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十八般武藝 || 傳統武術馬步樁功

2022-02-02由 愛武時代 發表于 歷史

十八般武藝 || 傳統武術馬步樁功

樁法應以馬步樁為基礎。馬步乃勢法之母,手法運使皆賴於馬步樁法。馬步不穩手必亂,又曰:未習打,先站樁。

馬步樁法有兩種形式:一是靜樁功,又分五個小式;一是動樁功,它也分五個小式。

一、吐故納新混元樁

習馬步樁之前,應先修習吐故納新之法。每日清晨選一空氣新鮮、環境優美的空地,站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身體略下蹲,兩臂自然下垂於身前,自然放鬆。然後,兩臂成環狀,手心朝裡,大拇指朝上,五指分開,距小腹約五寸。身體中正,自頭頂百會穴至兩腿間之會陰穴成一垂線;舌尖輕抵上顎,周身放鬆,意念平靜,自然而然,雙目微閉,鼻吸口呼。撥出體內濁氣,吸入新鮮空氣:口閉、齒扣、舌頂,徐徐以鼻深深吸氣入腹,專心致志靜聽氣息直貫入丹田;稍存後,緩緩用口將體內濁氣撥出體外。如此反覆進行,習之日久,自會內氣充盈。

注意要點:

常習此功法,可使周身氣血通暢。要求以靜為主,必須身體中正,呼吸自然均勻,心無旁鶩,神不外馳,逐漸達到松靜之態,這樣才能使氣息平和。初習時,每次可靜站5~10分鐘;隨著習練時間的增長,功力加深,每次可逐漸增加到30分鐘。

入門功。初習此功時,應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於求成,以免弄巧成拙。久練此功,既可充盈丹田之內氣,化拙力而生真勁,又可使周身氣血順暢,達到祛病健體的作用。

二、四平馬步樁動

兩腳開立,相距約兩腳半,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式。兩腳尖平行向前,用暗勁向裡擰扣;兩大腿與地面平行,兩膝用暗勁向裡擰,但以向外撐靠為主;兩臂屈肘環抱於身前,兩小臂與地面平行;然後兩臂內旋,向前伸出,兩掌心朝前,大拇指用勁張開,其餘四指微微分開,並用內勁向手背方面伸張,手腕緊屈;頭頂頦收,頸項豎直,沉肩垂肘,挺胸、塌腰、松胯,舌輕抵上顎,穀道回縮上提,周身運動,不需意念,雙目自然向前平視。鼻吸鼻呼,以鼻深深地將氣吸入腹部丹田處,旋即又徐徐地以鼻撥出,吸多呼少。如此迴圈往復,連綿不斷。習練此樁,目的是鍛鍊內氣之鼓盪,使氣在緊張之中仍能沉著平和,周身勁氣合一,練出整勁來,並使周身筋脈靈活,骨肉堅實;氣血之執行隨呼吸以為貫注。如欲運氣於指尖、臂膊及胸肋腰腎之間,意之所動,氣即赴之,此功之妙也。習練日久,自可化拙力為真勁。訣曰:氣沉丹田地,運動八脈開,周身輪轉畢,息氣保春回。

注意要點:

1。必須保持“頂平、肩平、腿平、心平”,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腿平則勁正,心平則氣正。只有達到此四平四正,才能使身體內外合一,勁、氣、力、神相合如一。

2。初習四平馬步樁時,如懶散之人忽騎乘終日,腿、足、腰、臂極其痠痛睏乏,反覺勁力不進而退,這便是換力。凡從前之浮力虛氣,必須全部換掉。此時不可畏懼退縮,宜持之以恆,勇猛以進,循序漸進,是為重要。總以兩腿久站不覺痛,兩臂不覺酸困,但覺氣沉丹田,足脛堅強,氣力大增為目的。

3。初習此功時,呼吸不可太猛,宜循序漸進;呼吸時應鼻吸鼻呼,切忌以口呼吸;呼吸時切忌胡思亂想、心神不寧,應心無雜念、自然而然。練功練功,由不自然轉為自然,方可更上一層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