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所有關係中不自覺的衍生出“討好模式”

2022-03-30由 燕王禧酒 發表于 歷史

欠別人東西是有愧疚感的,這種感受若要被消除,就要還上所欠的東西,就像哪吒“剔骨還父,剔肉還母”,才可以真實做自己。

這種關係裡的愛往往是不真實的,至少並不純粹,裡面有第三方的阻隔,那就是要做些什麼的感受。

孩子往往被迫感激:要為媽媽著想,看媽媽臉色,變得懂事和乖巧,以此來迎合父母。

愛情也是,許多分手不徹底的情侶,因為還記得他的好,沒有對他的付出有所回報,對方念念不忘,因為你不敢欠別人的。

另一方也會這樣認為,憑什麼我付出那麼多金錢和青春,他和我說分就分,我的犧牲難道是白給的嗎?

當重新繼續這段感情就會發現,其實你欠他的永遠都還不夠,而且還在繼續,就像被什麼東西捆綁了,不自由,卻難以擺脫。

即使是親生父母,也有可能在無意中對孩子施行精神暴力。

所有關係中不自覺的衍生出“討好模式”

精神暴力看似不會流血且沒有痕跡,不像身體虐待那般明顯,但它們的暴力程度卻是不相上下的。

你委屈求全的活,孩子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活他的人生。

你不容易孩子更不容易……

“媽媽:我活著都是為你和咱這個家…多少次的忍,努力工作是為您掙那口氣”

中國人經常說:“忍氣吞聲”吞的是什呢?

吞的是情緒,把情緒壓抑進潛意識裡,身體幫你承載著…

我們的身體是智慧的,身體與心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就像一個賬本,記載著我們一生的經歷。

一個疾病或疼痛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段經歷或是一個事件。

當內心和身體處於失衡狀態的時候,我們一部分的生命能量被阻塞停滯了,就會形成一種糾結,並在體表組織形成相應的結索。

這些結索的存在又進一步阻滯了生命能量的正常流動,從而引發不同的病症。

我在醫院工作時,常看患者反覆就醫,卻查不出問題,但患者持續難受,這種情況下多半被誤診為“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隔三差五老去醫院,一生離不開藥,後續引發其它症狀。

所以說我們的身體就成了一個情緒與疾病寫成的地圖,指導著我們去處理那些被遺忘的未完成事件。

這樣的孩子成人後會有怎樣影響?

害怕失去自我:不敢接受他人的付出,接受意味著自己被控制,沒辦法做自己。

信任感下降:不相信親密關係的真實性,不認為愛情是沒附加條件的在一起。

經常會內疚、自我貶低:擔心自己做的不合適,沒考慮對方感受,從而自責,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強迫性重複:自己會變成過渡犧牲的人,以此來維持關係,就像當年接收到的一樣,經常委曲求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