時滿大街幾乎都是同行的境地裡,練不出過硬的手藝就等於死亡。後來爺爺死了,父親擔起爺爺的剃頭挑子,把爺爺的屍骨挑回了老家寶坻。從此,寶坻城裡多了一位闖過關東的剃頭高手。

父親說,剃頭這碗飯不好吃,特別是給那些闊太太、嬌小姐梳髮時,一根頭髮都不能掉,否則非打即罵。養個大長辮子,不容易。還不敢看人家,特別加小心。用篦子慢慢梳,梳掉一根頭髮就害怕。

就我瞭解,那會兒生活困難,特別是黃莊窪發大水。那會兒的寶坻人在唐山(河頭)、天津、東北、北京基本上都有親戚,都是叔叔大伯表兄表弟……介紹去的。剃頭很艱難,佔個屋子就不錯了。有的打喚頭、有的挑挑子……

【頂上功夫.寶坻剃頭匠的歷史記憶】聽父親講剃頭的事

剃頭這碗飯不好吃

寶坻青年作家甄建波先生最近出版的反映寶坻剃頭匠歷史記憶長篇著作《頂上功夫》寄給了李瑞環主席,李主席非常關心家鄉的事,看到這本書,非常感興趣,給身邊的同志們講起了寶坻剃頭匠的故事,並且說,寶坻剃頭的多,很出名,多年來,李主席一直關心著家鄉,惦念著家鄉,再次謝謝李主席,祝他健康長壽,快樂永遠。

——原國家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關注此書。

【頂上功夫.寶坻剃頭匠的歷史記憶】聽父親講剃頭的事

甄老師近照

文字攝影 甄建波

作者簡介:

甄建波

,男,漢族,1975年生,寶坻區牛家牌鎮吳家牌村人,農民。1992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拋棄學業,在當地一家鄉鎮印刷廠上班,成為一名印刷工人。期間,閱讀了中外文學史等書籍和《天津日報》等刊發文學作品的報刊及欄目,同年開始文學創作。為了更好生存,加入父親的網隊開始三年的網隊生涯,期間積攢了許多創作素材,後到本地一家零件廠打工,並開始二次創作。2008年10月受聘於《寶坻報》,歷任記者、要聞部主任。後因工作需要,受聘於寶坻區文化和廣播電視局(今文旅局)社文科、《秦柳》編輯部、寶坻區文化館。期間,筆耕不輟,曾在《天津日報》《天津文學》《海河文化》《南京日報》《參花》等刊物發表短篇小說《光桿司令》《三月裡的網隊》《魚神》《亮底》等。散文《一盅茅臺酒》入選《小說選刊》蔣子龍先生主編的《茅臺酒故事365天》一書。曾獲全國孫犁散文獎一等獎,“全國農民讀書徵文”二等獎,天津市文化杯三等獎,寶坻職工文學藝術作品創作大賽一等獎,全國網路文學大賽優秀作品獎等。2018年出版《頂上功夫:寶坻剃頭匠的歷史記憶》一書,受到讀者好評。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說香河 聚焦香河文化產業,培植城市企業文化,關注深具探索精神的藝術家。

請將本公號推薦給你最賞識的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