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022-02-04由 趣品史味 發表于 歷史

李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綜合因力空前強大,以此為依託,唐朝各統治者都推行積極的外交政策,把我國古代外交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這一時期對外交往之頻繁,外交範圍之廣、外交方式之活潑多樣、外交成果之豐碩,都是空前的,這就使得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外交圈更進-步向四周輻射、拓展,形成了“萬國朝宗”的外交局面。

外交使節的名稱和使命

冊立使

凡向唐王朝稱臣納貢的周邊民族政權,唐政府對其外交承認都是"冊封"。

一般是在對方剛與中原王朝建交稱臣或對方老國君死,新君繼位時,對方都會主動請求中原王朝的冊封,因為必領得到唐王朝的冊封才算名義上的合法統治或繼位。這時唐王朝就會派出冊立使,其使命就是完成唐王朝對周邊民族政權的首領或國君的冊封。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弔祭使

弔祭使是唐王朝派往周邊民族地區弔祭其死亡首領的使節

。接受唐王朝統治的周邊民族政權或民族在其統治者死後,一般要派遣使者向唐王朝告哀,而唐王朝則是向邊疆民族地區派遣弔祭使者,代表唐王朝統治者弔祭其死亡的首領。

弔祭和冊封本是屬於兩種不同性質的使命, 但由於岡邊民族在首領死後多是先以首領之子孫或從兄弟或其它人暫行其職,之

後再以使者向唐王朝請求冊封,而唐王朝為了節省費用和時間,派出的吊察使者往往也肩負著冊封新首領的使命,或冊封使者肩負著吊察的使命,冊封、弔祭兩種使命合一, 故此類使者史書多稱之為“吊察冊立使”或“冊立弔祭使”。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告哀使

有學者認為"告哀使"是唐王朝向邊疆民族派出的宜告新老皇帝交替的使者,即向邊疆民族宜告老皇帝的死訊,同時傳達新皇帝即位的訊息,但事實並非如此。

告哀使的使命是向周邊民族宣告唐王朝的大喪之事,而老皇帝駕崩之喪只是包括在大喪之內。由於皇帝駕崩是最主要的大喪,自然所遭的使者也多,史籍的記載也就更多,這就造成了一種假象, 似乎告哀使就只是向外界傳達老皇帝的死訊。

唐外交使節管理機構及相關職能

唐王朝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臻於完善的階段,外交管理機構也進一步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外交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機構較前代也大為增加,

且職能分工日益明確、細緻,基本上也能與相關的機構相互配合協調,可以說是多而不亂。但是由於唐代中後期使職差遣制度的發展及其定型,對外交管理機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官、職分離,外交工作往往不是由外交機構,而是由差遣或使職來執行。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中央管理機構及相關職能

1、鴻臚寺

鴻臚寺是九寺之一,在唐代是主要負責外交(包括少數民族)事務的中央專職機構之一。

其與唐外交使節相關的主要職能就是鴻臚寺官員直接擔任使節銜命出使,承擔各項外交使命。這種出使一般可以分 為兩類: 一是直接以鴻臚寺官員的實際身份出使:另一類是以它官攝或鴻啫寺官員出使。不過鴻臚寺言員最主要的使命還是出使冊封。

2、尚書省

尚書省在唐代是總理全國的政務的機構。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其中與外交使節的管理相關的主要就是禮部的主客司和戶部的金部司。

在唐代,主客司隸屬於尚書省的禮部,是負責外交政令的專職部門,它與負責外交事務的鴻臚寺共同構成了唐中央外交主管部門。

尚書主客司的職責之一就是報告出使所獲得的外交情報及相關國家的國情概況以及出使的開支和對方的饋贈物品數量等情況。

金部司的職責為:"掌判天下庫藏錢帛出納之事,頒其節制,而司其簿領。"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3、中書省

中書省的主要任務是起草詔書,其中也就包括一些外交文書。

主要有:(1)冊立周邊民族首領的冊書。(2)唐皇帝親自發出的由外交使節傳達給周邊國家的璽書。

4、門下省

門下省的主要任務是審議和封駁,但也擔負了一定的外交職責。

其與外交使節相關涉的職能就是稽核併發放出使所用符節。另外使節出使,政府要提供交通,給傳符。

地方管理機構及相關職能

1、緣邊州縣、節度使護送出使之責

唐朝政府遣使出境,有關地方政府負有護送之責,必要時還要派兵護送。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邊境軍政長官可直接對外遣使

唐代於緣邊地區除了設定邊疆地方行政機構之外,

還有一套地方軍事與邊防機構,即作為邊疆軍區的道,它們是以軍事為主要職責,但由於地處邊境,故也擔負著相當重要的外交管理職能。作為邊疆軍區的統帥,在唐前期大體經歷了從總管而都督而節度使的變化。他們既以軍事為主要職責,又不同程度地擔負一定的外交管理職責。

對外交使節的獎懲制度

一、制定比較完備的條令法規

(一)律

從《唐律疏議》中我們可以看到,唐律從刑罰方面對於外交管理有周密和具體的規定,

從中也可以窺見唐代外交機構及外交官員之行政規範和行為準則 規定如將國家機密洩漏於外國使節,要比一般情況下加罪一等。 但其量刑不超過斬刑。這就從刑罰方面對外交管理機構與各種涉外事務人員的行政和行為準則作了明確的規範。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二)令

在《唐令拾遺》中有與外交使節有關的三條雜令,分別是:"落著田令",諸因王事,沒落蕃不還,有親屬同居者,其身分之地六年乃追,身還之日隨便先給。

即身死王事者,子孫雖未成丁,身分地勿追。“沒蓄人還戶貫令”:諸沒落外蕃得還,及化外人歸朝者,所在州鎮給衣食,具狀送省奏聞,化外人於寬鄉附貫安置,落蕃人依舊貫,無舊貫,任於近親附貫也。

"使入蕃賜物令":諸官人緣使,諸色行人請賜訖,停行並卻徵,已發五百里外停徵,已造衣裳聽兼納

。東至高麗,南至真臘,西至波斯、吐蕃及堅昆都督,北至突厥、契丹、味鞠併為八蓄。餘為絕域。唐政府對落入外域的使節都照顧這麼的細緻,並以法令的形式頒佈出來,反映出唐王朝的法制是相當完備的。

二、嚴格執行獎懲

嚴明紀律,保守秘密

唐外交使節在辦理外交事務活動中,紀律要求是極嚴格的。

外交紀律中尤以保守秘密為最。據《唐律疏議》卷9《職制上》載:“非大事應密者徒一年,半漏洩於蕃國使者,加一等。仍以初傳者為首,傳至者為從,即轉傳大事者,杖八十,非大事勿論”。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獎勵順利完成使命的使節

唐外交使節完成使命後,通常會得到對方君主的賞賜

。如高宗總章二年(669年),郭務嫁出使日本那次,日本天皇賜“施一千六百七十三匹,布二千八百五十二端,綿六百六十斤。”唐外交使節在完成使命回國後,通常還會得到升遷。唐外交使節奉合在外,經受著悽風苦雨,鞍馬勞頓,有不幸客死異國他鄉者,唐政府一方面厚待死者,加以贈官。另一方面唐政府還會恩澤其家,加以撫卹。

外交使節的監督機制

一、御史對外交使節的彈劾督察

在唐代,御史臺有監察百官的職能,對外交使節的彈劾督察也是其職責之一。

如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六月,閻知微、楊齊莊、裴懷古隨武延秀出使突厥,納默啜女為妃。《舊唐書》卷185《良吏下裝懷古傳》就明確記載:“聖歷中,閻知微充使突厥,懷古監其軍。”唐政府對出使人員的監督是很重視的,想在沿途設定御史對外交使節進行監督。此外到了唐後期使節都帶憲職出使,他們之間還可以互相監督。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二、隨行宦官對外交使節的監督

唐中後期以後,隨著宦官權力的增大和使職差遺制度的盛行,

唐外交管理體制方面已發生了激烈的變化,雖然唐前期奠基於三省六部九寺職官體制之上的外交主管機構與關涉機構並未廢止,名義上依然存在,但是在實際上它們的職權已被各種使職差遣所取代或侵蝕。因此唐後期的外交領域逐漸被各種使職差遣和宦官所把持。形成了宦官和使職差異異常活躍的狀況。

唐後期的政治體制已經形成宦官控制的北衙諸司使與宰相為首的南衙行政系統互相對應。

侵奪其職權並凌駕其上的局面。宦官不僅可以獨自銜命出使外城,而且還滲透到外交使節的出使隊伍中跟隨出使,監督出使使節。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唐外交使節的歷史影響

加強了唐與外域的經濟往來

一、 促進了雙方的互市

唐朝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 家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生活在草原地帶從事遊牧經濟的契丹、突

厥、回羌、奚、吐蕃、吐谷渾等民族,

有鑑於遊牧民族南下“行盜侵驅”的客觀實際,大唐的明君賢臣們深深地懂得這種擾邊背後的經濟原因,井採取相應的帶有某種政治、軍事意義的經濟措施。但無論如何,在緣邊地區與周邊的許多民族都有程度不同的互市,而雙方互市之所以能夠順利的進行,是與雙方使節的來往分不開的。

透過互市,唐王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更為經常。

持久的經濟往來和聯絡,實現了農耕區和遊牧區兩大經濟區內經濟的互通有無,在客觀上促進了邊疆經濟的開發,加速了中原與邊疆經濟一體化的過程,在我國成為一-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二、朝貢貿易

外交使節不僅促進了唐王朝與邊疆各民族之間的"互市"貿易往來,而且外交使節在出使活動中更是促進了雙方經濟的交流與發展。

首先,唐王朝對外遺使,有時會給對方帶去大批的禮物。眾所周知,在大唐宏闊的版圖及其影響範圍之內,許多外域民族都與唐朝建立了各種不同程度的朝貢關係,各民族首領為了表示效忠唐王朝,要奉守“藩臣之禮”,定期向唐王朝貢納“臣禮”。

而唐廷也會派遣使節回議給邊疆民族首領很多禮物,常常是貢品的數倍。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朝貢只不過是表明臣屬關係的一種行為,但它實際上是一種經濟行為,即史稱的”名為朝貢,實為交易也“。其次,使節出使,除了朝廷每次要給對方大批禮物外,使節也會帶去很多的貨物出境貿易。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促進了唐朝學術文化在外域的傳播

一、經典文籍的外傳

新羅,日本,吐蕃等國羨慕和嚮往唐朝的先進文化,欲學習中原的先進文化、政治制度等,必然渴望得到傳統文化的載體一書籍。 它們透過各種渠道,儘可能多地從唐境輸入經史等各種書籍。

二、談論學術

外交使節出使異域,與外域互相切磋學術,把本國的歷史和文化介紹給對方,互相賦詩吟詠,認真交流文化知識。

其實唐統治者也非常注重大臣的文化素質,希望外交使節能在外城很好地宣揚大國文化,藉以增強外域對唐王朝的向心力。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促進了雙方之間的相互瞭解

在唐朝人頭腦中形成的對於外國民族及其國家的概念,有些是從出使外域的使節撰寫的書籍中得知的。雖然這些書籍大多都已散佚,但是我們現在仍然還知道它們的名稱。

促進了外域文明在內地的傳播

唐朝外交使節不但把本國的先進經濟、文化傳播域外,而且也帶回了異域文明,特別是科學文化的輸入。

科學技術也是一種文化, 而且是文化中最優秀的部分,它既可以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提高物質文明程度,因而在文化交流中,它是最活躍的。

李唐王朝外交使節制度: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後記

唐朝外交使節是聯絡唐與外城交往的主要紐帶

,透過使節的頻繁往來,不僅對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使節還擔負著處理雙方關係中出現的一些重大事件的重任,是雙方關係產生和發展的締結者和維護者。

唐外交使節往來穿梭於各國之間,是承擔謀求和平職責的使者。

在外交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是外交政策的執行者和貫徹者,同時透過他們瞭解異域的情況,為本國制定新的外交策略提供依據等等,總之其影響和歷史地位很是重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