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2021-12-31由 繡水團青年 發表于 歷史

前幾天,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突發大爆炸,導致數千人死傷。這一訊息讓無數人感到震驚,次日法國軍方就派遣了飛機運送醫療物資跟人員前往黎巴嫩;爆發發生的第三天,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黎巴嫩,還喊著要黎巴嫩改革。 第四天,黎巴嫩總統請求馬克龍提供當日的航拍好查明真相。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有些小夥伴就有疑問了,一個國家遭受災難,其他國家伸出援手是正常的。但是像法國這樣積極介入,甚至一國領導人親自上陣的,那還真不多見。法國為何對黎巴嫩如此古道熱腸?此事背後有什麼其他原因嗎?

這就要從19世紀說起了,當時的黎巴嫩局勢動盪不安。黎巴嫩有兩大派系,一派是信奉基督教的馬龍派。馬龍派傳承千年,因為教義問題,一向被天主教視為異教,一直到16世紀才跟羅馬聯絡,屈服於天主教會。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馬龍派

另一派則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德魯茲派,因為教義問題,長期以來被遜尼派和其他教派視為“異端”,信徒不得不掩飾自己的信仰來求存。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德魯茲派

與大家一向知道的信仰不同就互砍不一樣,由於都是異端,所以在很多時候為了求存,兩派會互相合作。17世紀,德魯茲派的法赫魯丁二世想要讓黎巴嫩脫離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他施行寬鬆的宗教政策,就得到了馬龍派的支援,不過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到了19世紀,當時的黎巴嫩埃米爾貝希爾·謝哈布二世野心勃勃,他擅長拉一派打一派,然後翻臉不認人。先利用起義軍擊敗反對自己的德魯茲派封建主,然後再回頭鎮壓起義軍。他想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就與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聯手,驅逐了奧斯曼土耳其的勢力。黎巴嫩爆發反穆罕默德·阿里起義後,他大力鎮壓,並在1837年武裝了一批馬龍派教徒去鎮壓德魯茲派。結果兩年後要解除他們的武裝,馬龍派立馬翻臉,與德魯茲派聯手,一起發動叛亂。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奧斯曼時期的黎巴嫩貴族,中間為德魯茲派

恰巧第二次土埃戰爭,奧斯曼土耳其大敗。英國、法國等列強垂涎中東已久,趁機介入。列強用武力逼迫埃及從黎巴嫩撤軍,隨後為了爭奪黎巴嫩的利益,英國扶持伊斯蘭德魯茲派,法國扶持基督教馬龍派,不斷的挑起兩派的鬥爭。1842年,奧斯曼土耳其趁機收回了黎巴嫩,並把黎巴嫩分為兩個省,北方由馬龍派管轄,南方由德魯茲派管轄。

到了1860年,兩派的鬥爭愈演愈烈,德魯茲派與馬龍派之間大開殺戒。法國出兵干涉,從此,黎巴嫩就成了一個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證的自治區,並由土耳其政府任命,經法、英、俄等國同意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長官統治。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法軍干涉

到了1920年,奧斯曼土耳其作為一戰的戰敗國,領土被列強瓜分。聖雷莫會議上,黎巴嫩跟敘利亞劃歸法國委任統治(殖民地)。

1926年,黎巴嫩宣告成為共和國,但仍保留法國的委任統治權。

1941年,法國被德國擊敗投降。英軍在自由法國部隊的協助下佔領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宣佈結束對黎巴嫩的委任統治。不過黎巴嫩真正獨立要到1943年,正式獨立併成立黎巴嫩共和國。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黎巴嫩剛獨立時,有法國那麼多年的支援,基督教徒擁有一定的特權,人數也比穆斯林多,所以在獨立前的權力劃分上,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議長和總理分別由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人士擔任,議員和部長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這個劃分,就等於軍政權力都被基督教馬龍派把握,不過當時形勢比人強,穆斯林也不好說什麼。而黎巴嫩政府自然投桃報李,執行親西方政策。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穆斯林的人口比例開始上升,於是穆斯林就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權力,外加兩派在“巴解”與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的矛盾,最終在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這一打就是15年,以色列也介入其中,趁機支援基督徒大肆屠殺巴勒斯坦難民。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黎巴嫩內戰

黎巴嫩亂成一團,老宗主法國不能不出面呀,於是1982年,法國、美國等國組成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名為調解內戰,實為基督教武裝撐腰。不過穆斯林那邊就不答應了,兩方談判破裂了,戰爭愈演愈烈,連美國大使館跟維和部隊都被炸彈襲擊,死傷慘重。後面越來越複雜,以色列、西方勢力、敘利亞、伊朗等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支援一派,讓黎巴嫩打成一鍋粥。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1982年教派分佈情況

一直到1990年,在敘利亞支援下的黎巴嫩政府軍擊敗了其他武裝,結束了長達15年的內戰,並在2005年,反對派利用國際壓力,讓敘利亞撤軍。內戰結束後,法國作為前宗主國,就大力的在黎巴嫩投資,積極介入黎巴嫩的各項事務,並且政要頻繁的出訪黎巴嫩,法國可以說是黎巴嫩主要政治力量基督教馬龍派的支持者與大金主。

所以,在黎巴嫩發生大爆炸後,法國才會這麼積極的介入,這是法國一向對黎巴嫩的外交方針,如果不支援馬龍派,黎巴嫩國內的伊斯蘭勢力坐大,會再倒向伊斯蘭陣營。

黎巴嫩大爆炸,為何法國那麼積極?兩個異端的鬥爭

2013年黎巴嫩宗教分佈情況

而根據1989年的《塔伊夫協議》,一向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的總統權力被削弱,由伊斯蘭遜尼派擔任的總理則獲得了更多實權。而且儘管軍隊的總司令還是馬龍派擔任,但是軍隊的成分早就不是內戰前馬龍派佔大頭的情況了。這種情況,法國與馬龍派都不滿意,所以大爆炸發生後,馬克龍才會藉機說要黎巴嫩改革,黎巴嫩總統也一直在說我早知道它會爆,但是責任不在我等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