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印度是強國嗎?戰略文化的視角 | 國政學人

2022-03-27由 國政學人 發表于 歷史

印度是強國嗎?戰略文化的視角 | 國政學人

印度的強國之路:戰略文化問題

作者:

Sergey I。 Lunev,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方研究系教授;Ellina P。 Shavlay,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英語語言系講師。

編譯:

胡可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

Lunev, S。 I。,& Shavlay, E。 P。 (2021)。 India as a Global Power: The Strategic Culture Problems。

India Quarterly

, 77(4), 525–541。

印度是強國嗎?戰略文化的視角 | 國政學人

導讀

本文透過對印度政治、經濟、軟實力(文化)等各方面的綜合審查,認為當前印度事實上已經具備了作為強國的基本先決條件,只是尚未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而戰略文化的缺失(包括外交政策與經濟戰略)是阻礙其獲得國際承認之“強國”地位的最大阻礙。儘管存在障礙,作者還是對印度的強國道路持極為樂觀的態度,並且認為印度掃除障礙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只是時間問題。

自尼赫魯時代以來,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便一直是印度孜孜以求的夙願。2014年莫迪上臺後,印度實現大國夢的渴望空前迸發。莫迪政府雄心勃勃地承諾,要使印度超越“制衡力量”(balancing power)的國際角色,發展成一個對國際事務應該如何組織有清晰認識的“領導力量”(leading power),而不僅是一個被動接受現有體系的大國。這也體現出印度正在有意識地努力克服本文所提到的“戰略文化問題”,致力於對全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本文涉及印度的方方面面,點出了一些在考察印度發展現狀與前景的過程中值得更加關注的議題領域。但涉及的內容過於寬泛,也顯得文章的分析流於簡單的歸納與總結。另外,一些結論缺乏更為縝密的邏輯推理,並且體現出一種樂觀主義傾向:一方面,作者指出印度發展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種姓制度、不平等、貧困人口、軍事現代化受阻等);另一方面,又認為這些問題在印度持續實現增長的情形之下“影響不大”,但對為何“影響不大”,本文並未作過多解釋。

摘要

這篇文章聚焦於探討印度在全球政治中備受爭議的強國地位。儘管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低估甚至被忽視。關於其背後的原因,學者們一般認為存在三個主要因素:社會和經濟資料不佳、相對薄弱的全球影響力以及戰略文化的缺失。本文認為,戰略文化問題是關鍵,並且該問題正在被補救的過程中。事實上,印度已經具備了作為“強國”的所有先決條件,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能力。印度政府推行具有連貫性的外交政策和經濟戰略,改變精英的戰略思維以進一步挖掘印度的現有潛力以成功提升印度在全球政治中的影響力只是時間的問題。

編譯

01

導語

在當下的世界體系之中,半邊緣國家扮演著特別的角色,其中印度的作用尤為突出。然而,大多數學者並不承認印度的“強國”(great power)地位,而稱之為“二流強國”(second-tier great power)、“崛起國”、“主要大國”或者“區域強國”。這種判定方式與認為印度缺乏必要的“戰略文化”的論調有關。的確,印度面臨著一些問題,但是該國正在做出努力加以解決。

“強國”一詞最早出現在拿破崙戰爭之後。兩百年以來,“強國”的定義以及被認定為強國的國家不斷變化。在現實主義正規化之中,強國的分類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議題。從迪斯雷利(Disraeli)以降的大部分專家都同意,大國的主要判定標準是領土大小、人口、資源稟賦、軍事實力、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和科技潛力,以及開展國內事務的高度獨立性與對世界政治施加重大影響的能力。一些學者(例如華爾茲和布贊)添加了其他兩個維度:利益相關空間的範圍以及國際社會的承認。然而,“利益的地理範圍”是一個模糊的標準。區分世界性強國與地區強國通常很容易:與前者不同,後者通常只能對某一特定地區的發展施加影響。只有超級大國才能干預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程序——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只有美國和蘇聯有這樣的潛力。自1990年代以來,唯有美國是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為體,中國是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的唯一有力競爭者。

本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印度實力發展的現狀及其當前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二部分討論了印度在成為世界公認強國道路上遇到的障礙;第三部分則側重於探討印度戰略文化缺乏的問題;結論部分對印度作為強國的前景進行了分析。

02

印度實力的關鍵支柱

2011年,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位列全球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西方專家都預測印度將成為全球增長率最高的國家。內部資源是印度GDP增長的主要支柱,對外貿易和外國投資對印度的重要性相當低,使得該國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較小。

文化活力與科技自主是內生於印度這個國家的本質特點。這些特點,加上大量的高水平專家,有助於該國打破落後狀態的惡性迴圈。在技術方面,印度具備對進口先進技術進行轉化並開展自主研發的能力,在資訊科技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2019至2020財年,印度的軟體出口額達到1470億美元。

印度目前的經濟增長是在恢復其在全球經濟中的歷史地位。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在公元1000年,中印兩個亞洲大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合計達50%,其中印度佔28%,中國佔22%。1820年代至1970年代初,兩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縮水數倍,在這一時期末一共僅佔8%(中國佔5%,印度佔3%)。許多專家預計,到2050年,印度的GDP將幾乎與美國經濟持平,約為中國的一半。

03

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

印度外交政策中“並存”的幾項任務旨在確保該國始終如一地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增加該國的區域影響力,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作用,加強印度在世界上的權威並獲得國際社會認可的大國地位。印度外交的戰略目標,即向世界級強國轉型,在70多年前印度甫一獨立後即已確定。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以及不結盟運動的瓦解,致使印度的外交戰略一定程度上進行了重新定位,但這種調整涉及的物件主要是實現宏觀目標的路徑,而不是戰略目標本身。

冷戰的結束使印度失去了佔據東西方中間地位,以利用兩種體系之間矛盾的戰略空間。最初,印度做出了諸多努力,希望至少維持住不結盟運動的地位。在兩極世界崩潰之前,不結盟運動長期是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並且作為增加印度全球性事務影響力的主要機制發揮作用。但隨後,

印度逐漸意識到,不結盟運動的視野已經明顯縮小,增強在南方國家中的地位不足以使印度順利加入“世界聯盟”(world league)。

此外,發展中國家之間日益加劇的分化阻礙了任何單一政治經濟合作機制的建立。由此,印度在發展中國家中加強權威的願望明顯削弱,基本拋棄了作為南方國家“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定位,在國際舞臺中的活動有所減少,外交亦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例如,印度開始著手於與東盟進行合作,並積極參與東盟框架下的其他合作機制;這一時期,印度還參與建立了多個平臺,包括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印度-巴西-南非對話論壇以及金磚國家等。

進入新世紀以來,情況又逐漸發生了變化。

2014年納倫德拉·莫迪上臺執政之後,印度在前“第三世界”再次變得活躍起來。

一方面,新德里不斷嘗試利用經濟聯絡、軟實力和印度僑民來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政治關係;另一方面,印度也應用了全新的合作形式、機制和路徑。印度設法與世界上的幾乎所有國家建立積極關係。根據BBC世界服務民調顯示,對於印度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大多數國家傾向於給予肯定。在全球體系中,印度似乎保持著非常穩固的地位,在世界舞臺上的權威繼續加強。

04

印度的軍事實力

從軍事角度來看,印度是世界上的主要軍事力量之一,現役軍人超過140萬人,軍事預算從1997年的218。5億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713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名第三),進入新世紀以來更是成為了主要的國防進口國。在2010年至2014年間,印度在全球武器進口中所佔份額為14%,是沙烏地阿拉伯(5。6%)和中國(4。4%)的三倍。在2015至2019年,這一份額下降至9。2%,而沙烏地阿拉伯(12%)位居第一。早在1974年5月,印度就成為了擁核國家。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統計,目前印度擁有130-140枚核彈頭。印度宣稱其核政策由三個部分組成:保持最低限度的必要核威懾(但尚未以任何方式定義)、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參與《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但總體來看,印度在軍事領域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從步兵的小型武器到海軍的潛艇,各類軍種都存在武器短缺問題。大多數武器已經過時,更新換代的進展緩慢,同時缺乏足夠的資金以全面推行雄心勃勃的軍事現代化計劃。另外,印度軍工聯合體的工作開展亦暴露出許多具體缺陷,例如,作戰單位缺乏協調;作為國家官方語言的印地語僅是40%印度人的母語,這使得在招募工作中必須部分保留族群語言原則(ethno-linguistic principles)。儘管如此,印度異常快速的經濟增長速度使逐步解決上述問題成為可能。即使存在短板,也不得不承認目前的印度擁有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且穩居世界軍事強國前五。

05

文化-文明領域

印度政治制度與西方模式之相似使得美國總統稱讚印度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西方認為,在非西方世界中傳播印度的政治經濟價值觀和民族精神將有助於促進民主化的程序。印度的發展模式符合發達國家的期待,後者亦樂見印度在與中國等非西方大國的競爭之中取得勝利。

相較於崛起的中國,西方世界能夠相對平靜地接受印度的崛起。

除了政治制度優勢,印度的軟實力也潛力巨大,其豐富而古老的文化因其對多樣性的包容而聞名。電影行業是其軟實力的另一重要體現,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故事片生產國,每年大約製作1500至1800部電影,在中亞、中東、南亞、英國和美國相當流行。

此外,印度菜、印度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印度媒體以及印度僑民等都可作為軟實力工具,為該國伸張全球影響力發揮一定積極影響。其中,僑民的作用需要特別加以關注。

現代印度移民浪潮始於1960年代,移民的身份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以波斯灣國家為移民目的地的“石油人”(包括工程師和工人,他們的匯款對提高印度生活水平具有重大貢獻),和以歐美國家為目的地的“專業人士”(包括知識分子和精英)。

目前,印度的僑民數量達3200 萬人(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的資料,印度海外移民人數排名第一)。在歐美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印度僑民群體,他們在新的祖國擁有相當優越的社會地位。幾乎每個印度精英都有是美國公民的親戚和朋友,這種紐帶對美印關係產生了積極影響。印度僑民被印度領導人視為促進國家利益的極其有效的工具。但同時也應該指出,印度僑民不是一個單一同質的群體,也沒有一個共同的組織進行管理。印度人傳統上更關注家庭而不是範圍更大的社群,這削弱了他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動力。而第二代移民在本質上已經不再是“印度人”,他們不懂語言,不遵守傳統的宗教原則,對父母的故鄉亦無興趣。

總的來看,印度僑民之於印度的作用,介於中國僑民(在母國發展種起關鍵作用)和俄羅斯僑民(幾乎完全消散在新家園內)之於其母國發展所起的作用之間。

直到2014年,印度才就軟實力出臺具體戰略。莫迪開始關注與本國曆史、文化和宗教相關的軟實力領域,不斷強調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對亞洲國家和平共處與發展的重要性,並利用蘇菲派增強與穆斯林世界的關係,同時推廣印度教及其身心實踐(如瑜伽和阿育吠陀),成功推動2014年聯合國大會設立“國際瑜伽日”。在2016年,海外事務部與外交部合併,但僑民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地位,莫迪在出訪他國期間總是會安排與僑民代表會面。當下的印度有潛力透過對軟實力的運用為本國發展帶來可觀的紅利,但這需要一定時間。

06

印度獲得強國地位之國際承認的障礙

印度國記憶體在嚴峻的社會問題(例如種姓制度、不平等和貧困問題),學者們經常以此為理由拒絕承認印度為“強國”。1950年憲法從制度上廢除了種姓,但種姓制度雖遭到削弱卻仍然存在。從理想主義和人文主義的角度來看,種姓制度可以視為“遙遠過去的遺物”,是印度民主發展之路上的絆腳石。

然而,從實踐來看,種姓制度在鞏固社會團結、緩解社會矛盾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加速的資訊全球化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傳統文明價值觀瓦解的情況下,未來可能會出現不滿情緒的急劇爆發。但到目前為止,積極進行政治參與的達利特人(以前是賤民)的抗議大多采取和平方式(就像印度其他類別的社會抗議一樣)。在政府採取措施改善下層民眾生活境況的努力之下,不同種姓、城鄉人口和地區之間的差距正在緩慢縮小。而印度文明本身的精英主義性質也使民眾並未在貧富差距問題上產生嚴重不滿。相較於其他大國,印度的處境顯得相對要好。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在美國佔總人口10%的富人的收入是窮人的18倍,在印度則是9倍。

就貧困人口數量指標來看,印度貧困人口在本世紀出現了創紀錄的下降,但依然嚴重落後於其他大國。儘管如此,在印度幾乎沒有出現與對經濟狀況的不滿直接相關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這主要是由於大規模貧困在印度是一種傳統,同時民眾可以透過投票來抒發不滿。經濟問題是一個伴生因素,總體而言,印度民眾普遍對本國的政治制度感到滿意,對社會經濟狀況不滿的人數並沒有顯著增加。因此可以得出結論:

印度的社會問題並未對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實力產生嚴重影響。

07

印度的戰略文化

印度強國之路的主要障礙是戰略文化的缺乏。“戰略文化”來源於重視研究文化變數影響的文化主義研究路徑。傑克·斯奈德(Jack L。 Snyder)創造了這一術語,將其定義為

“一個國家戰略共同體的成員透過指令或模仿而獲得的思想、條件性情緒反應和習慣性行為模式的總和”

。該定義顯然過於模糊,之後也有學者對其進行發展,但遺憾的是尚未建立起系統的戰略文化理論。但是學界基本都贊同,戰略文化對國家精英在解決外交和安全問題時的選擇起決定作用,而並非只是這些選擇的前設條件。

對於印度戰略文化缺失的批評是中肯的,當前印度尚未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個強國,必須在基本問題上採取相當明確的立場。“不結盟”是該國兩極時代外交政策的基石,並且依然影響著當今印度的外交政策。依靠其在20世紀60年代(當時印度同時是美國和蘇聯在亞洲最大的經濟援助接受國)的外交經驗,印度尋求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取得某種平衡。當向某一大國的傾斜招致負面影響時,印度便又訴諸其在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經驗,目前印度與美俄的關係便是如此。

長期以來,

採取中立立場是印度外交政策的一個顯著特徵。只有在核心國家利益受到真正威脅的情況下,印度才會選擇採取強硬的立場。

在包括大中東在內的特定地區,印度傾向於推行平衡政策。一些研究人員聲稱,印度正在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和伊朗、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大區域平衡。

儘管如此,中立的站位並不總為印度帶來裨益,

例如在2020年夏,伊朗就因不滿印度過於順從美國的壓力,宣佈將印度排除在對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恰巴哈爾港(Chabahar port)區域專案之外。

08

經濟戰略問題

如前所述,不存在一種單一的方法來對“戰略文化”這一概念進行定義。儘管如此,幾乎所有學者都側重於關注戰略的軍事安全和外交政策層面,而往往忽視經濟引數。然而,印度的例子生動地表明,鑑於經濟在現代世界中的重要性急劇增加,有必要將全球經濟安全和經濟發展戰略納入對戰略文化的探討之中。而就經濟戰略而言,印度的立場存在許多問題。

西方世界並不認為印度是一個經濟大國,這不僅是因為社會和經濟問題,也因為印度複雜的經商環境。根據營商便利指數(Ease of doing business index)排名,印度僅居第63位。就全球競爭力而言,印度位列第68位,明顯落後於幾乎所有的G20國家。正是國際社會的感知因素加上印度經濟的持續孤立及其在國際程序中的薄弱參與,導致對印度潛力的評估不充分。

在缺乏統一經濟戰略的情況下,要保持有條不紊實施連貫經濟舉措是很困難的,更不用說印度的政治與經濟結構存在嚴重的機構碎片化,結構性弱點尤為突出。

雖然外交部是該國對外經濟戰略的決策核心,但商業和工業部、財政部以及石油和天然氣部都可以在不徵求外交部意見的情況下獨立進行決策。

新德里的戰略目標是依靠不斷增長的經濟潛力提高在世界政治中的影響力。在印度石油和天然氣自身儲備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這注定了印度決策層會特別關注能源安全問題,並將其視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8年,印度80%以上的石油需求來源於進口,國內產量的增長越來越跟不上需求的增加。阿拉伯國家是印度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對海灣國家的嚴重依賴要求印度實現碳氫化合物進口的多樣化,以規避中東地區局勢不穩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尤其是在各機構缺乏統一與明確方針政策的情況下,新德里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效不甚明顯。

缺乏 “自上而下”深思熟慮的發展戰略,導致印度政府無法有效抓住現有的機會促進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但是即便如此,印度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儘管改善印度戰略文化經濟層面的挑戰依然存在,本文並不贊同一些學者認為戰略文化是影響印度找到合適國際定位之長期障礙的觀點。原因在於,

即使問題存在,也並非十分嚴重,並且能夠被修正。

因此,

印度不願意採取更果斷的外交政策,不是因為實力不足,而是因為對自身實力的認識不全面。

有趣的是,領先於印度的中國,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前也一直遵循著極其謹慎的外交政策路線。由此可以,

印度的蛻變也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09

結論:印度是強國嗎?

就客觀引數而言,印度已經成為一個強國,並且在整體上領先於傳統的全球影響力中心——英國和法國。然而,國際社會仍然不願意(或無法)接受印度不再落後,並且已經成為全球領先強國的事實。

一方面,西方世界不願意承認印度的全新地位,可能與心理方面有關。歐洲長期以來以最有力的方式決定著世界體系的發展,世界重心向印太地區的轉移,以及亞洲國家相較於歐洲大國的新興優勢並不符合西方傳統的規範和思維方式。歷史上有很多傳統行為體不能接受新現實的例子,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的精英幾乎無人研究美國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作用,儘管當時美國佔世界經濟的份額甚至比現在更大。

另一方面,儘管印度已經具備了作為強國的基本先決條件,但它還未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並且仍然傾向於在全球政治和地區衝突中採取靈活、零碎且不甚明晰的外交政策。只有在作為某個國際組織的成員時,印度才會明確表達其立場。還應該指出的是,印度的對外經濟戰略還不成熟,國家精英尚未就這項事宜達成統一。

只有當印度表達出對全球問題的清晰看法,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開始在國際舞臺上明確地捍衛自己的國家原則,並制定明確的對外經濟原則和方法時,它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但在通常情況下,在獲得強國地位之後,國家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做到這一點。

詞彙整理

不結盟運動

the Non-Aligned Movement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

碳氫化合物

hydrocarbon

審校 | 張曼娜 常佳藝

排版 | 張佳 趙梓煦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本平臺評譯分享的文章均出於專業學習之用, 不以任何盈利為目的,內容主要呈現對原文的介紹,原文內容請透過各高校購買的資料庫自行下載。

印度是強國嗎?戰略文化的視角 | 國政學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