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2022-04-01由 明月海上生 發表于 歷史

人們對北洋軍閥耳熟能詳,北洋軍閥全部出自北洋新軍,那麼,大清帝國有沒有南洋新軍呢?

歷史上確有南洋新軍。

清政府設有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也就是外交部,下面又設有有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這兩個大臣用來處理對外通商涉及的外交事宜,簡稱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後來北洋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南洋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

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痛定思痛,決定組建新軍。當時北洋大臣李鴻章,南洋大臣張之洞,兩人都是編練新軍的積極支持者。

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近三十年,獨攬清政府的外交、洋務大權,其地位和勢力遠超本來與之對等的南洋大臣。結果是北洋新軍比南洋新軍先天發育就好。

1895年,袁世凱奉旨在天津小站督練新陸軍。袁世凱徹底拋棄綠營、八旗舊軍制,效仿德國軍制,使用德軍操典,聘請德國教官,編練北洋新軍。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袁世凱小站練兵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袁世凱與北洋新軍

同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編練“自強軍”,這是最早的南洋新軍,同樣效仿德軍。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後,奏請朝廷將已練成的“自強軍”分兵五百調往湖北,成為湖北新軍發端,所以湖北新軍和南洋新軍其實是一脈相承。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晚清名臣張之洞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張之洞建立的自強軍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袁世凱在山東剿匪,張之洞在南京“東南互保”,南北新軍都沒有參戰受損。戰後朝廷把碩果僅存兩支精兵合二為一,自強軍因人數少,被編入北洋軍。

1904年周馥擔任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在南京編練第九鎮南洋新軍。周馥淮軍出身,曾是李鴻章的高階幕僚和左膀右臂,中國第一家武陸軍軍校——天津武備學堂,就是他協助李鴻章創辦的。天津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有段祺瑞、馮國璋、曹琨、吳佩孚,看看厲害不!第九鎮統制徐紹楨思想開明,同情革命,吸收大量知識青年進入新軍,使新軍成了培養革命黨的學習班。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第九鎮統制徐紹楨

從張之洞開始,南洋編練新軍時,重視“智”的培養,曾選派大量軍事骨幹到海外考察學習,新軍中也有大批留學生。正因如此,革命黨在南洋新軍中滲透較深。辛亥革命爆發前夕,南京、湖北新軍軍營中,革命風氣蔓延,革命黨人甚至在有的軍營佔了三分之二。辛亥革命第一槍在湖北新軍中打響,並不是偶然。徐紹楨投向革命,率領江浙聯軍光復南京,同樣也不是偶然。張之洞、周馥為提高軍隊戰力,給南洋新軍開“智”,沒想到竟是給大清王朝培養了掘墓人。

被歷史遺忘的“南洋新軍”

辛亥革命紀念館

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南洋新軍功勞最大。袁世凱因徐紹楨立有“首功”,力邀徐紹楨到北京擔任參謀總長,徐紹楨堅辭不就,自請解除兵權赴上海就醫。徐紹楨沒把軍隊看成是個人資產。儘管他和袁世凱政見不同,但是他沒有擁兵自重,而是將南洋新軍完整交給了政府。

民國初期,在中國政治舞臺上活躍的都是北洋軍閥,南洋新軍漸漸地凐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北洋新軍因北洋軍閥而留名於史,南洋新軍因無軍閥而被歷史忽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