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道.魂之用》前篇 第一章:關於老子這個人

2022-11-29由 國福開講 發表于 歷史

《大道.魂之用》前篇 第一章:關於老子這個人

《史記》給予老子的歷史定位並不算太高,描述的也相當少,相較於對待孔子則大為遜色,在史記中關於孔子是“世家”,和帝王平等,而老子則是列傳還和莊子韓非並在一起記錄的。在司馬遷的筆下,“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為此,老子活了很大的歲數,司馬遷說“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司馬遷對老子評價說,“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

據歷史記載,孔子一共有三次向老子請教,《老子韓非列傳》中,司馬遷只記錄了其中一次。這應該是第二次,孔子前往周朝的國都,專門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老子回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的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孔子聽了這番話後,他回來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捕獲它,會遊的可製成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它是駕著風而飛騰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吧!”由此可見,老子從學術水平、社會地位還有為人操守都得到了一代宗師孔子的高度評價。《老子韓非列傳》記錄到:“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這個關尹喜大有來頭,史書說他“官至周大夫,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是和老子同時代的人,他主張“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莊子把老子與關尹一起並稱為“古之博大真人”。史書記載“時人莫知老子西遊,關尹喜見紫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於是,關尹執弟子禮,向老子請教,老子亦知其奇,應其所求,著道德經五千餘言,留傳世上,並盡傳關尹以內外修煉之法。後隨老子“俱遊流沙,莫知所終”。

老子,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比孔子大了大概有二十歲。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19歲時,老子來到京城,擔任周靈王時期的守藏室史。37歲時受到權貴排擠,被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到魯國為友人主持葬禮,地方上由孔子擔任這個葬禮的助手,這時孔子才只有17歲,是老子孔子的第一次見面。五年後,老子再次擔任周守藏室史。47歲時,26歲的孔子來到周朝國都觀光,專程拜訪老子,就是上文介紹的“問禮”。幾年之後,老子再次失去官職,回到故里去居住。在孔子51歲時,孔子專程向南來到老子的故里向70多歲的老子請教問學。老子86歲時,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決定離開故土,準備西出函谷關四處雲遊。在函谷關被關尹喜攔住,寫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上下兩篇,對中國人影響極其深遠。《道德經》,並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

老子的思想其實就體現在平日的生活中。公元前523年。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準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在一番教授、各處引薦學習之後,孔子不虛此行受益匪淺,師生結下深厚的感情。臨別前,老子對孔子說:“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

孔子曾經有過一番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大意是,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老子對此言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子聽聞後說,“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老子就進一步進行解釋:“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道,是中華文化的最偉大發明,是老子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道”字在《道德經》一書中共出現過七十三次。什麼是道?老子多次言明“我不知其名,強之曰道”,還說“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卻又真實存在的偉大宏偉的、精緻入微的力量、原理和法則。

道的思想直接承接《易經》理論,是對易經的再發展再發揮。在老子心目中,道是最偉大的,道是無與倫比的。他說,“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自然呢?自然就是不受任何干預的、是昔在、現在、永在的、是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人法地,就是人離不開大地(地球);地法天,就是地球離不開寰宇;天法道,就是天體寰宇的執行離不開大道;道法自然,就是大道的規律是不受干預的、是昔在現在永在的、是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這種對世界的認知,該有多麼的奇妙?竟然出現在中華大地,竟然出現在距離今天兩千五百多年前。中華子孫豈不感到莫大的驚喜?莫大的榮幸?

人在無比宏偉偉大道的面前,是無知的,是渺小的,是無助的。人需要不斷地認識和了解道,需要努力循道而為,需要堅決依道而行。道是什麼?道是沒有感情的,道是不自持、不自有、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道的難得可貴之處就在於“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順其自然,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無為,但正是這種無為,成就了有為;正是因為無為,才成就了一切。這種現象,被老子加以哲學的高度概括,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不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時也是支配天地萬物之最根本規律,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則。人根據道得到的就是“德”。沒有道,就無所謂德。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末尾;道是德的根基,德是道的表達。得道之人,必定是大德之人;失道之人,必然是無德之人。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源,也是百經之首。《道德經》與《易經》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它是智慧之學、是幸福之學、是世界觀、方法論的總成,如“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物壯則老,兵強則滅”。這種光輝的思想,讓我們如同喝了智慧的蜜汁。

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是我們的偉大祖先,是我們智慧的源泉,是我們愛的根基。

老子的著作及思想也成為了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老子思想影響包括了哲學、宗教、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美學、倫理學、文藝學、心理學、教育學、邏輯性、修辭學諸學科,而且涉及醫藥、養生、氣功、軍事、管理、建築、園藝等眾多領域。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

在十八世紀,西方一些國家就開始流行了《老子》的多種文字版本。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老子》一書是當今除《聖經》外,在全世界出版發行數量最多的一本書,單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種版本。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老子也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之一,美國《紐約時報》曾把老子列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廣場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