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2021-04-23由 收藏大視界 發表于 歷史

上世紀20年代,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澠池縣率先發現“仰韶文化”遺址,它處於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最大的特色就是豐富的彩陶文化,“華夏”一詞中“華”的概念就出自該遺址,這個重要的考古發現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知識體系。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當時的學術界主要以西方為主導,“仰韶文化”雖被發現,但連線後面青銅時代的殷商時期,中間還有數百年的空白期,文明的傳承無法證明。於是安特生藉機大做文章,先是發表“中國彩陶西來說”,後來更是蔓延到整個學界,關於華夏文明都是西方傳入的說法不絕於耳。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中國很多有志氣的學者絕不容這種歪理邪說,1928年,山東考古學家吳金鼎在濟南章丘區龍山街道龍山村,發現了著名的城子崖遺址,由此發現的“龍山文化”填補了仰韶文化和殷商之間的空白期,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提供了實證。

後來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等一系列史前遺址的發現,更是說明中華文明遍地開花,破碎了西方別有用心的企圖。而在“龍山文化”中,出現了一種陶器,技術堪稱逆天,無論中外的學者,都很難想象這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1978年,山東日照圖書館專家楊深富,在一個明媚的下午照例去東海峪村考察,這裡也曾發現過遺址。在跟生產隊書記閒聊的時候,他隨口問了一句有沒有村民發現過疑似文物,書記細想了一下,還真想到有位牟姓老農曾撿到過一件黝黑細長的陶器。

楊深富立馬覺得不簡單,趕忙去到牟姓老農家裡,老農一聽來意,笑呵呵的在破倉庫裡將陶杯拿了出來,原來他在田裡撿到後也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用,就一直扔在倉庫沒管。楊深富表明這是文物,要帶回去研究一下,並拿出一元五角錢作為獎勵,老農歡天喜地的收下,沒想到還有錢賺。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回到市裡後,楊深富馬上請來資深文物專家幫忙鑑定,幾位專家研究良久,眼睛都直了:“這可是國寶啊,新石器時代的技術巔峰!”要知道,過去在龍山文化遺址中也出土過不少黑陶杯,當時就有“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高評價,但這件黑陶杯的技術,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整件黑陶杯高22。6釐米,口徑9釐米,重量卻僅有40克,這是什麼概念呢?它意味著必然有極為纖薄的“杯壁”,也就是“薄如紙”,但卻能儲存4000多年而分毫不損。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中間有鏤空狀的“籠子”,裡面的“陶丸”可隨著晃動發出悅耳的響聲。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整個器身黝黑的金屬色澤,採用的是龍山人的黑科技:封窯滲碳技術,將碳分子滲透到胎體的微孔裡,經過砑光的胎體表面,呈現出最直觀的視覺衝擊。最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平均厚度在0。5毫米,最薄處僅有0。2毫米,比蛋殼還薄,所以也有了個響亮的名稱:蛋殼黑陶杯。

龍山人處在最原始的新石器時代,如何製作出來的?那時候沒有絲網可以過濾陶土,陶器的燒成溫度要在900℃以上,哪來的耐火材料?鏤空工藝於壓光融為一爐,並且還要做成如此薄的器身,還能4000年不損壞,這種溫度控制、雕刻加工、造型能力和材料工藝,已堪稱絕世水平。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有人猜測,蛋殼黑陶杯會不會是偶然出現的?畢竟龍山人如果集全族之力共同打造,也是有可能製作出來的。但後來的考古發現表明,蛋殼黑陶杯遠不止一件,山東濰坊市姚官莊也出土過同樣的國寶級蛋殼黑陶杯,其他遺址還出土過各種器型的黑陶杯,也就是說,這種工藝在當時已經很成熟,可以批次生產。

國家博物館曾邀請多位製陶大師,試圖以龍山人的製作方式,複製出來蛋殼黑陶杯,但無一例外,做一千件才有一件差不多的器型,而且遠遠達不到僅0。2毫米的厚度,能讓現代工匠都複製不出來,專家感嘆:“我們的想象力陷入了困境,龍山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這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薄處僅0.2毫米,四千年前技術巔峰

可惜的是,龍山文化後,就進入了厚重大氣的青銅時代,黑陶技術沒能傳承下去。但毫無疑問,龍山人制作的黑陶杯,代表著整個中國製陶工藝的最高水準,被世界各國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