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氣味是中國菜的奧秘

2022-02-02由 策馬揚鞭54 發表于 歷史

以維持生命的原則,分析人們林林總總的食物,不外三種基本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加上蔬果等,平常人每天需要補充的熱能,約2000卡路里上下,一公分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可產生4卡路里的熱量,即每天有二百公分的脂肪已可維持生命。飲食之所以有人研究和值得研究,是因為它是生活和文化方式。人與其它動物的不同,單是味覺的原始感受就大有分別。科學家發現雞有二十四個味蕾,豬則有一萬五千個,人比豬少六千個,大約九千左右。雞吃飼料是囫圇吞棗,惟求一飽便了。豬對氣味不同的食物可以相容幷蓄,卻沒有萬物之靈的其他發展和活動。人的味蕾雖比豬少數千個,對食物的氣味,從嬰孩吃乳時已有所選擇,無論什麼乳汁,要是忽然加進一些苦或辣及不習慣的氣味,嬰孩是不肯吃而會哇哇大哭,可見人對氣味比豬有所取捨,似是與生俱來。

人在進食時,同食物最初接觸的是視覺,如懷疑這些食物會傷害官能,或因戒禁而不能吃喝的,嘴巴不一定會張開。至於食物的氣味是否可口,卻由嗅覺、味覺判斷。如過硬的東西,已引起觸壓覺煩厭,哪還有享受可說?又如辛、辣、酸、苦、澀、腥、羶等氣味的飲食,或是以往從沒啖過喝過的,即使已放進嘴巴里面,也會反吐出來。故人們研究吃喝,對氣味也極重視。

中國菜的割烹,儘管千變萬化,但是烹的方法,歸納起來,不過是四種基本的:一,水熟;二,油熟;三,氣熟;四,火熟。蒸或燉是氣熟;燒烤是火熟;炸是油熟;泡是水熟;浸是可水可油的一法。如水浸魚,油泡螺片,前者是水熟,後者是油熟。最突出的可說是炒的做法。

追求美食,就表面看,似乎是本能的反應,究其實,並不那麼簡單,而是從複雜的文化演進過程,經過心理、生理等逐漸發展而來。有些食物,本能上覺得好吃,有些又不好吃,但處在不同的環境,和有過不同的經驗,對食物的為好為壞,也會養成不同的嗜好和習慣,於是形成的所謂譜尺,人各不同。

出身農夫的商湯宰相伊尹說過:“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其後《中庸》上面也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可見中國菜的割烹在很古老的時代,已特別重視氣味調配,而且認為是並不簡單的技術。這樣說來,做菜不是難事,把菜餚的氣味弄到“食而甘之”,卻要下工夫。用眼看,用手做,眼明手快的一學便會,眼不能見,手不能動的氣味的裁判是否合乎美的尺度,這是嘴巴里面的觸壓覺、舌頭以至喉壁間的味蕾的責任,也人各不同。多靠體力和少用體力操作的人,對鹹味的需要就有差別。菜餚的氣味是否臻於美妙,耍經過多數人的品嚐,才可道出所以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