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2022-01-17由 曉形樓主人 發表于 歷史

對周朝陳國轄域,以往在《淮陽縣誌》只見於文字表述,1991年版《淮陽縣誌》依據舊志陳國轄域說:“壺丘、焦、夷、株林、株野、相、鳴鹿、辰陵、防、檉、留、項、沈、頓十四邑,始作《周•陳國略圖》,標出古今地名及位置,劃出轄域界線,當是一項有意義的創舉。”從《周•陳國略圖》看,陳國的版圖,北至今開封陳留,東北近今商丘地界,胡襄城在所轄之內;東至今安徽亳州城父,接渦陽地界,今鹿邑、鄲城在所轄之內;南至今新蔡東南;西至今西華西夏亭。關於陳國十四邑之說,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記錄為清順治版《陳州志》。1991年版《淮陽縣誌》的《周•陳國略圖》,陳國轄域還囊括有今河南通許、杞縣、扶溝、新蔡等諸地,然不含界首、平輿。其是否準確,尚有討論的必要。從上述十四邑所囊括之地,可知陳國地域廣闊,並非一般的侯爵之國,乃是“元侯”(侯中之長),即公侯級大國。

陳國地區歷來為上古民族雜居交錯之地,周王朝在這裡分封的諸侯國有媯姓陳以及姬姓頓、項、厲、沈、養等方國。在這些諸侯國的邊地,陳國地區境內還有鄭、沈、蔡等國的部分疆域。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相互攻伐兼併,境域歸屬變動頻繁,絕多屬陳,陳及頓等諸侯國為強楚所並。以下對陳國附庸國及城邑有關問題加以說明: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淮陽陳楚古街:東門

一、史籍所載陳國都城地名考述

宛丘

位於今淮陽縣大連鄉大朱村南平糧臺古城遺址。相傳為太昊伏羲氏和神農氏之都,其城牆高大,地勢中央低而四周高。《詩經•陳風•宛丘》有最早關於古城宛丘的記載。《水經注》雲:“宛丘在陳城南道東。”《元和郡縣誌》載:“宛丘在縣南三里。伏羲都陳,宛丘城是也。”《淮陽縣誌》說:“俗呼平糧冢,高二丈,大一頃,有四門,樹木鬱然。”

慄門

《左傳》載,宣公十一年(前589年),楚因陳大夫夏徴舒弒君而伐陳,“遂入陳,殺夏徵舒,轘諸慄門。”杜預注:“轘,車裂也。慄門,陳城門。”此城門當指陳城內城東門。

東門

《詩經•陳風》有“東門之枌”、《東門之楊》。其中提到:“東門之枌,宛丘之栩”;“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是說東門內廣植枌、楊之樹。此城門當指陳城外城東門。

東門之池

東門之內有池,《水經注•渠水注》載:陳“城之東門內有池,池水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許,水至清潔而不耗竭,不生魚草。水中有故臺處,《詩》所謂東門之池也”。《元和郡縣圖志》卷八亦云:“東門池,在州城東門內道南。《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即此池也。”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西周·陳國略圖

墓門

《詩經•陳風•墓門》雲:“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墓門有梅,有鴞萃止。”此墓門可能是指臨近陳國墓地的城門,應為陳城外城的東南門。清道光六年(1826年)《淮寧縣誌》載:“陳胡公墓,舊志謂在城東南。”墓原無封土,近年陳姓尋根,始築土為陵,陵園內殿宇巍峨,氣勢恢弘,始具規模。

衡門

《詩經•陳風•衡門》雲:“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衡門也是陳城之門,附近泉水盪漾,應為外城之門。

南門

《韓非子•說林下》載,楚一丈人曰:“吾方廬陳南門之外。”此南門,當指陳城外城南門。

西門

《說苑•立節》載:“楚伐陳,陳西門燔,因使降民修之。”《韓詩外傳》卷一載:“荊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過而不式。”此西門,當指陳城外城西門。

二、不歸陳國轄域而劃入的國、邑

(國於雍丘,今開封杞縣)據《史記•陳杞世家》載,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之於杞。《呂氏春秋•慎大》、《禮記•樂記》均載:武王克殷,未及下車而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這說明杞幾乎與陳同時被封為諸侯國,不可能為陳國轄域。前646年,為避淮夷威脅,齊桓公助杞成公遷都於緣陵(今山東昌樂東南50裡),其雍丘之地後並於宋,均與陳無涉。《周•陳國略圖》將其地劃入陳境有誤,大概是由於雍丘之地與“留”邑靠得較近所致。然雍丘西南之地如圉城則屬陳轄邑。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西周·陳國略圖(根據文獻考證,附圖有改)

通邑

(今開封通許)《周•陳國略圖》將通許之地劃入陳國版圖,並無史料依據,恐怕也是因與“留”邑距離較近所致。應該說春秋時其地與陳國無涉,但不排除西周之際屬陳。

新蔡

(今河南新蔡)原為姜姓東呂國都地,春秋早期被楚所滅,屬楚。後由於楚佔據蔡國之都上蔡,故讓出此地給蔡作都。即前525年,蔡受楚逼,蔡昭侯再度遷都吳地州來(今安徽鳳台),新蔡仍當屬楚。說明新蔡與陳國無關,而《周•陳國略圖》將此地劃入陳國版圖,不確。之所以被納入,大概也是因此地距陳國“壺丘”邑臨近所致。

扶溝

西漢前尚無其名,春秋時,其地之西有桐丘、曲洧二邑,為鄭國東部軍事重鎮。《春秋大事表》載:“扶溝為鄭桐丘地。莊公二十八年(前666年),楚伐鄭,鄭人將奔桐丘。今縣西二十里有桐丘亭。”桐丘故城位於今扶溝縣城西十公里韭園鎮後鄭村北的土崗上。

曲洧,為春秋時期鄭國東部的軍事重鎮,戰國時成為楚國北部要邑。《讀史方輿紀要》載:“新汲城在縣南,春秋時曲洧也。成公十七年(前574年)公會諸侯伐鄭,自戲童於曲洧。”曲洧故城位於今扶溝縣城西南17。5公里處的固城村。今雙洎河在城北20米處流過。雙洎河即古洧水,其故道在城北環繞經過,曲洧因而得名。諸侯伐鄭攻佔曲洧,表明這裡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白亭,《魏書•地形志》載:“扶溝有白亭城。”《雍正通志》載:“楚封太子建之子白公勝於此。”《嘉慶一統志》載:“白亭集在扶溝縣北四十五里,楚白公勝之故城也。”《讀史方輿紀要》引《陳留風俗傳》:“縣有白亭,楚封太子建之子勝為白公,居此。”今扶溝縣江村鎮白亭村,群眾謂之白亭城。

扶溝,戰國時北屬,南屬楚。《周•陳國略圖》將扶溝劃入陳國轄域,恐有所不確。然其地之東屬陳則屬實。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孔子陳國弟子陳亢墓:太康北楊廟子禽墓東

三、應歸入陳國版圖而未劃入的城邑

歸村

(今漯河郾城召陵東)“歸村”之名,源於孔子周遊列國時,孔子由楚經陳返衛至此,歷經數年的艱辛坎坷,此時感慨萬千,發出“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之感嘆(見《論語•公治長》)。後人為示紀念,特將該地名命之“歸村”,延續至今。《論語》在記錄“歸與”之嘆時,特註明“子在陳曰”。由此可知,春秋時“歸村”之地當在陳國境內,而《周•陳國略圖》卻將此地劃在界外。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南頓故城:河南項城市南頓鎮

商水

舊名南頓縣,為古頓國,定公十四年(前496年)為楚所滅。1。《周口歷史文化通覽•歷史卷》雲:“商水西周時屬沈國地,春秋之際,前506年,沈國被蔡所滅,西境歸蔡,東境歸頓。前496年楚滅頓,後又滅蔡,戰國時期一直屬楚。”需商榷的是:所知沈、頓二國附陳,當劃入陳國轄域。《周•陳國略圖不但未將商水地名標出,且正文中也未提及。2。今商水縣城北1公里的章華臺,為楚靈王在陳接見諸侯國相的行宮。《左傳》載:魯昭公九年(前533年,亦即楚將穿封戍任陳公元年)春天,魯國叔弓、宋國華亥、鄭國子太叔、衛國趙黶在陳朝見楚靈王在此,可證商水北境在陳轄域之內。3。據清順治《陳州志》載,陳國之邑株林,位於南頓西南三十里夏亭城北五里(今商水東南一帶),說明此地在春秋之際屬陳。4。再據順治《陳州志》載,陳懷公墓在商水西二十里,俗呼南陵,說明直至春秋晚期,商水西境也在陳國轄域之中。

春秋時期,今商水縣城有章華臺,為楚靈王所築,據乾隆十二年(1747年)《商水縣誌》載:“章華臺,城北二里許,春秋襄公十七年(前556年),楚靈王築。”

今周口川匯區西北隅戰國時期有叢臺,今定慧寺居其上。據《太平寰宇記》卷十四河南道十陳州商水縣載:“叢臺,在縣北二十五里。按《史記》雲叢臺在邯鄲城,說者以為趙叢臺。此臺蓋楚襄王所築也,按郎蔚之《陳州舊圖》雲:楚王遊觀弋釣地,或稅駕於此,往往有嘉禾叢生,因以為名也。”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懷公墓遺址:河南商水南陵附近火神廟

太康

原為夏代“戈”地,春秋時該地處於陳、宋、鄭之間,其地名沿用至戰國,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改名“陽夏”,意謂“夏之南都”。太康地名即得名於夏王太康。陳宣公時期的執政大臣轅濤塗,為維護陳國及邑民利益而遭齊國逮捕,後釋歸,宣公為表彰他,將戈地(即陽夏,今太康西北清集鄉扶樂村,亦稱袁莊,古稱袁鄉)一帶,封予他為食邑。說明戈地在春秋前期就是陳國轄邑。春秋晚期,孔子門生“陳國四子”之一的陳亢,其墓在今太康北二十餘里的來鳳崗,亦稱子禽墓村,可證其地在當時亦屬陳國之境。再如春秋晚期,孔子的另一弟子高柴,由衛至陳北境戈地收徒講學,卒後蔡此,當地人為紀念他將其地名命之“高賢”,即今太康高賢鎮,其墓在鎮北,仍存。由此亦可證今太康之地屬陳境。《周•陳國略圖》沒有標出太康古稱戈名,在陳轄域文中也未作表述,當屬欠缺。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靈公墓遺址:河南西華東斧柯學校

西華

當為陳國轄域,不僅因株林(今西華西夏亭,一說西華西竹園村)為陳國司馬夏御叔的封邑,而且還有辰陵、檉兩個陳國之邑。另據順治版《陳州志》載:“陳靈公墓在西華西南三里許(今西華東斧柯村)。”西華在商代尚無其名。前1192年夏,武丁率軍伐夷返經今西華一帶,崩葬於此。今西華商高宗陵,傳為其墓。夏屬豫州,周歸陳,陳滅歸屬楚。《周•陳國略圖》雖將西華標出,然未標出古稱。清乾隆版《西華縣誌》稱其地名為“箕”。

西華東北三十里有閻倉城,為宋鬼閻地。《讀史方輿紀要》雲:“閻倉城在縣東北。《左傳》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宋華向之亂,公子城、公孫忌出奔鄭,其徒與華氏戰於鬼閻。杜預曰:長平西北有閻亭,因曹魏築城置倉於此,因改今名。”

春秋時期,楚、鄭相距遙遠,今西華縣城西15公里艾崗鄉都城崗村是楚軍來往必經之道,為便於接濟,相傳楚靈王於此建立行都,故名都城。

周惠王二十一年(前565年),齊桓公親率齊、魯、宋、陳、許、曹等八國聯軍伐楚,進兵召陵。召陵東鄰西華,聯軍駐紮處延及西華西部。今西華西夏亭有齊盟寨(今瓦屋趙寨),相傳為齊桓公與各國諸侯會盟之處。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項國故城遺址:河南沈丘槐店沙河南

四、需作補充俢訂的陳國附庸國及轄邑

(一)有關附庸國

西周所封的姬姓諸侯國之一,陳國之附庸國,都城在今河南沈丘槐店沙河南。陳穆公五年,魯僖公十七年(前643年),項被魯滅。戰國時期楚滅魯,項並於楚,為楚公子燕受封之地,燕以項為姓,其地為項氏祖籍。

關於項國的爵位及都地,順治《陳州志》載:“項,伯,今項城。”該志所注伯即伯爵,並非通常所說的子爵;所注“今項城”是指今項城南之老城。此記載不確,這裡由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項城城垣被黃水衝圯,為避水患才從槐店遷至殄寇鎮(今項城秣陵鎮)所致。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沈國故城遺址:河南平輿射橋西

西周初年所封姬姓子爵諸侯國,陳國之附庸國。通常說其地在今安徽臨泉西古城子(一說沈亭),並言即“寢丘”。而順治《陳州志》載:“沈,子國,今沈丘。”是指清初順治時的沈丘所在地,即今沈丘南之“老城”。《水經注》潁水、沙水文圖條中亦同此說。然不確切,只能說陳國的轄域應包括今沈丘南老城一帶。陳惠公十一年(前519年),沈隨楚、陳等諸侯伐吳兵敗,國君沈子逞被俘。此時的沈國都城當在臨泉西。據1995年《界首縣誌》載:“早在西周時期,界首境北部屬陳國,南部屬沈子國。”

需要說明的是:寢丘並非今之臨泉,而是今河南固始,兩地並非一地,對此《水經注》文圖有明示,並被今日考古發現所證明。還需強調的是,今河南平輿謝橋西北沈國故城遺址,當屬沈國由舊都地(今安徽臨泉西)後遷之都地。即前506年,由晉國指使蔡國所滅,後屬楚為平輿邑。也就是說春秋前、中期平輿之地當隨沈附陳。

此外,《周囗歷史文化通覽》說,沈又名聃,地處平輿、沈丘一帶。此說未明其據,也未言明沈與聃之關係。照此說,沈都城當在平輿射橋西之處,即前506年蔡所滅的沈國。對射橋西的沈國都城,一說“故沈國地”,不知何據。

還需提及的是,《通覽》還說今沈丘東南有養國,臨安徽界首。《春秋大事表•都邑表》也說:“今河南陳州府沈丘縣東為養邑,春秋楚養也。”而已往《淮陽縣誌》未見提及,不知養邑在西周春秋之際是否與陳國有涉。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頓國故城遺址:河南商水平店李崗

今商水平店鄉李崗村。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雲:“頓國本在今縣北三十里,頓子逼於陳,南奔楚,自頓南徙,故曰南頓。”頓,姬姓,西周子爵封國,陳之附庸國。陳穆公十一年(前637年),頓懼陳國吞併,在楚的支援下將都城向東南遷30裡至溵水南岸,故稱南頓,即今項城(水寨)西之南頓。陳湣公六年(前496年)二月,頓奉晉背楚,並與陳國斷絕友好,楚公子結同陳國孫佗率師滅頓,頓至此併入楚國版圖。

考古學者找到了頓國故城城址,城址呈方形,城牆用夯土築成,城牆外有壕溝護繞,城內出土西周、春秋時期筒瓦、板瓦、雲紋瓦當及生活用具等。該故城的發現,證實今商水縣李崗村附近地區為頓國疆域。

《項城縣誌》載,康熙二十年(1681年)《大石橋碑記》:“南頓之名久矣。環其地者為谷水,發於臺陵崗,上通黃、沙諸河,下達淮、泗入江,為揚、豫往東巨津,而南頓適當衝要。”南頓故城尚存一段夯土北城牆,城內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飾粗細繩紋的陶片。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焦邑遺址:焦,今安徽亳州。圖為亳州曹氏公園。

焦、夷

(今安徽亳州)陳國轄邑。《亳州名勝》載:“亳屬焦國,前1046年,武王克殷,分封諸侯,褒封神農之後於焦,置焦國(一說,周武王所封之焦國在今河南三門峽西)。”春秋早期屬陳國,陳在此建焦邑與毗連的夷邑(今毫州城父)。陳穆公十一年(前637年)秋,楚伐陳,奪取焦、夷二邑,遂為楚地。前530年,楚靈王駐兵乾溪(城父高卜境內),修築章華臺。陳惠公二年(前528年),楚平王棄疾改焦為譙,改夷為城父,並築城池,派太子建駐守城父。《春秋大事表》雲:“焦,秦為譙縣。《通典》乃雲亳州理譙縣,周武王封神農於焦即其地。夷見楚地,即城父。”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夷邑遺址:安徽城父章華臺

城父

又名夷邑,春秋時先屬宋地,後歸陳地,楚滅陳,城父入楚。曾為許國都,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七十里城父集。昭公九年(前533年)楚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父。杜預注:“城父縣屬譙郡。”案:楚有兩城父,此所謂夷城父,取諸陳者也。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楚伐陳取焦、夷。杜預注“夷一名城父”,即此。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厲國遺址:河南鹿邑太清宮

是商代所封的一個小諸侯國,都城在今鹿邑縣東太清宮鎮即後來的相、苦。厲,原是殷商南方一小諸侯國,然頗具軍事實力。據《禮記•樂記》載,周武王滅商,取得牧野之戰勝利後,就立即分兵四路南下,攻伐反抗的諸侯。第四路軍將領百韋奉命伐磿(即厲)。從延續的歷史看,武王滅殷後,對厲國作了保留,附庸於陳。時至春秋,齊同一些諸侯國伐厲而不克,可見厲國軍事系統的強大。《左傳》載: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

賴,文獻中亦作厲,古代同音。周代賴國有二,一在隨棗走廊,今湖北隨州東北部。此賴可能源於商末賴國,是商末周初鹿邑縣之厲所遷。另一賴國位於今河南息縣包信鎮一帶,是周滅商後,改封周武王弟叔穎的姬姓小國。包信之賴可能也是由今鹿邑遷去的。《春秋》僖公十五年(前645年)載,中原諸侯聯合救徐抗楚,齊曹聯軍伐賴。次年,齊再次出兵伐賴,均未攻克。可知賴國在春秋中期是依附楚國的,且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左傳》昭公四年(前538年)載:楚靈王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到楚軍請罪,楚靈王遷賴人於今河南鄢陵縣。此後,文獻再無關於賴國的記載。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淮陽陳胡公陵園

是一個文獻失載的贏姓小國,伯爵,為東夷少昊族後裔。傳世西周養史尊銘曰:“養史作旅彝。”養史即諸侯史官,證明養在西周前期已立國。

養國的地望,今安徽臨泉縣楊橋鎮為其定都之地。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養城在縣東北,春秋時楚邑。昭公三十年,吳二公子掩餘、燭庸奔楚,楚使居養,取城父胡田以與之。蓋其地近今亳、潁二州界。”《春秋大事表•都邑表》說:“今河南陳州府沈丘縣東為養邑,春秋楚養也。”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雲:“養在今河南沈丘縣城東,臨安徽界首縣界。”楚國勢力達到這一地區時,養依附於楚。春秋末年或戰國初為楚所滅。也有專家認為養國滅亡時間在春秋中期晚段(何浩:《楚滅國研究》)。《左傳》載,魯昭公三十年(前512年),楚昭王已將養地封給吳公子,可見此前養已亡國。養滅國後淪為楚國附庸。

(二)陳國轄邑

今開封陳留,該地在西周至春秋之初為陳國轄域北境城邑。然《公羊傳》載:“留,鄭邑也,後為陳國所並。”順治《陳州志》亦云:“留,本鄭邑,陳並之。”《陳留縣誌》亦如此說。後兩說當是《公羊傳》的翻版。“留本鄭邑,為陳所並”恐不屬實。關於陳留之地,在西周至春秋之初當屬陳國所轄,如說屬鄭,只能說是後被鄭並之所致。因周武王首封的陳國,屬公侯級大國,鄭國則為後世周宣王所封,都城在今陝西省華縣東北,西周時並不顯眼。平王東遷,春秋開始,鄭武公於前769年滅鄶國後,為向中原發展而遷都,將其地稱新鄭。鄭在列國中首先稱強,陳國開始受其所欺。此時留地有可能被併入鄭境。據《左傳》記載,有陳曾先後兩次遭鄭侵襲,損失慘重,卻未有陳國獨自侵犯鄭的記錄,何來陳兼併鄭地之說?

此誤說,是由於陳哀公三十五年(前534年),楚靈王借陳國發生內亂,派公子棄疾率兵滅陳,陳君留逃往鄭國之地避難,他以國為姓,稱陳留,其居地也因此得名,稱留或陳留。留地絕不是為陳並之屬陳。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淮陽陳胡公墓

辰陵

陳國轄邑。陳成公元年(前598年)夏,楚、陳、鄭會盟之地。其地望,順治《陳州志》注“未詳其地”。其他史料所注不一:民國二十二年《淮陽縣誌》載:“杜預注,長平東南有辰亭,陳州地;《路史》說,辰,古國宛丘西南四十里有辰亭;《清乾隆府廳州縣圖志》雲,辰亭在淮陽縣西六十華里,曰辰陵亭。”而長平之地在陳縣西北35公里今西華境。1991年《淮陽縣誌》未對此地註釋。《周口歷史文化通覽》則說:“該地處於扶溝南,西華北15公里處。”其說與《水經注》潁水圖的標位頗相似,今經本書筆者實地調查,認為通覽說為實,《水經注》文圖所示當可信。

(犖、犖)陳國轄邑。前659年秋,齊、宋、鄭、曹、魯、邾之君會盟之地。

東晉史學家陳人王隱說:“犖城北有谷水,犖即檉”;《清乾隆府廳州縣圖志》說:犖城在淮陽縣西北;民國二十二年《淮陽縣誌》注:犖城,一作檉,在縣西北;1991年版《淮陽縣誌》亦云縣西北;酈道元《水經注》引杜預曰:“所謂‘檉即犖,位於陳之西北也’,非也。檉是小城,陳郡西南。”並明確指出:澇陂位於陳城西北,澇陂水東流名谷水,自澇(犖)城北流過;《春秋大事表》載:“在府志西北,為宋地,僖公元年(前659年)會於檉。《左傳》一作犖,即此。”清末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繪製的《水經注圖》,對此說作了具體方位標示;順治《陳州志》注為西華縣南會檉寺;《周口歷史文化通覽》說在今西華縣南約15公里處(與會檉寺相合)。現概括起來,有三種不同之說:1。杜預說(今淮陽西北);2。《水經注》說(今淮陽西南);3。會檉寺說(今西華南)。杜預所說不具體。後兩說相對具體,但究竟誰屬實,尚難確定。令人較難理解的是,此次會盟並無陳國參加,而會盟之地卻在陳境。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防邑遺址:河南淮陽北陳樓

陳國轄邑。《博物志》載:“陳境,北防亭在焉。”《大清一統志》雖亦有同載,然二者均未言明其址。今一說在淮陽北陳樓,另一說在今太康南老冢。推斷兩地相連,當屬一處。

株野

陳國轄邑。《柘城縣地名考》:“柘城即陳之株野,古為朱襄之地。”地望在今柘城縣境胡襄城。《商丘名人名勝》引柘城舊志載,柘城北門外道東有陳國大夫夏御叔墓。再據《柘邑陳氏族譜》載,陳哀公三十五年(前534年)十一月,楚滅陳,哀公之孫吳(即後來的陳惠公),先赴株野(今柘城胡襄城),避難於同族胡襄家,後奔晉。由此可證西周至春秋之際,今柘城境屬陳國。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株野邑遺址:河南柘城胡襄關帝廟

株林

陳國大夫夏御叔封邑,今西華縣西夏亭北;《周口歷史文化通覽》雲:“春秋屬於夏氏邑,屬於陳國,治所今在西華縣西夏亭。”順治《陳州志》引《寰於志》說,南頓西南三十里有夏亭城,北五里有株林(今商水東南一帶)。根據陳國當時的地理轄域分析,當以西夏亭說為是。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株林邑遺址:河南西華西夏亭

陳國轄邑。此地在西周至春秋前期為陳國北部邊境城邑(今杞縣西南2。5公里圉鎮,有可能是一座牢獄之邑),後併入鄭。關於圉邑,今杞縣網上資料對此有記,而已往《淮陽縣誌》卻漏記,故藉此補缺。

鳴鹿

陳國轄邑。《左傳》:成公十六年(前575年)“知武子佐下軍,以諸侯之師侵陳,至於鳴鹿。遂侵蔡。”楊伯峻注:“鳴鹿在今河南鹿邑縣西。”

據《春秋大事表》:“隱公四年(前719年)衛人殺州籲於濮。杜注:‘陳地,水名。’在今陳州府北境,即潩水。”

厥貂

據《春秋大事表》:“”杜注地闕,當在今陳州府項城縣界。”

大冥

據《春秋大事表》:“哀公六年(前489年)吳伐陳,楚昭王救陳,卒於城父。杜注:‘陳地,吳師所在。當在今陳州府項城縣境。”

厥貂、大冥之邑名唯見文獻所載,其地望所在今已不可詳考。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北境圉邑遺址:河南杞縣圉鎮

壺丘

又稱狐丘,在新河南新蔡縣東南,春秋時為陳國轄邑。《春秋左傳注》:“文公九年(前618年)夏,楚侵陳,克壺丘。”杜預注:“陳邑,在今陳州府南境。”今新蔡縣城東南十四公里宋崗鄉王裡店行政村胡莊村有壺丘故城。

(三)需進而說明

1。自順治《陳州志》直至1991年版《淮陽縣誌》,陳國轄域均沿用十四邑之說,其中項、沈、頓是西周所封的諸侯小國,緊臨陳國南方,為陳國之附庸,受其託管,然享有獨立的內政與外交權力,並非陳國屬邑。西周之初至春秋前期,陳國因處於富強穩定時期,各附庸國與陳國相好。至春秋中後期,陳國走向衰落,各附庸國則依附於強大之國,背離陳國,陳國也隨其他諸侯國對其附庸國進犯。

2。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淮陽縣誌為順治《陳州志》,其中“疆域志·建置”節中有文有注;民國二十二年《淮陽縣誌》卻刪去了注這一項;1991年版《淮陽縣誌》第一卷第二章“區域沿革”中,除了敘文外還加了圖示,得以補充。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陳國司馬夏御叔墓:河南柘城北門道東

3。陳國與蔡國為近鄰,環境相似,實力強弱接近,遭遇也大體相同,先後均受強楚所犯、復而再滅。陳、蔡兩國名義上均為侯爵,而不同的是,蔡為一般之侯國,不擁有受託管的附庸,其國只能稱侯;而陳國不然,不僅擁有數個屬邑,還有數個託管的附庸國,並且享有公的名義,即侯中之長元侯的權利。

因陳國受封時間最早,陳國周邊之封國如微子啟的宋,姬仲的蔡,以及頓、項、沈、許、息,受封均晚於陳。其中項、沈、頓這些小國,有可能是在周成王之後的西周後期,從陳國轄域中分割出去的。這大概是西周王朝出於“分而治之”的考慮。不然,很難解釋如壺丘之邑遠隔在沈、頓、項三附庸國之南;焦、夷二邑遠隔在厲、養二地之東。

先秦時期陳國轄域及地名考略

潁水、沙水流經圖:清代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繪製的《水經注圖》,對於定位地理位置,瞭解古代地名、水名均是一份珍貴的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張進賢、張繼華《陳國史》2014。6海天出版社

2。穆仁先《周口歷史文化通覽·歷史卷》2010。6 學苑出版社

3。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1993。6 中華書局

4。《古城陳州》1988 河南省淮陽縣人民政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