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石興邦:2001年在華胥陵開發論證會上的講話

2021-12-30由 華胥文化 發表于 歷史

石興邦:2001年在華胥陵開發論證會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華胥陵開發論證會,這將使三秦大地增添一個精品級新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是值得我們歡欣和慶幸的一件大好事。我為提出這個倡議和實踐這一義舉的西安市藍田縣和華胥鎮的領導和群眾,表示熱誠的祝賀,並致以由衷的敬意。您們為弘揚開闢家梓的遠古先民的盛德,做了一件前承古人、後啟來者的永垂千古的大好事。

在人類沒有進入文明社會以前,人類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漫長的史前時代。歷經了洪荒的群居時代,氏族社會時代和原始時代,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原始時期。人類,我們祖先也一樣,是靠口頭傳說來訴說歷史事件的。華胥國和華胥氏的史蹟就屬於傳說時代留下的《影史》記錄。

在我們中國,現在發現的人類的史蹟,已經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我們最親近的藍田猿人,也已有百萬年了。但人類有記載的歷史不過五六千年到四五千年。百萬年的漫長曆史,和人們各個時代不同活動的情景,保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一代一代的傳遞下來。特別是在原始社會的後期,這些傳說更為具體、真實。直到了文明時期,我們有了文字,就把這種口頭傳說記錄下來。我們把這段歷史稱為傳說時代。世界各個民族都經過了這樣一個歷史時代。

傳說歷史,聽起來有些神異,都折射出遙遠古代人們的創業經歷,生活時俗和樸素的原始社會形態。傳說故事,數量很大,豐富多彩,但歷經世代流傳而記錄下來而儲存至今的只佔一小部分。但都有實際的歷史素材。因此很有史料價值,值得我們重視,絕不能一概抹殺,懷疑的將他摒棄,應該保留珍惜與傳說有關的名勝古蹟,要妥善保護下來,使之成為鄉土教材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揚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以及人們緬懷先民遺澤,尋幽覽勝的好園地。是十分有意義的。

我們今天在這裡研究和紀念華胥氏及華胥國的傳說史蹟,就屬於這個性質的歷史文化遺存。

華胥氏、華胥國及其後裔伏羲、女媧的動人故事,屢見古籍記載:如《太平環宇記》中載:“(藍田)境內有羲母陵”。又載:“藍田為三皇舊居,境內有華胥陵”。《陝西通志》也記載有:羲母陵在縣北三十五里”。而且就在今藍田縣華胥鎮孟巖村中就是相傳的華胥大陵冢。這就更證實了華胥氏之陵寢寶地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了。又如:《宗書·符瑞志》:‘‘赫胥.燧人之前無聞焉;太昊帝伏羲氏,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於成紀。”它真切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和族內婚的存在於我國遠古時期的歷史實際。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就是母系氏族社會,距今六、七千年,與華胥氏的時代相當,而且關中地區這一文化遺存特別豐富,因而,諸如這樣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傳說故事,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淵源有自的。

歷史傳說是我們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歷代賢哲無不高度重視,《漢書·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晉書·禮儀志上》也說 “……臣以為參採(禮記),略取傳說,補其未備,一其殊義”我國典籍,漢牛充棟,記錄的豐富,並世無雙,與對傳說的歷史重視大有關係。

藍田縣和華胥鎮的領導,關於保護建設和開發利用羲母陵的設想,我認為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這是繼承傳統,勇於負起歷史責任的善舉,當然也是順應開發西北的時代潮流,開展旅遊,經濟興藍的重大舉措,至為感佩,這對我們考古和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亦是很大的鼓舞和策勵。

華胥國、羲母陵之在藍田華胥鎮,見於志乘記載,有多通碑碣,和多處與傳說有關的村名和地名相佐證,還有孟家崖的陵冢遺蹟,這裡就是中華民族偉大母親華胥氏的長眠之所。羲母陵之在藍田,當無疑義。它是歷史的象徵,國家的榮耀,民族的驕傲,藍田的光榮,也是遠古祖先遺贈給我們最神聖的寶地和不可估量的財富。保護利用羲母陵,有利增進民族感情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促進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國家統一,這一切必然會升華為愛祖國、愛族群、愛家鄉的巨大動力。

紀念華胥氏,承認它是我國曆史的開端,是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從而把傳統的古史系統大大地提高了,這對正確認識我國古代社會和堅定文明古國的信念都有其十分重大的意義。

華胥氏的華字,在我國文字語言裡,是個非常美麗、吉祥和充滿美好感情的字眼,由華字衍生的詞彙,無一不讓我們倍感親切,華夏、華族、華人、華僑、華章、華誕、華朝、華年、華彩等等,因為他們都與民族之母有著聯絡。

藍田山明水秀,人傑地靈,山川原嶺,地形多樣,名勝古蹟.錯落其間。加之與西安、咸陽等大城市近在咫尺,與臨潼、半坡旅遊熱點十分靠近,理應為各界人士、四方來客提供遊息之所,以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羲母陵當然是藍田眾多人文景點之中燦爛明珠,建設開發,加以利用,供海內外億萬華人景仰祭奠,滿足大家溯本索源,尋根認祖與認知歷史,怡情怡性之文化需求,豈非是盛美、盛德而富盛義之事哉!

在開發建設後,我們希望它能給一方樂土帶來繁榮昌盛,對各行事業賦予生機、興旺發達,使整個社會生生不息地向前發展,人們從這裡得到教育和教養,為創造自己更加美好家園和幸福生活而奮發前進。

2001年12月18日

(作者石興邦,時任中國考古學家常務理事、陝西省文物局學術委員會主任、陝西考古學會會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