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2022-02-06由 鄧海春 發表于 歷史

明嘉靖年間,東部沿海地區的倭患日益猖獗,來自日本的封建主收買了大量浪人武士,並與中國本土走私商人、海盜勢力相互勾結,在中國沿海劫掠百姓、從事走私貿易。在這種背景之下,俞大猷、戚繼光兩位名將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聯手抗倭長達十餘年,基本掃平了困擾朝廷多年的倭患,立下了赫赫戰功。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為了表示對俞大猷、戚繼光的尊敬,時人將他們二人並稱為“俞龍戚虎”,他們所率領的“俞家軍”、“戚家軍”也成為了精銳部隊的代名詞。那麼,同為當時明朝最頂尖的將領,如果將俞大猷、戚繼光進行一番比較,他們二人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呢?

首先,我們看看俞大猷,他生於弘治十六年(1503),是泉州府晉江縣,也就是今福建泉州一帶人士。據《明史》記載,俞大猷從小就熱愛讀書,還曾經拜入易學家王宣等名師門下學習《易經》。後來,俞大猷聽說泉州府隱士趙本學透過《易經》推演兵法,於是前去學習。打好理論基礎後,俞大猷又跟隨抗倭名將李良欽學習劍術,逐漸成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傑出軍事人才。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嘉靖十四年(1535),剛過而立之年不久的俞大猷參加武舉,併成功考中舉人,被封為千戶,負責守衛金門。當時,福建沿海一帶倭亂正盛,俞大猷上書按察使議論此事,卻反而被杖責一頓,剝奪了官職。嘉靖二十一年(1542),由於蒙古俺答汗南下入侵,嘉靖帝下詔求取天下勇士,俞大猷毛遂自薦,其才能引得宣大總督翟鵬以禮相待。

可惜的是,翟鵬儘管禮待俞大猷,卻並沒有真正予其重用,於是俞大猷向他告辭,回到了故鄉。不久之後,代理兵部尚書的毛伯溫欣賞俞大猷的才能,委任其為汀州、漳州守備。在任期間,俞大猷多次擊敗當地海賊,終於算是初步嶄露了頭角。此後數年,俞大猷四處平定叛亂,腳步遍及瞭如今福建、兩廣,乃至海南的多地。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嘉靖三十一年(1552),一直在與各地叛軍交戰的俞大猷終於迎來了同倭寇交手的機會。這一年,倭寇大舉入侵浙江東部,俞大猷被任命為寧、臺諸郡參將,率軍前去征討。在隨後發生的戰役當中,俞大猷不但於陸地上取得勝利,還

“逐賊海中,焚其船五十餘”

,可謂大顯身手。

此後十餘年裡,俞大猷幾乎一直在與倭寇交戰,其官職也升至廣東總兵官。後來,俞大猷也曾擔任過廣西、福建總兵官。萬曆七年(1579),俞大猷病逝,享年七十七歲,朝廷追贈其為左都督,賜諡武襄。從俞大猷所著的《正氣堂集》來看,他比較崇尚正面作戰、以力破巧,具體來說便是

“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接下來再說說知名度相較於俞大猷更高的戚繼光,他於嘉靖七年(1528)出生在登州府。儘管家族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戚繼光的家境卻相當貧寒,並沒有多少餘財。和俞大猷一樣,戚繼光從小就熱愛讀書,通曉儒家經典,而比前者幸運的是,後者十六歲就承襲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的職位。

在軍中任職期間,戚繼光深感倭寇作亂帶來的禍患,於是提筆寫下了那句著名的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繼光升任都指揮僉事,負責防備山東沿海的倭寇,兩年後,他又被調到了倭患更加嚴重的浙江。嘉靖三十六年(1557),不到三十歲的戚繼光與年過五旬的俞大猷首次合作,一同圍剿海賊汪直的餘黨,並在初期失利後成功擊潰了賊寇。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在守衛浙江期間,戚繼光發現金華、義烏一帶計程車兵相對比較驍勇剽悍,於是前去招募了三千人,並將他們指導成了一支精銳部隊,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戚家軍”。嘉靖四十年(1561),萬餘倭寇在臺州附近登陸,戚繼光指揮將士一舉殲滅敵軍五千餘人,接下來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連續取得十三場勝利,史稱“台州大捷”。

一年後,閩中告急,戚繼光緊急前往當地,並

“大破其巢,斬首二千六百”

。又過了一年,倭寇攻陷興化城,戚繼光與俞大猷等人合兵後,作為先鋒率軍殺敵兩千餘人,位列首功。嘉靖四十四年(1565)時,為了剿滅與潮州倭寇沆瀣一氣的海盜吳平,戚繼光率步兵、俞大猷率水軍,二者合力取得了一場精彩的大勝。

被並稱為俞龍戚虎的俞大猷、戚繼光誰能力更強、功績更高?

不久之後,戚繼光被調到北方鎮守,以功累遷左都督、太子太保等職。張居正病逝後,戚繼光被調到廣東,三年後又遭到彈劾而被罷免。回到故鄉後不久,戚繼光便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歲。或許是受到萬曆帝對張居正不滿的波及,戚繼光死後並沒有被追贈官職,也沒有被賜諡,直到天啟朝才獲諡“武莊”,明末又改為了“武毅”。

綜上所述,俞大猷與戚繼光儘管都是抗倭名將,但後者首先知名度更高,其次立下的功績更多。戚繼光生前就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顯然地位比死後才被追贈左都督的俞大猷更高。從能力上說,俞大猷推崇正面作戰,擅長水戰,戚繼光則發明了著名的“鴛鴦陣”,培養了一支強大的“戚家軍”,這體現出了他在訓練士卒、排兵佈陣和靈活應對敵人等方面的才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