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潮汕詠鹽詩和“鹽”字地名

2022-03-21由 大潮汕灣視點 發表于 歷史

宋代潮州鹽業之盛,從王安中的詩句中可見一斑。王安中,曲江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他於北宋末年路過潮州,曾寫有《潮州道中》七律一首,形象地描述了潮州的風土人情:

火輪升處路初分,雷鼓翻潮腳底聞。萬灶晨煙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黃雲。

嶺茅已遠無深瘴,溪鱷方逃畏舊文。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終欲老耕耘。

詩中“萬灶晨煙熬白雪”寫的就是潮人鑿井取滷,壘灶煮鹽的情景。在詩人眼裡,潮州大地鹽灶星羅棋佈,放眼望去,煮鹽之炊煙裊裊升騰,煮好的鹽鋪在陽光曝曬,白皚皚如雪花般耀眼,滿眼詩情畫意。

鹽業不僅是潮州重要的稅賦來源,還成為觀風潮州風土人情的一道獨特風景畫,這種現象自宋代一直延緩到清代中期。宋人王安中有“萬灶晨煙熬白雪”的詩句,清代嘉慶年間修的《澄海縣誌》也載有《澄海八景》,其中“華塢雪”便是八景之一,華塢在現在汕頭市區,中山公園附近。南方無雪,何來晴雪?而且將其列為一景?原來所謂雪也是鋪開來曬白鹽。清代以後,由於華塢這個地方離小江鹽場和招收鹽場都相對較近,而沙汕頭這個漁村漁港已不再象以前那麼荒蕪,不僅開始熱鬧起來,交通也較方便,而且有大片的沖積地可作曬鹽之用,於是小江場和招收場的鹽都奉命運來這裡曝曬。當時華塢的曬鹽場一定場面壯觀,不然便不會成為全縣八景之一,詩人爭相吟詠,各逞風騷。在諸多詠“華塢晴雪”的詩中,有一首是時任縣令的金廷烈所寫:

鹽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不信炎陬地,齊開六出花。

讀詩以證史,宋人王安中詠的是挖井、壘灶煮出之鹽,清人金廷烈詠的已是引海水上鹽田,再經赤日曬出之鹽。在詩人筆下,潮鹽生產方式已發生了變化。

正是有了“華塢晴雪”,潮汕地我的鹽業中心也在不知不覺中向沙汕頭轉移。其時,小江場和招收場的名稱、建制及機構雖繼續存在,所管轄範圍也大體未變,但既然鹽大多運到當時不甚起眼的漁村沙汕頭,利用它廣闊的荒地進行曝曬,那麼,屯鹽的倉庫,管理部門也勢必與之相配套。今天我們已無法得到更多的有關資料,知道由於潮鹽運到汕頭曝曬和儲存,對這個小漁村的經濟起什麼樣的推動作用,但從現在汕頭市區仍存與鹽有關的地名,如鹽埕、鹽部街、鹽埕街、鹽埕頭等等,至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由於沙汕頭成為潮鹽的倉儲和轉運中心,這個往日平靜的小漁村,已開始受外人關注。

在潮汕,與“鹽”字有關的地名簡直不勝列舉,除了上面提到的鹽灶鄉和汕頭市鹽埕、鹽部街、鹽埕街、鹽埕頭等等,在古代,潮州的亭驛就有一處直接叫鹽亭驛。鹽亭驛地名的出現可以說歷史最為悠久,唐代已見於圖志。《元和郡縣圖志》載海陽有鹽亭驛,圖志曰:“鹽亭驛,近海,百姓煮海水為鹽,遠近取給。”

歷史一頁頁翻過去,“萬灶晨煙熬白雪”的詩句只能到史冊中尋覓,“華塢晴雪”也早巳被新的八景所代替,留存下來也就只是如鹽埕、鹽部街、鹽埕街、鹽埕頭老地名了。它也已如一頁頁業已發黃的老照片,讓人們追思潮汕鹽業之盛,讓人們記住它昔日的輝煌。

來 源: 《潮汕老百業》

作 者: 盧繼定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