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打過無數勝仗的戚繼光,最終卻敗在了自己人的傾軋上

2021-10-31由 昨遲人 發表于 歷史

導語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奇葩的朝代,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看看和它相關聯的事情,宦官、廷獄、謎案還有濫殺功臣等,基本都不是好事。

明朝的皇帝也就剛開始的幾個還有點看頭,剩下的則是一個不如一個,尤其是到了明朝的中後期,那種黑暗簡直是世所罕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即便你是個功臣又能怎麼樣呢?

今天要說的是戚繼光,他是一個功臣,也是一個民族英雄,但他在人生後期過的一點都不好。作為一個英雄,他本人其實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他結交的人出現了問題。這個人說的是張居正,作為首輔也曾權傾一時,只是後來被萬曆清算,隨著這股風潮的慢慢擴大,戚繼光也被捲入其中,併成了一個無辜的犧牲者。

打過無數勝仗的戚繼光,最終卻敗在了自己人的傾軋上

戰鬥中的戚繼光

戚繼光與戚家軍

戚繼光出生於將門世家,從軍後官職一路上升,但他一點都不在意這個,

他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他也一直以此為目標,奮戰在抗倭鬥爭中。

戚繼光的軍事能力卓著,在抗倭一事上,他先是從浙江招募一批比較有膽量的農民和礦工,又採用四級編制的方法把他們組建成新型軍隊,並對他們進行特別的訓練。

這支軍隊就是有名的戚家軍,戚繼光在訓練他們的武藝和兵器使用之外,還很注重他們的愛國教育,在嚴格的訓練和實戰下,這支軍隊成長很快。除此之外,

戚繼光還撰寫了兵書,主要內容是軍事訓練,書籍的宗旨是讓軍隊打有保障的戰役,而不是稀裡糊塗的打,更不能打以捨命為主的戰役。

戚繼光寫的書帶有濃重的時代色彩,裡面的武器是火器,訓練內容也都是過去的內容。但這本書中也有很多實戰總結,對現世仍有很大的軍事價值,也被很多人推崇。一個優秀的人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會發光,戚繼光也是如此,後來他得到了張居正等人的賞識

,但這種賞識是一種很普通的上對下的賞識,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牽扯。

打過無數勝仗的戚繼光,最終卻敗在了自己人的傾軋上

戚繼光與戚家軍

戚繼光與張居正

以張居正的謀略和官位,其實已經沒有人可以和他互相成就了,但他可以成就戚繼光。但一個優秀的人在發光的同時,也會影響到一些庸人,所以戚繼光在從軍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好在張居正是那種用人不疑的上官,所以他給戚繼光幫了很多忙

,也讓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這種幫助對於戚繼光來講意義是非常大的。

戚繼光不但軍事才能出眾,在做人方面也很正派懂感恩,所以他會經常去看望張居正,並且還送給他一些比較貴重的禮品。

戚繼光的這種行為在今天看來非常普通,並且他也是一個凡人,想要和上官搞好關係,自然要送一些東西。在外人看來,戚繼光是屬於張居正一派的,這也無可厚非,所以在張居正被清算時,戚繼光肯定也是要跟著倒黴的。

張居正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在他做首輔的時候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即便是得罪了權貴他也無所畏懼。這些人在張居正活著時什麼也不敢做,等到張居正死了之後開始羅列他的罪狀,並告到了萬曆那裡。

萬曆也是皇帝裡面的奇葩,很多年不上朝,但作為一個皇帝,他是絕對不會允許臣子背叛的,不管這個人是誰,哪怕他的老師張居正都不行。

打過無數勝仗的戚繼光,最終卻敗在了自己人的傾軋上

張居正

被邊緣化的戚繼光

中國封建王朝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朝臣結黨拉派,互相傾軋內耗。朝廷在用人的時候考慮的不是這個人可不可信,有沒有才能,而是看他隸屬於哪個團體。如果是自己這邊的人,哪怕什麼才能都沒有,照樣可以位居高位,如果不是自己團隊的人,哪怕再有才能也會被排擠在外,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戚繼光因為和張居正走的很近,在張居正出事後自然會受到牽連。

雖然結黨拉派已是公認的慣例,但萬曆還是很討厭這種事情,他不會去管別人,因為沒有暴露出來,所以他把這種怨憤發洩到了戚繼光等人身上。

他把戚繼光調離了京城,趕到了廣東做總兵,對於一個一心想要保衛北部邊疆的人來講,這個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打過無數勝仗的戚繼光,最終卻敗在了自己人的傾軋上

萬曆皇帝

戚繼光的結局

中國古代一直都少不了牆倒眾人推的事情,戚繼光的這次調離也只是他悲劇結局的開始。

隨著反對張居正的人越來越多,戚繼光的處境也越來越危險,後來他乾脆被免了職。一個常年帶兵打仗的人賦閒在家,那種精神上的打擊是相當大的,除此之外他和家人的反目等也讓他快速的衰敗下去。

在戚繼光賦閒在家的時候也曾有人為他說過公道話,結果得到的卻是皇帝的責難。

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講,戚繼光算是被整個官場封殺了,究其原因是因為戚繼光和張居正的關係,並且他們的關係非常密切,這讓很多人都非常嫉恨,這也是無能者的通病。而戚繼光被打擊後還要處處顧全皇帝的臉面,這也是古代臣子的悲劇之處。

打過無數勝仗的戚繼光,最終卻敗在了自己人的傾軋上

晚年戚繼光

結束語

唐代的韓愈曾說:"臣罪當誅,天子聖明",這句話用在戚繼光身上也非常的契合。

在很多人眼中,忠臣良將都是英雄,但其中結局好的並沒有多少,尤其是在明朝時期,屠戮功臣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戚繼光雖然沒有遭到屠戮,但長時間的精神打擊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加嚴重,也反映出了封建統治的虛偽和殘忍。

透過戚繼光的遭遇可以看出明朝結黨拉派現象的日益嚴重,而功臣良將一旦牽扯到裡面,他的所有一切就交到了別人手中,只能在這個漩渦中無奈的沉浮。

而朝臣中也永遠少不了落井下石的人,尤其是對待那些有能力的人,在平時的時候比不過別人,到了別人落難時就下重手打擊,讓所有人心寒。對於這樣的一個朝堂,還會有多少人願意忠心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