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別不把"脾氣大"當回事兒,這是病,得治

2022-01-17由 聊中醫以療苦疾 發表于 歷史

今日分享醫案一則,歡迎大家積極交流,共同進步!

案情回顧:

李某,女,36歲,2021年3月10日就診。近兩個月來易激動,心煩,甲狀腺疼痛,口渴,易飢餓,前額痛,聲音沙啞,喉中有黃綠色痰,早起流黃鼻涕,後背脹痛,脈弦滑數,舌質紅,苔黃膩白相間。TSH(促甲狀腺素):0。001μIU/mL,FT4(遊離甲狀腺素):3。02ng/dL,FT3遊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13。32pg/mL,TPO(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205。00KIU/L,甲狀腺彩超示:甲狀腺體積增大,血流訊號增多;甲狀腺雙葉囊性結節(TI-RADS2級)。

3月10日 初診:

瓜蔞皮 丹皮 丹參 天花粉 陳皮 薄荷 梔子 香附 淡豆豉 茯苓 清半夏 桑葉 佩蘭

五付,水煎服

3月16日 二診:

患者訴前額痛減輕,後背疼痛消失,飢餓感消失,聲音沙啞好轉,脾氣急躁明顯減輕,黃綠色痰減少,口渴感減輕,喝水減少,仍流鼻涕,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在上方基礎上加夏枯草、浙貝、鬱金,繼續服用7付。

3月25日 三診:

患者訴症狀穩定,與二診時相同,眼睛酸,自覺視力下降,舌脈同前,上方繼續服用7付。

分析:

祖國醫學並無“甲亢”一病,但據其臨床症狀及發病特點可將其歸為“癭病”或“鬱病”範疇。《素問·刺禁論》提出:“肝生於左,肺藏於右”,這是對肝肺氣機升降特點的概括,肺主肅降,肝司疏洩,今患者心煩易激動脈象弦,肝氣上逆,肝氣過亢則侮其不勝(肺金),影響到肺氣的宣發肅降。肺居上焦,又有《內經》雲:肩背之痛,乃肺之分野。故肺氣不利則後背痛。

清朝名醫王孟英認為:“肝氣上逆,則諸氣上逆,治節不行,則一身之氣皆滯”,若要恢復肝肺氣機協和,首先知肺恢復其肅降治節的功能,此為佐金平木法。肝氣化火,火氣上衝則頭痛;邪火亢盛則消谷善飢;《素問·氣厥論》:“膽熱移於腦,則辛頞鼻淵”。流黃濃涕,亦是肝火亢盛的表現。在用藥上應以治肺兼治肝,仿葉天士治肝膽火熱用桑葉、丹皮、薄荷清肝熱。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對桑葉有比較詳細的論述,吳氏認為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風,風氣通於肝,故桑葉善平肝風,木旺金衰……故抑其有餘。瓜蔞皮入肺經,寬胸理氣,清熱化痰,恢復肺肅降功能;梔子淡豆豉為梔子豉湯,宣發鬱熱。

肝氣太過,不僅能上侮肺金,易能橫犯脾土,故用二陳湯健脾化痰,此為見肝之病,當先實脾,先安未受邪之地。《本草匯言》中提到天花粉能退五臟鬱熱,治肝火之走注,開鬱結,降痰火。二診用浙貝入肺經,降洩肺氣,與夏枯草相伍又能針對甲狀腺散結消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