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靈魂與身體的集中營-朱元璋的國子監

2022-02-07由 趣曉天下 發表于 歷史

朱元璋希望他的國子監培養出絕對服從、無思想、滿身奴性的官員,而死亡是他馴化這種官員最好的武器。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新生的大明王朝急需大批官員組成自己的統治系統。元朝舊官僚經過二十多年戰爭的洗禮活下來的已經不多,任用舊地主又不符合新朝的需求。讀書人群體本來極度渴望做官,但朱元璋對待官員極度的殘酷又嚇跑了很多人。為彌補官員缺口,朱元璋決心用國子監來幫自己訓練官員。

靈魂與身體的集中營-朱元璋的國子監

國子監在唐朝時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其中國子學是專門研習儒家經典的學校,宋朝時又增設了武學。唐宋時期讀書人比較受尊重,國子監的學生待遇相對較好,貧困的學生還可以減半費用。童年極度不幸的朱元璋對做官的讀書人有著異常冷血的殘酷,同時他對鉗制讀書人的思想有著一種變態的執著。

國子監教材主要是《大誥》、《四書五經》、《大明律令》等,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自己編寫的《大誥》。這本書不僅在國子監,在全國都被廣泛推廣,收錄了被殺掉的罪犯們的罪行,警告所有人安分守己。

朱元璋極度厭惡《孟子》,所有帝王對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都非常推崇。但《孟子》裡面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寇仇”、“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等大量“異常刺激”的內容。朱元璋很生氣,“這老頭要是活到今天,非嚴辦不可”。他甚至派人撤去孟子的牌位,將孟子逐出孔廟。雖然後來迫於輿論又恢復了,但他組建了《孟子》審查委員會,對孟子進行了全面刪減,只留下一百七十條頒行全國。

除了教材,國子監學生與教員在生活學習上的規矩也由朱元璋欽定,自然極為嚴厲。國子監設有“繩愆廳”,生員敢有不守學規的前三次要挨板子,而且是要“痛打”,四犯就要被開除充軍了。學校的伙伕是朝廷派的死囚犯,不聽使喚就可當場處決!學校隨時就變成血淋淋的刑場。

同時學生日常的衣著、飲食、休息出行甚至上廁所等都如同監獄般有著嚴格的規定:監生和教員請假回家都要跟皇帝請假;學生學習有疑問,必須要跪聽;禁止抱團結社,甚至班與班之間都不許來往;吃喝不許喧譁,更不能評論飲食好壞等等。而且敢有“毀辱師長及生事告詰者”,杖一百,發雲南地面充軍,這條寬泛的規定給了校監過大的權利。第一任校長宋訥是校規的起草人,在他冷酷殘暴的管理下,很多監生走投無路被活活餓死,或被逼懸樑自盡。其他官員看不下去向朱元璋控訴,結果朱元璋不予理會。後來又有教員聯合吏部尚書以吏部的名義讓宋訥告老還鄉,結果朱元璋將所有涉案官員全部誅殺,並將他們寫入《大誥》之中。

靈魂與身體的集中營-朱元璋的國子監

但當活著生不如死時,死又何懼呢?洪武二十七年監生趙麟對虐待忍無可忍,他逃出了國子監。按規定應發配雲南充軍,朱元璋特別關照把他殺了,還要立一個杆子梟首示眾。

國子監的教官同樣活在嚴刑酷法之下。朱元璋在世時三十多年的歷任祭酒,除了對學生殘酷暴虐的宋訥得以善終,其他的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

經歷地獄般學習生涯的國子監監生們的出路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光明,他們的出路甚至可以說十分混亂。首先監生沒有規定的任官級別,從地方大員到九品縣主簿,甚至無品教諭都有可能。其次監生也沒有固定任官的性質,部院官、監察官、財政官、司法官甚至縣官、學校官,無官不可做。第三,監生做的事也五花八門,有奉命出使的、有核查案牘的、有去修水利的、有去丈量土地的、有去清查戶口的、有去衙門當差的…第四也是最要命的一點,除了洪武二年剛建國的大明朝急需官員,大量使用監生做官,其餘年份的監生只能盼著朱元璋的屠刀能儘量多的殺掉官員給自己騰位子。好在朱元璋非常給力,洪武十九年郭桓案誅殺官員幾萬人,幸運了第一批監生。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又幾乎把地方大員殺光,第一批幸運的監生中估計相當多一部分人給第二批幸運兒騰了位子。

靈魂與身體的集中營-朱元璋的國子監

洪武十五年後,科舉會試開始每三年定期舉行,科舉進士出身成了做官的門檻。國子監再也不是培養官員的壟斷機構,進士日重,監生日輕。雖然明朝八股取士同樣飽受詬病,但相比於集中營中培養的監生,科舉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