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2023-01-04由 吟風社 發表于 歷史

我發現這是一個跨地域跨文化的共通現象,不止出現在中國,包括日本、中東等地的神話故事也有相似情節,連匈奴、鮮卑等步入部族文明的民族也會在自己的史料裡留下類似記載。

史書里長壽的不止是堯和舜,五帝人均都有百歲的壽命。黃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歲”,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帝嚳“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歲而崩”,加上堯和舜,大家都活到了一百歲上下。如果往上繼續追到三皇,壽命就更長了。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聖經裡從亞當到諾亞這幾代平均活了九百多歲,再之後的幾代壽命不斷下降,到摩西和約書亞時就是五帝水平了。蘇美爾的前八代國王在位時間都超過一萬年,之後也都是在位幾百到一千年的水平,到吉爾伽美什在位126年後,數字就基本回歸正常了。

但無論是三皇五帝還是耶路撒冷和蘇美爾,時間都太過久遠,難以得到印證,不過這裡還可以找出幾個能夠從其他文明裡發現蛛絲馬跡的案例。

按照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裡的天皇譜系,往前推算可以得出日本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即位於公元前660年,也就是齊桓公在位的年代。不過這個時間的可信度極低,一方面考古研究並不支援日本列島在那個年代就出現了政權的結論,另一方面這個天皇譜系裡也出現了熟悉的一幕,那就是各種長壽的首領,例如神武天皇就在位76年,活了一百二十六歲。而神武之後連續八代天皇都沒有相應生平故事,很像是後人為了增加年份自己添上去的。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實際上日本方面也早有人提出質疑,日本列島最早和中原王朝發生往來是在兩漢時期,三國時期也有女王卑彌呼上供,而南朝時期上供的倭五王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天皇譜系裡的人物。有日本學者認為卑彌呼的事蹟和神話裡的天照大神十分相似,按照神武天皇是天照後人,且發起過東征的事蹟,那麼他應該是西晉時期從朝鮮半島渡海而來的部族,也有人拿卑彌呼對應天皇譜系裡的神功皇后,認為神武天皇應該是東漢時期的人。

考古研究證明了兩漢和兩晉時期日本列島分別迎來了兩次技術水平的發展進步(即彌生時代和古墳時代),而基因研究也確認了日本主體民族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因而“神武東征”確有其事。但無論按照哪一個說法,都比日本神話裡的公元前660年晚了六百年到九百年,因此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裡的高齡天皇屬於“一眼假”。

魏書裡記載鮮卑拓跋氏的祖先拓跋力微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歲,因而拓跋力微被很多人稱為三國第一長壽者。但拓跋力微的壽命記載可謂疑點重重,例如魏書裡說拓跋力微的岳父竇賓去世時讓他的兩個兒子擁戴拓跋力微為首領,問題是按記載拓跋力微當時都七十五歲了,竇賓難道連個年齡合適點的接班人都找不出?而且魏書裡拓跋力微父親去世,也就是拓跋力微接班的那一年正好是曹魏建立的年份,早有學者指出這個巧合是撰寫史書的人有意為之,突出拓跋氏承接漢室天命所歸,因而拓跋力微的年齡是被人為地改大了。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如果說鮮卑部族遠離中原,對其質疑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那匈奴漢趙政權則可以說已經能夠還原其譜系和年齡造假的過程了。史書記載漢趙政權的建立者劉淵是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孫子,但劉淵的父親劉豹和於夫羅的死亡時間相差八十多年,且劉豹在於夫羅後就開始擔任左賢王,起碼已經成年。史書記載蔡文姬在於夫羅去世那年被匈奴人擄走,然後給左賢王生下兩個孩子。如果這份記載屬實,那麼劉豹就是蔡文姬的丈夫,且長子出生於蔡文姬歸漢之前,然而劉豹的長子劉延年在晉愍帝登基後還有被劉聰任命錄尚書事的記載,這時離蔡文姬歸漢已經過去了106年,劉延年是真的夠“延年”了。

與之相似的是,魏書記載南匈奴右賢王去卑是鐵弗部首領劉虎的祖父,而去卑又是於夫羅的叔叔,曾經輔佐於夫羅的弟弟呼廚泉,因而劉虎屬於於夫羅的侄子輩,但劉虎的去世時間卻比於夫羅晚了整整146年,他和去卑之間的祖孫關係很難成立。

史書記載劉淵的敵人經常罵他是屠各人,說明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劉淵並非出身南匈奴,那他認的這堆南匈奴親戚基本可以確定是假的。實際上光從名字裡都看得出,劉淵、劉虎、劉豹、劉延年等人用的是漢姓,跟出身攣鞮家族的去卑、於夫羅、呼廚泉根本不像是一路人。

學者也提出了相應猜想,即屠各和南匈奴兩個部族產生了融合,獲得主導權的屠各首領被納入了南匈奴的譜系,因而劉豹獲得了於夫羅之子的身份,就此接管了南匈奴部族。

實際上日本皇室“萬世一系”這件事就遭到過質疑,日本神話裡多處隱晦傳遞出了王朝更替的資訊,實際操作就像春秋戰國乃至漢朝匈奴的君主都以三皇五帝為共同祖先。

為了宣示正統地位而亂認祖先這種事對我們絲毫不陌生,例如隋朝的楊堅就認了東漢名門弘農楊氏當祖先,南陳的陳霸先認了另一個東漢名門潁川陳氏當祖先。問題是楊堅的出身已經被考證出是來自於北魏邊境武川鎮的軍人,而陳霸先的族譜更是在短短兩百多年裡編出了十二代人,假得過於明顯。

宇宙大將軍侯景稱帝時要立天子七廟,他的心腹王偉問他祖上叫什麼,侯景是戍卒出身,還是羯族人,根本不知道祖先是誰,就說只知道父親叫侯標,不知道爺爺叫什麼,最後從一個部下那裡才打聽到自己爺爺叫侯周,再之前的就真的沒人知道了。結果王偉當場給侯景造出了族譜,認東漢司徒侯霸為始祖,東漢末年的名士侯瑾為其七世祖,中間每一代幹了什麼都編得有鼻子有眼。

如果說楊堅、侯景、陳霸先這種在漢地稱帝的人基於漢人歷史有大量現成的家族可以去靠,那麼劉淵、拓跋氏,乃至上古漢人以及日本人沒有這些素材,那就只能現編神話,把祖先們的故事添油加醋,造出一堆神人。

一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思考的案例是,福建林氏族譜稱自己有個祖先是東晉人林祿,此人是比干後人,家族原在濟南,後來南渡到江東,和王導一起輔佐晉室,討平叛亂,成為五朝元老,被司馬家封為異姓郡王,連具體生卒年都能給出。雖然福建能找到林祿的相關遺蹟,但這麼厲害的人物卻在任何文獻史料裡都沒有相關記載,因而林祿的故事也被判定成“一眼假”系列。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然而現代的基因檢測技術卻發現福建林氏在東晉時期確實存在一個共同祖先,時間和傳說裡的林祿也對得上,因而林祿的故事雖然有相當程度的誇大,但確實有其原型。基因檢測又發現所謂林祿家族來自北方的說法經不起推敲,林家從漢朝起就已經居住在福建了。綜合這些證據,福建林氏其實是一個福建的土著家族,他們在漢化且發達之後將自己的家族歷史融入了中原歷史,同時添油加醋編造出了林祿的傳說。

這個案例相當典型,和以上諸多案例可以一起還原出後世之人是如何編寫史前傳說的,幾乎都是在原型的基礎上無限誇大,再與所處文化中的基礎共識相結合,一份史前神話就誕生了。

至於史前人物過於長壽的年齡也有多種來源,一方面是為了起到神化效果,賦予其傳奇色彩,另一方面則是不同原型在後世的傳說中被合併,例如三皇都叫作XX氏,他們可能是一個部族幾代首領的故事被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拓跋家族和劉淵父子這種在神化家族故事及編造族譜的過程中產生了bug,使得先祖的壽命變得極長,而像楊堅、陳霸先乃至侯景這種亂認祖先,以及福建林家這種現編祖先的,因為年代並不久遠,有大量當時文獻對照,因而不能天馬行空,年齡也相對寫實。

最後再說一個上古長壽者的案例。史書記載姜太公八十歲出山,輔佐文王武王父子推翻商朝,隨後獲封齊國,勵精圖治,又協助周公討平叛亂,活了一百多歲才去世。實際上早有人質疑姜太公出山時年齡沒那麼大,因為關於他衝鋒陷陣的記載根本不像是一個老人能做到的,而後治理齊國以及平叛的事也可能是他的兒子甚至孫子做的。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因此,八十出山本身是後人為了神化姜太公而創作的故事,而後這位齊國初代君主的身上又融合了不止一代人的事蹟,最後才創作出我們熟知的活了一百三十九歲的姜太公。

為何各國上古時代的人物普遍長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