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走馬觀花營盤行

2022-01-21由 鐵筆書生580 發表于 歷史

走馬觀花營盤行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踏上了前往營盤的旅途,在天生橋畔的林間公路上盡情的飽覽了冬天繁盛的楓葉韻味,貪婪的呼吸著大自然中獨特的山水氣息,瀏覽了山路十八彎上滿眼翠綠的毛竹林,一不留神,著名的啦井古鎮就一覽無餘的展現在眼前,看遠方碧羅雪山雲蒸霞蔚,望近處叢山峻嶺村莊點綴,頓時感覺天寬地闊心情舒暢,長久以來慢慢積攢的鬱悶瞬間一掃而空。

走馬觀花營盤行

啦井古鎮

順著蜿蜒的山路向腳下鳥瞰,整個古鎮參差錯落的聚集在峽谷的底部,猶如一個巨大的聚寶盆深藏在群山深處,也難怪,在這個並不顯眼的地方,竟然是曾經顯赫一時的滇西重鎮,我們的父輩雖然和這裡遠隔千山萬水,卻曾在這裡背過鹽,在救命房中留過宿,在鹽路山上揮灑過青春……在那個並不富裕的時代,鹽巴作為一種稀缺的緊銷商品,把滇西各族人民緊密聯絡在一起,鹽價的起伏漲跌震盪,並不亞於如今的股票行情,某種意義上,這裡維繫著滇西北各民族群眾的民生大計,從而使這個小鎮成為了各民族匯聚的集散地,一度成為富裕繁榮的代名詞,在兼收幷蓄的歷史長河中,這裡演繹著許多的關於鹽巴的奇聞逸事,繁衍著眾多的血淚情仇,一部鹽業史就是一部血淚書,粗略的囊括了蘭坪的前半生。

走馬觀花營盤行

鹽廠舊址

據瞭解,啦井鎮是一座具有多年曆史的鹽業小鎮,歷史上是有名的鹽馬古道樞紐交匯之地。境內不僅僅有聞名遐邇的“桃花鹽”,還有久負盛名的“馬道子”酒,全憑這裡獨特的清澈水質,才能夠孕育出醇香四溢的鹽酒文化景觀。

走馬觀花營盤行

生產車間

啦井街順坡而建,充分利用了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築成依河而居、傍花隨柳的居家環境,形成了滇西民居“鹽鄉特色” 的生態風格。 沿著河流往下走,兩岸的房屋鱗次櫛比,青瓦屋錯落有致,高低有序的河欄傍河護佑,鵝卵石小道逶迤彎曲,盡顯了傳統與現代共生,自然同集市結合的地域特色。古鎮的青瓦、紅牆、小橋、流水、垂楊,寒冬臘月殘留的紅柿子,瓦片縫隙中飄逸的煙火氣,還有一垛垛碼放整齊的慄柴塊,成構了一幅安寧祥和的風情畫卷,置身其中,境深意長,令人流連忘返。

走馬觀花營盤行

歷史的痕跡

停車閒暇之餘,抽空去鹽廠舊址走了一圈,就彷彿走進了那個熱血沸騰的時代,好像看到一輩輩的開拓者在一個個“鴿子籠”似的木板房中戰天鬥地,揮灑青春,繁衍生息……我不是歷史的評論者,只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作為一個行跡匆匆的過客,只能在廢棄的廠房和煙囪中尋找歷史的痕跡,憑著個人的想象去捕捉歷史的片斷,儘可能的在腦海中復原當時歷史的真實畫面。

走馬觀花營盤行

當車子走出峽谷的縫隙,營盤鎮就逐漸露出了輪廓,依山傍水的營盤鎮坐落在瀾滄江畔的山嘴上,東接富和山,西靠滄江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營盤街遠眺,望腳下瀾滄江波濤洶湧,觀群山連綿起伏,看村莊星羅棋佈,讓人不由得豪情萬丈,有一種一抒為快吶喊的衝動。

走馬觀花營盤行

瀾滄江

營盤鎮在我有限的印象裡,是一個頗有些名氣的江邊重鎮,首先是名字應該是有軍事防守作用的,何為“營盤”,通俗的說就是軍隊駐紮的地方,這給我的感覺營盤好像並不單純是一個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意義上的所在,而應同時是一個兼有軍事意義的單元了。

走馬觀花營盤行

楊玉科塑像

在營盤鎮,最深厚的歷史沉澱莫過於參觀楊玉科府衙,穿過蜿蜒曲折的街道,不經意間就會看到了顯赫氣派的府衙大門,一進門,楊玉科那正襟危坐的塑像就直逼眼簾而來,通體金黃的朝服顯現出朝廷大將的威嚴和排場。透過檢視資料得知,楊玉科是貧窮的山村娃子,從軍後馳騁疆場,最終在鎮南關大捷中英勇殉國,留下了壯懷激烈的奇聞逸事,縱觀其一生,可圈可點的是修古道、建街道、辦學堂等一系列惠民措施,地方的各族群眾多年來對其造福桑梓的行為推崇備至,讚譽有加。

走馬觀花營盤行

瀾滄江風光

沿著悠長而狹窄的街道一路參觀,感覺這裡有溫熱鮮活的生活氣息,村民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信氣息,在紀念堂內巡迴轉悠,滿眼的是讚頌的對聯,擺放著將軍生前用過的部分傢俱和他的手跡,還有用現代技術恢復出來的各個時期的照片,向世人展示了鄉賢的文化智慧,使這裡的鄉人永遠以擁有自己這位偉大同鄉而自豪。也難怪,在昔日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瀾滄江畔,唯一走出了這麼一個與雲南歷史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民族英雄,自然令人肅然起敬,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有著積極的教育和人文傳承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旅遊業破冰起步的今天,作為一種地方不可或缺的深厚人文景觀,影響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應大力規劃宣傳,讓這個江邊重鎮發揮應有的經濟和文化光彩。(楊瓊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