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心理健康系列之一:精神疾病的秘密

2022-01-25由 七竅之門 發表于 歷史

心理健康系列之一:精神疾病的秘密

24歲的瑞秋遭受精神病困擾長達八年,她自述:“我曾認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我”。自從她尋求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服務後,她感到鬆了一口氣。因為“有人傾聽我的心聲,並瞭解我經歷的十分艱難和恐怖的遭遇”。她表示,這裡的團隊,協助我戒掉了酗酒的習慣,幫我找回重返工作與學習的自信和人生的熱情。僅僅一年,我的人生大翻轉,現在對未來充滿憧憬。

常見的心理方面的症狀

最常見的精神方面症狀為憂鬱症、焦慮症、情緒失調(mood disorder)、人際關係(大多數為親子和婚姻/情侶方面)、酗酒和嗑藥方面等問題。大約20%的人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會經歷精神病之苦。

精神疾病主要成因

精神病的成因主要以生理

社會心理等因素導致

生活環境因素:如早年生活失去至親、或生活上受忽視、被凌虐或學校霸凌等都可使幼小的心靈產生創傷,影響日後的感知、思想及行為準則,產生精神障礙。

個人因素:與自我要求、化解問題的能力與思考的方式、自我管理技巧有關。不善於處理個人財務、工作上的壓力,學業和就業上的壓力。不知如何面對家庭中發生矛盾,或個人的不幸遭遇,也不善於處理同事同學間的關係。

生理因素: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父母或家人中有罹患心理方面疾病。

社會心理因素:高度焦慮、敏感、情緒化、對日常生活事情反應強烈。生活追求完美、對人對己要求甚嚴的人也容易產生個人心理方面疾病。

外在因素:酗酒和嗑藥可損害大腦神經,讓人極容易患上抑鬱症,進而產生自殺的風險。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精神健康網站介紹,患精神病可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上課、上班出勤率下降,影響人際關係。無法應付工作,對喜愛的社交活動不再感興趣,失去對生活熱情,被負面想法所埋沒。

有些嚴重的案例,抑鬱症患者甚至無法起床和自我料理生活起居;而焦慮症的患者無法出門,某些要以強迫性的治療來幫助他們減輕恐懼。

不但如此,罹患心理方面的疾病給患者本人和家人及朋友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和生活上的擔憂及困擾。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到 2020 年抑鬱症將成為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出現以下某些的症狀,持續時間達到兩週或以上,就符合醫學上憂鬱症的診斷:心情不佳或煩躁、感到空虛或麻木,對喜好的活動失去興趣,感到胃口欠佳、飲食習慣、體重、睡眠習慣改變或感到疲憊、缺少活力,發現專注事情很困難,想法負面,甚至有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如果精神方面症狀維持一週以上,專家建議諮詢第一線的家庭醫師,他們通常會做出初步診斷並判斷是否需要轉介精神科醫師或精神健康中心。

治療

精神疾病患者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如抗抑鬱藥物。

心理方面的治療包括談話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等。以改變患者的負面思考、行為及信念模式。 通常採用綜合療法有顯著成效。

何時需要尋求協助

三十五歲的張蒂雅到正就讀碩士班,因男朋友想跟她分手而讓她心煩意亂,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食不下咽,在簡訊交談中提起輕生的念頭。

在面對好友或家人傾訴有心理上的障礙甚至有傷害自己的念頭時,最好的方式是“傾聽他們訴說,不帶有任何判斷性的態度,讓他們有被理解和情緒宣洩的地方,鼓勵他們到心理健康機構尋求幫助”。

以上案例中,張蒂雅有可能因為到本地不久不知道如何尋求心理諮詢,或有礙於社會價值觀(羞辱感)無法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而不願尋求幫助,這時候身旁的朋友的關懷與疏導就至關重要。

若家中有遭受精神疾病困擾的孩子,家長應提高尋求幫助的意識。精神病嚴重患者可導致產生自殘或輕生的念頭,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就診的社群心理健康機構有維護患者的隱私及保持案例機密的義務,所以不可諱疾忌醫。

預防:

保持心理健康最佳良方

靜坐是公認的保持心靈平靜、消除憂慮、緩解壓力,及保持心靈和諧的最佳妙方。

適當的運動也有解除壓力、放鬆心情、舒緩情緒的妙用,例如瑜伽、太極、網球。甚至是看球賽或參加音樂會都是讓人提高抗壓能力的良方。

再者,在藝術中揮灑和釋放自己感受的人,如作畫、玩音樂和寫作的人,情緒和壓力也容易得到舒緩。另外,適當均衡飲食也會為你的身心健康加分!

由此而知,思想積極樂觀、淡定且充滿正能量的人可遠離精神方面的疾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