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春秋二九五——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個時代(前言)

2022-01-17由 趙王ZW 發表于 歷史

(這是一個系列文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連續關注)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無論我們的歷史是上下五千年,還是更長或更短,從春秋開始嚴肅地梳理,總不會太錯,畢竟春秋以前的歷史文獻太少,借用孔子的話來說,“不足徵也”。因此,我的這篇長文就打算鼓足勇氣,大著膽子,講一講有蠻多文獻和文物可徵的早期中國歷史的最重要的一段——春秋二百九十五年。

要講春秋這風雲聳動、隔兩千餘年至今依然熠熠閃光的時代,必須稍微梳理一下春秋之前的中國歷史。

讓我們略過像神話一樣的堯舜禹以及比他們更久遠的時代,穿過漫長的夏、商與西周,將鏡頭對準公元前770年前。此時正值周幽王姬宮湦(sheng1)在位年間,自從周武王(姬發)滅商以來,兩百餘年過去了,到了周幽王的時候,周王朝已經傳了十二代了。

公元前770年前的十年間,是周幽王的統治時期。這位西周最後一們周王,是為中國歷史貢獻第一個花邊新聞的帝王和亡國之君。他的正牌王后是娶自申國的申侯之女,史稱申後。這位申後為周幽王生下嫡子(姬)宜臼,並且宜臼被順理成章地立為了太子。跟著就是一個典型的喜新厭舊的故事了。周幽王又有了新寵——褒姒,而且褒姒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叫(姬)伯服。於是,這個周幽王因為愛屋及烏,就要廢掉申後為他生的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宜臼為太子。他不但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周幽王毫不猶豫地就廢去了申後和太子宜臼,然後二話不說馬改立褒姒做了新王后,褒姒之子伯服做了新太子。周幽王如此任性,以致於當時的太史伯陽感嘆地說——大禍已成,誰也拿它沒無可奈何了!

伯陽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就不得不說一說中國歷史上一個無稽之談——那就是褒姒的離奇身世了。

褒姒姓褒,“褒”這個姓可是很有來頭的。我們知道周王是姓姬的,那麼周以前的夏和商的帝王分別都姓什麼呢?夏姓——姒,商姓——殷。褒姓就源於姒姓,並且在夏商時期是有過一個叫“褒”的國家的,所以姓“褒”屬於典型的以國為姓。褒姒的“褒”便是這個可以追溯到夏朝姒姓的“褒國”之“褒”。至此,關於褒姒似乎還在正常可理解範圍和邏輯框架內,但接下來就要進入志怪、玄幻領域了。

根據史書和各種文獻記載,相傳夏朝末年姒夏的氣數將盡,有兩條神龍跑到當時的夏帝跟前對他說——我們倆是褒國的兩個國君。古人遇到自己理解不了的事、解決不了的問題,喜歡求助占卜,於是夏帝便讓人算一算,怎麼處理這兩條龍才吉利。結果顯示,殺、放、留,都不吉利,只有“請其漦而藏之”才吉利。

什麼意思呢?漦,就是口水、唾沫。也就是說要向這兩條龍恭敬地要些他們的口水,然後好好地收藏起來,才吉利。這事我們聽著荒誕不經,但古人是十足十地相信的。於是,這位夏帝就聽從了占卜之兆,向這兩條龍討要了他們口水、唾沫,然而恭而敬之收藏在木盒子之中。此後夏亡,這個收藏著龍口水的木盒子就傳到了商,商亡以後,以傳到了周。期間滄海桑田,任由人世幾經變遷,從來沒有人開啟過這個裝著龍口水的木盒子。

跟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周厲王(姬胡)。周厲王是誰呢?從他往上數九代,是開國的周武王,從他往下數兩代,便是周幽王。周厲王和周幽王是爺孫倆。也就是說,周幽王的爺爺周厲王第一個吃了螃蟹,打開了那個不知道傳了多少代的、裝著龍口水的木盒子。就像希臘神話裡潘多拉開啟魔盒放出了災禍一樣,周厲王打開了裝著龍口水的木盒後,盒子裡的龍口水瞬間流了一院子,而且怎麼也清除不掉。

一院子的口水,想想就挺噁心的,又清除不掉,怎麼辦?接著古人的騷操作就來了——周厲王讓婦人“裸而噪之”——脫光衣服對著龍口水大呼小叫。結果,這一大灘龍口水就變化成了玄黿——也就是蜥蜴,跑進了周厲王的王宮。跟著,一個剛換完牙的小女倒黴蛋兒出現了,這個小姑娘只和這隻蜥蜴打了個照面,可沒過幾年,她剛一成年就懷了孕——無夫而生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褒姒。

無夫而生子,擱誰身上也得嚇個半死,所以孩子一生下來,這姑娘就把孩子給扔了。可能一切不平凡的人物在歷史中都得有不平凡的身世,被遺棄的孩子偏偏被一對賣桑木弓箭的夫婦給撿走了。而這個時候已經是周厲王的兒子——周宣王(姬靜)的時代了。他當政時,民間開始出現驚人的童謠,大街小巷的上孩子們都在唱——檿弧箕服,實亡周國。什麼意思呢?檿(yan3)弧箕服,你大致上可以理解為桑木做的弓箭。這個童謠傳到周宣王的耳朵裡,寧殺錯一千,不放過一個,他立即下令凡是賣桑木弓箭的都抓起來殺了。所以,撿到褒姒的那正主夫婦倆便帶著褒姒逃到了褒。再後來,褒人犯了罪,就從民間徵召了一君漂亮的女孩子獻給周王免罪,褒姒便在其列了。

這個故事也好,史實也好,大致的前因就是這樣的一個玄而又玄的story。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一開篇就是這個故事。雖然這個故事的開頭神話色彩太過濃烈,但褒姒入周宮,遇幽王,接下來就是實打實的歷史了。

周幽王廢掉元配的申後和申後所生的太子宜臼後,申後的父親,也就是申侯不幹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述,說他聯合了繒國和西夷的犬戎發兵攻打周幽王。可是,由於周幽王之前曾經為博美人一笑,多次舉烽火戲弄諸侯,所以至此等到危難時分,狼真的來了,可“狼來了”喊多了的周幽王再舉烽火,竟然一個援兵也沒有到,最後被老丈人申侯殺死在了驪山之下,至此西周滅亡。

周幽王死後,蛇無頭不行,申侯便和諸侯一起擁立了申後所生的廢太子宜臼做了新的周王,也就是歷史上東周的第一代王——史稱的周平王。

慢著,這段歷史必須要重新梳理一下。因為關於這段歷史,西晉時出土的戰國時期魏國的史書《竹書紀年》和清華簡,尤其是“清華”簡(2008年清華大學獲捐2888枚戰國竹簡,學術上稱之為“清華簡”),跟《史記》的記載是有出入的。而《竹書紀年》中所記歷史雖然 與傳統記載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有很多記載卻又與甲骨文和青銅陵器上的銘文相符合。尤其是清華簡上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結合起來看的話,在西周滅亡、東周建立這件事上,《竹書紀年》和清華簡比《史記》更有說服力。

清華簡說,周幽王廢掉申後和太子宜臼後,宜臼就出逃到了他的外祖父申侯的申國。周幽王呢,不愛了就要斬盡殺絕,為了未雨綢繆,他和伯服(伯盤)就率領軍隊前去申國追殺宜臼。申國在周國的西邊,國小力弱,沒有能力獨力抵抗強大的周軍,於是申侯便拉上盟友——曾國(不是湖北曾侯乙的那個曾國),而曾國呢又拉上它的另一個好基友——犬戎,一起反擊周幽王。而且,在這個版本的故事裡,沒有周幽王點燃烽火向諸侯求救而諸侯不至,因為我們所熟知的烽火制度是事實上是戰國時才出現的——總之,周幽王最終不敵申、曾、犬聯軍,最後和愛子伯服(伯盤)一起被殺,西周滅亡。而西周滅亡後,宜臼也沒有立刻順利登上王位,因為大臣們擁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做新的周王,這就是所謂的周攜王了。從此以後,宜臼與周攜王叔侄對立,經過長達二十一年的戰爭,才在晉國的支援下,宜臼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才正兒八經當上了周王。而這個歷史時間節點,歷史學家梳理說是在公元前770年。

雖然關於這段歷史的說法出現了小分叉,但不影響大局。東周開局,春秋自此也就開始了。我們的春秋二九五,也就肇始於公無前770年,也就是周平王(宜臼)元年。

為什麼把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春秋呢?

“春秋”其實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名。魯國的史書、齊國的史書、鄭國的史書、晉國的史書……包括周天子的史書統統都叫“春秋”。話雖這樣說,但各國的史書除了“春秋”這一通名外,又另有自己的叫法,比如根據《孟子》 記載——“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晉國的史書叫乘,楚國的史書叫檮杌,魯國的史書叫春秋,都是一回事。所以“春秋”既是各國史書的通名,也是魯國史書的專名。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關於春秋這段歷史時期的大部分史料,確實也是從記載魯國曆史的魯春秋和註釋魯春秋的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尤其是春秋左氏傳中來的。

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中的斷代,春秋始於周平王,終於韓趙魏三家分晉,此後便是戰國時期了。為什麼春秋要止於三家分晉呢?這就不得不說一說周這個王朝的立國之本了。

要說周王朝的立國之本,首先要追溯周以前的王朝的立國之本。周之前是商,商之前是夏,夏再之前便是上古二帝堯和舜了。堯老了禪位給以孝聞名、治四凶有功的舜,舜老了禪位給治水有功的禹——禪讓的本質是選賢與能。但是,禹死之後這種選賢與能的立國之本卻發生了變化。

司馬遷說禹指定了繼承人——益,但是益不能服眾,所以諸侯都去歸服了禹的兒子啟,於是啟就打破了禪讓制,兒子繼承老了,做了天子,建立了夏朝。司馬遷的這種說法,有沒有沒為啟破壞禪讓制洗白的成分,後人已不得而知,但是司馬遷接著記述說,啟即天子位後,有扈氏不服,於是啟就出兵討伐有扈氏。而且,在討伐有扈氏前,啟還發表了一篇討伐有扈氏的宣言——甘誓。這篇討伐檄文可是很是嚇人的,啟在甘誓裡說什麼“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右不攻於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僇於社,予則帑僇女。”。簡單翻譯過來意思就是,有扈氏有罪,天要滅了它,我和你們一起替天行道,出兵討伐它;上了戰場後你們都要好好出力,出力的有賞,敢不出力的,我就殺了他祭神。從這篇甘誓中可以想見,所謂益不能服眾所以諸侯都去歸服了啟云云,多少是有些水分的。

就這樣,啟挾天命、拿著大傢伙的性命威脅著大傢伙,幫著他把不服他的有扈氏給滅了,從此以後天底下就再沒有人敢站出來不服他了,“天下鹹朝”。由此可見,啟這個天子之位是靠拳頭硬得來的。所以,啟死了以後,將他的帝位直接傳給了他的兒子太康。從此以後,帝位不是父死子及,便是兄及、弟及、叔伯及,天下便成了一家的天下了;要想改變上一家的家天下,機會只有一個,那就是改朝換代。因此,商是滅了夏後的又一個家天下,周自然也是滅了商之後的新一個家天下。

如果說家天下是夏、商、周的國體的話,那麼分封制便是這幾個王朝的政體。關於分封制的源起,學者是有爭論的。我們大體可以認為分封制萌芽於夏,肇起於商,集大成於周。可以這樣說,周王朝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史料,讓後代的人得以一窺那個時代的社會結構,雖然對於後人來說所得永遠是一斑與全豹的關係,但所有的歷史對後人來說註定永遠只能是一斑,不可能是全豹,所以我們也就就一斑來猜度一下那隻全豹的可能模樣吧。

瞭解周王朝的分封制,對我們接下來了解春秋這個時代非常重要。

周滅商後,先後經過兩次分封, 大體奠定了周的政治格局。第一次是周武王滅商後的分封。這次的分封,受封的包括商紂王之子祿父、古聖先賢之後、功臣謀士,以及宗室血親。祿父治商遺民;古聖先賢之後,包括神農、黃帝、堯帝、舜帝的禹帝的後代,周武王分別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堯帝之後於薊,舜帝之後於陳,禹帝之後於杞;功臣謀士呂尚(姜子牙)封於營丘(國號齊);自家兄弟裡,弟弟周公姬旦封於曲阜(國號魯),宗室召公姬奭封於燕,另兩個弟弟姬叔鮮封於管,姬叔度封於蔡。關於這些分封國的版圖,我們當然只知道個大概,具體的疆是不得而知的。

接下來,別眨眼,別錯過,因為歷史馬上就要洗牌了。周武王死後,他的兒子周成王(姬誦)即位。可是當時周成王當時年齡還小,相傳尚在襁褓之中(這也是一段公案,這裡我們就不糾結了,暫且認定他就是年幼在襁褓中),這時天下初定,周公擔心諸侯有異心,於是他就以王叔的身份代成王攝政。這麼一來,以管叔和蔡叔——也就是上一段提到的武王姬發的那兩個弟弟姬叔鮮和姬叔度——為首的周成王的叔叔們不幹了,他們懷疑周公姬旦這個兄弟攝政的行為是要代侄自立,於是就聯合了武庚,也就是商紂王之子祿父,一起扯起了反旗。跟著,周公姬旦奉成王之命(反正成王還小,咋說都行吧),剿滅叛軍,最後的結果就是武庚也就是祿父和管叔也就是姬叔鮮被誅殺;而姬叔度也就是蔡叔則被流放。為什麼管叔和蔡叔一起造反,但最後管叔落了個被殺的結局,而蔡叔卻只是被流放了呢?因為武王死後周公攝政,是管叔帶頭宣揚周公將不利於成王的,所以作為首犯他必須死,至於蔡叔屬於從犯,又是自家兄弟,周公就留了他一條性命。管叔和蔡叔都犯了罪,於是周公便將他們的封地收回,然後改立商紂王的哥哥——微子,代商立國於宋,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立國於衛。

跟著,周公東征,所獲土地分別封在他自己、呂望、周成王的另一個弟弟唐叔虞等人的名下。

這裡說得有些語焉不詳,所以還要展開。周公旦最早受封的封地是曲阜,國號魯,但是因為周公旦要留在周成王身邊攝政,所以真正到曲阜去就封的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後來,周公東征淮夷時得了奄地,將其地歸在自己名下,也就是給了魯國。周成王即位,唐人叛周,周公出兵滅唐,然後周成王便把弟弟叔虞封到了唐。關於這段故事,通常的說法是,當時年幼的周成王把桐葉削成玉珪的形狀,然後戲封弟弟叔虞,結果史官卻說天子無戲言,於是就把叔虞封在了黃河與汾水之東的唐,所以叔虞又被稱為唐叔虞。但又有學者根據出土的金石銘文考證,唐叔虞被封在唐並不是因為周成王的一句戲言,而是因為當年他和周公、姜子牙等人一起輔佐周武王有功,受封憑的是他的武功。而且後一種說法相關史料更多,貌似更可信。不管受封的原因為何,總之叔虞受封之唐後來傳到他 兒子姬燮手中後,始稱晉侯,這也就是晉國最初的來歷。

以上便是周初受封的幾個大國,包括姜齊、姬魯、姬燕、姬衛、姬晉,殷宋(實姬姓)、以及焦、祝、薊、陳、杞諸國。當然,周初分封的國家絕不僅是上文提到的這些少的幾個,事實上,根據《荀子》記載,周滅商後,周公輔政,建封七十一國,其中姬姓子弟53人。也就是說,如果荀子所言非虛,周初總共封了71個諸侯,其中53個都是周王的兄弟子侄。如果根據周襄王的大夫富辰的說法,管國、蔡國、成阝國、霍國、魯國、衛國、毛國、聃(nan2)國、郜國、雍國、曹國、滕國、畢國、原國、豐國、郇國,這些國家的初封之人都是文王之子;而於阝國、晉國、應國、韓國,這幾個國家的初封之人則都是武王之子;凡國、蔣國、邢國、茅國、胙國、祭(zhai4)國,這幾個國家的初封之人,則是周公的後代;那麼荀子所說的53個姬姓諸侯國我們就知道了一半以上,再加上一些非姬姓國,最初的基本盤我們大體能有個基本的瞭解了。但是,基本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洗牌,所以到了春秋時期,全國前前後後竟然有大大小小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之多。

今天,我們談到周代的歷史,常常會模糊當時的分封等級,甚至有時會直接統稱他們為諸侯王。但事實上,除周王外,春秋時期的諸侯都夠不上“王”這個稱號。可我們今天熟知的所謂“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爵位,又不是一開始便有的,很多人在什麼時候到底是個什麼等級,也還是筆糊塗賬。真正的五級爵位始見於《孟子》,而我們知道孟子已經是戰國時候的人了。

那麼,春秋時對這些諸侯的通稱是什麼呢?綜合各家學者的觀點,通稱應該是“公”。可實際操作中又不那麼統一,以魯國為例,所傳古爵中其中有四個爵器稱“魯侯”,一個爵器稱“魯公”,其他國家的諸侯亦是不一而足。雖說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始見於《孟子》,可是我們讀《左傳》《國語》之類的春秋史書,卻又實際上常常遇到魯公、鄭伯、晉侯之類的不同稱呼;上文我們又說這些稱呼作不得準,可是讀到這樣的稱呼,讀者心裡難免犯嘀咕,感到一頭霧水。所以,這也算是歷史的一樁公案,有待後來者根據更多的新史料作出新的解答。

周初七十一國,經過歷史的反覆洗牌,到了春秋時代,除了周以外,挑大樑的是這樣幾個國家:齊國、晉國、宋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鄭國、魯國。除此之外,重要的參與者還有衛國、陳國、蔡國、曹國、虢國、邢國、虞國、莒國、成阝國、邾國、許國、滑國、滕國、薛國、蕭國等眾多中小諸侯國。

挑大樑的幾個國家,前五個我們都知道,出過春秋五霸;跟著的吳國和越國乃是春秋後期的後起之秀,歷史參與度很高,也曾分別稱霸一時。至於鄭國和魯國,鄭國雖未雄霸,但也算小霸;而魯國,雖然國力沒那麼強,但是它既是周初就封給周公旦的正統姬姓國,又屬於《左傳》的主角,少了它怎麼能行呢?

這些國家是春秋時期的基本盤。而我們知道,戰國的基本盤也就是戰國七雄乃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從春秋的基本盤,到戰國的基本盤,要經歷多少的此消彼長和人世變遷。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一一展開的內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