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2022-10-11由 華商政能量 發表于 歷史

生態學研究表明,森林、草原、溼地、荒漠四大自然生態系統,曾經完整覆蓋著地球陸地表面。特別是如今人類生產生活已經佔據的海拔低地、河谷川原,皆曾是自然生態系統。人類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息繁衍、發展進化,並逐漸發展出人工生態系統、拓展出人工生態空間。

從自然生態空間中,人們發展種養業,加工製造、商貿服務,交通道路、輸水、輸油、輸氣、輸電事業,形成了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以及過道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以及過道空間,已經徹底清除了自然植被(天然植被),由此形成人工裸地,並在人工裸地上開展農業、工業、服務業建設,進行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活動。農業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過道生態系統中的“人工成分”多於“自然成分”,從總體上屬於人工生態過程、人工生態系統,因此而形成的農業空間、城鎮空間、過道空間,也即是人工生態空間。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自然生態系統是生物組成的能量轉化器和養分處理器。流經生態空間的物質和能量是維持生態系統所有食物鏈生物網的基礎。綠色植被是生態空間上的“生產者”,透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把大氣中的無機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形式的有機碳,為生物金字塔提供物質流和能量流支援。綠色植物在陸地表面布展出森林、草原、荒漠,氣候變化會使三者布展格局發生大尺度轉變。當氣候變化引起降水量持續增加時,綠色版圖呈現擴張態勢,森林向草原地帶擴張,草原也會向荒漠地帶擴張,荒漠空間收縮,增強生態系統生產力。反之,則反之。

人類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消費者”,持續從自然生態系統中採集植物、狩獵動物、採伐樹木,獲得食物藥物、木材薪材以及飲用水,提取自身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生態系統生產力水平,決定了物質流和能量流。低地平坦的森林、草原、溼地具有較強生態系統生產力,也是人類理想的物質和能量池,早已被重度掠奪掏空,悉數成為人工裸地,開闢為城鎮、鄉村。山坡丘陵的森林生態系統,在遭受重度掏挖,森林退化為灌叢草叢,物種簡化、土壤裸露、風起沙塵、旱澇交替、水土流失。

從更大空間尺度觀察分析,當人工過度提取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時,必將導致綠色版圖萎縮,生態系統生產力衰退,荒漠向草原地帶擴張,草原向森林地帶擴張,森林空間縮小。反之,當人工向生態系統輸入物質和能量時,比如植樹種草,必然收復綠色失地,擴大綠色版圖,恢復生態系統生產力,促進森林生態系統向草原空間擴張,草原生態系統向荒漠空間擴張,荒漠空間縮小。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自組織、自適應和自迴圈能力,持續與空間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交流。

人工過度掏挖,嚴重影響生態系統健康,因生態系統自組織力、自適應力、自迴圈力下降,導致生物金字塔結構扭曲變型、失去穩定性,甚至出現了全面崩塌的巨大風險。人工掏挖在生態空間留下的顯著痕跡,是一個又一個食物斷鏈、生物斷網,需要預以修復還原的“綠色天窗”“生態窟窿”。

生態學家通常以碳為度量單位來描述物質流和能量流,因而“生態窟窿”也即是“碳窟窿”。生態修復是修補“綠色天窗”,也是修補“碳窟窿”,還原綠色碳庫的儲碳能力。21世紀,地球陸地留存的自然生態系統,已鮮有尚未被人類攫取資源的“純自然之境”。因攫取自然資源的方式與程度不同,“自然之境”留存的“生態窟窿”各異。“自然成分”不同,則“自然濃度”不同。“自然成分”越多,“自然濃度”越高。在自然植被尚未徹底清除、且以自然過程為主的生態系統中,保留著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其所佔據的地球陸地表面,即是自然生態空間,一般簡稱生態空間,也即自然之境。與農業空間、城鎮空間、過道空間已將自然植被“清零”有著本質不同,生態空間儲存了自然植被的“根脈”。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生態空間存在“自然濃度”差異,這也是進行生態空間分割槽的重要向量。總體而言,自然保護地是生態系統具有完整性、原真性,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空間,可謂是“自然濃度”第一高。若以“自然濃度”的高低論,自然保護地體系中的國家公園高於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高於自然公園。在各類自然保護地空間,核心保護區是“最自然”“最具自然純度”的生態空間,也是“最見不得人”“最嚴禁足令”的生態空間,因而也是生態保護的首要空間。目前,自然保護區管理遵循自然保護區條例,森林公園、草原公園、溼地公園、沙漠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各類自然公園各有各的管理規制。在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後,開啟制定國家公園法和自然保護地法的歷史程序,必將為自然保護地構建統一、協調、完整的法治體系。

一個個自然保護地就如同是一個個生態孤島,生態系統聯通性、協同性、整體性不夠,影響了生態保護的“系統效應”。著力提升生態保護“系統效應”,一條有效路徑就是在空間上延伸和擴充套件自然保護地。遵循這一思路,在自然保護地基礎上,直接成規模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一氣呵成,一劃成局,由此確定了國家生態系統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限。

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空間,具有系統完整性、強制約束性、協同增效性、動態平衡性、操作可達性。生態保護紅線空間是擴大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生態空間中的強制保護空間,類似於農業空間中的永久基本農田,也可稱為之為永久生態空間。自然保護地是生態保護紅線空間中的核心空間,也是生態空間中的“生態核心區”。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生態保護紅線確定了“生態管控區”。生態管控區實行的主要管控措施,是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僅允許對生態系統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對此,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已有較為明確的規定。生態管控區是優先實施生態修復的空間。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建設自然保護地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明確生態核心區和生態管控區,本質上是人與自然進行“空間約定”,為“自然”劃出專屬區,為“人”劃定“禁足區”和“有限涉足區”。這是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唸的國土空間措施,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頂層設計、中國方案。21世紀中國,人與自然的空間約定,不只是確定生態空間內的生態核心區和生態管控區,還包括確定生態控制區和生態共享區。不同生態區,有著不同的人類足跡和行為管控。

生態控制區在“自然濃度”和生態功能重要性上介於生態管控區與生態共享區之間。包括生態保護紅線以外的天然林、公益林,封山禁牧的其他草地、天然牧草地,自然溼地,自然荒野。(1)天然林、公益林。天然林是自然形成的森林,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穩定、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陸地生態系統。國家“維護天然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在陡坡地棄耕不久,還會形成新的次生天然林。“對所有天然林實行保護,禁止毀林開墾、將天然林改造為人工林以及其他破壞天然林及其生態環境的行為”。森林法規定“國家根據生態保護的需要,將森林生態區位重要或者生態狀況脆弱,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劃定為公益林。”“公益林只能進行撫育、更新和低質低效林改造性質的採伐。但是,因科研或者實驗、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建設護林防火設施、營造生物防火隔離帶、遭受自然災害等需要採伐的除外。” (2)封山禁牧的其他草地、天然牧草地,因著眼著力於發揮生態功能而禁止放養牛、羊等草食動物。(3)自然溼地(4)自然荒野,即國土三調資料中的溼地和荒野,不適宜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活動。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生態共享區是生態空間中“自然成分”較少、“自然濃度”較低的邊緣空間,也是與農業共享的生態空間,具有農業屬性的生態空間。在尊重自然過程、發揮生態功能的同時,開展有效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業、果品園林產業、木本糧油以及木材經濟,放牧牛羊,面向市場供給有關農林產品。主要是(1)人工商品林,包括經濟林、能源林、用材林,(2)可以放牧的天然牧草地,(3)人工溼地。生態共享區有著較多的人為經濟活動,但是,年復一年,綠色生產力、生態系統生產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生態空間是以提供生態產品——生態系統服務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生態產品具有公共產品屬性,政府是公共產品生產者、提供者。從共享區到控制區,再到管控區到核心區,提供生態產品——生態系統服務的功能呈加強趨勢,也意味著政府責任增強之勢。生態核心區是全面“禁足”的“自然之境”,屬於全民之地,也是大尺度生態空間,政府在生態核心區是“全職保姆”。生態管控區是較大尺度生態空間,載入有生態系統友好型經濟活動,呈現政府主導、國民共有、多元共治格局。生態控制區多是集體所有的生態空間,由政府引導、社群共享共建共治。生態共享區在生態空間邊緣,多為零星細碎空間,面向市場提供農林產品,更適合以家庭為基本單元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並參與經濟合作共同體,結成穩定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自然生態系統原本是混沌一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錯,徐徐過渡,連通鋪展在地球陸地生態空間,並形成了深深淺淺的綠色景觀,呈現出明顯的緯向和海向綠色帶譜。從大尺度生態景觀出發,人們將陸地自然生態系統定義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分別認識、分類研究,遵循其規律,制定實施森林法、草原法、溼地保護法、防沙治沙法,以及天然林、草原、溼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可謂是“分類而治”。自然生態系統布展於生態空間上,從生態系統功能和經濟社會功能差異岀發,人們將生態空間劃分為生態核心區、生態管控區、生態控制區、生態共享區,並建立相應的管理規制體系——國家公園法、自然保護地法,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天然林、公益林管理制度,封山禁牧制度……可謂是“分割槽而治”。進入21世紀,也進入“分類而治”與“分割槽而治”相結合、創新創造中國生態治理模式的新時代。

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提出,自然生態系統供給人類四大服務。在中國生態文明話語體系中,即是四大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首先是支援服務——保持土壤、養分迴圈、基因傳播、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其次是調節服務——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滯洪水、維護碳氧平衡等;第三是產品服務——如淡水、食物、木材等產品;第四是文化服務——娛樂、審美、益智和心靈奇旅等。四大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在國土空間上就是生態空間產出,只是在功能分割槽上有差異性表徵。堅持“分類而治”與“分割槽而治”相結合,就是全面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系統管理、生態空間治理,全面加強生態空間綠色革命,全面提升生態空間生產力,更好發揮四大生態空間的四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有限的空間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生態空間之治是21世紀中國之治的重要特色。“分類而治”與“分割槽而治”如同是生態空間之治的兩大驅動力量,若要持續發力、精準發力,需要創新理論、科學實踐、鍥而不捨。推進生態系統之治,實施“分類而治”之策,已經有“生態系統生態學”“恢復生態學”提供科學理論支援。推動生態空間之治,實行“分割槽而治”之舉,需要“空間生態學”和“保護生態學”提供創新理論支援。生態空間之治等於是遞給生態學一個國土空間尺度、地理空間座標,必然生成“空間生態學”。上網搜尋“空間生態學”,已定義為“研究空間在種群動態、種間相互作用中的作用的科學”“研究生境破碎化的重要理論基礎”。

顯然,與本文所論生態空間“分割槽而治”有大不同。一個是小尺度微觀空間生態問題,一個是大尺度宏觀空間生態問題;一個專注於生態過程、生態機理,一個傾向於空間治理、制度安排。如果說前者是微觀“空間生態學”,後者則是宏觀“空間生態學”。與“生態系統生態學”對應,也可稱之為“生態空間生態學”,細分生態空間,分門別類研究保護地生態學問題、紅線管控生態學問題,以及控制區生態學問題和共享區生態學問題,為科學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系統管理和生態空間治理提供必要的政策理論支援。

為什麼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一文帶你瞭解→

注:生態空間是生態文明新理念,生態空間之治是高質量發展新領域新形態,如同神秘的處女地,這裡有無數未知未解的新問題。我們身處其中,應當乘風破浪,昂揚前進,激情創新,科學創造。歷經四載,篤行不怠,業已創作形成20餘篇有關生態空間問題的文章。假期居家,意欲吹響集結號,擬冠以《生態空間生態學》文集之名。本文可為序。2022年10月國慶假期作於磨香齋。

作者:黨雙忍。

編輯:華商報記者 權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