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2022-01-21由 二月楊花 發表于 歷史

唐朝是一個強盛的國家,也是一個開放的國家,其海上交往空前活躍。

一、唐代海上交往為什麼這麼繁榮

1.唐代航海有很好的物質和技術基礎

唐朝在今天的宣城、鎮江、常州、蘇州、杭州、紹興、臨海、金華、九江、南昌、揚州、福州、泉州、廣州、煙臺等地都設有造船基地,造船的規模很大。唐太宗派張亮攻高麗,光是戰艦就有五百艘,運軍糧的船還有四百艘,數量驚人。

在技術上,唐代已廣泛使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榫接釘合和水密隔艙工藝。建造大船的工藝也很成熟,據記載,大曆、貞元年間的富商俞大娘就有載重量差不多達到一萬石的航船。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唐代對海洋潮汐的規律有了較深的研究,唐代宗時浙江人竇叔蒙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了潮汐變化和月球運動之間的規律,寫成了我國現存最早的潮汐專著

《海濤志》

(又名《海嶠志》)。

唐代舟師還掌握了東南亞一帶的信風季風規律,有了豐富的航海天文知識,航海技術相當不錯。

有了這樣的條件,在唐代,中國的海船往西可以到達波斯灣、紅海,往南可以到過印度,往東可以到達日本一帶。

2.與西域關係的惡化促進海上交通的繁榮

根據唐朝宰相、地理學家賈耽的《廣州通海夷道》記載,到唐玄宗時期,由於與西域關係惡化,往西的陸路交通實際已經斷絕。阿拉伯、波斯商人開始改走海道,廣州成為他們首選的港口。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航線變得日益興盛起來。除此之外,唐代還開闢了與渤海國、日本、堪察加等的多條海上航線。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二、唐詩中的航海活動和見聞

活躍的海上交往,成為唐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成為詩人關注的題材。在留存下來的近五萬首唐詩中,海洋詩歌成為引人注目的一種類別,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唐代航海活動很多方面的情形。

1.近海航運

從江南揚州到幽州(今北京)有一條繁忙的海上航線,南方的稻米、布帛等物資,透過海船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幽燕地區,以供軍需。杜甫的《後出塞》第四首和《昔遊》都寫到了這一事實。

《後出塞》其四

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昔遊》

幽燕盛用武,供給亦勞哉。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2.海上外交往來

唐朝實行對外開放政策,與周邊國家外交往來頻繁。劉禹錫《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兼酬拙詩輒著微誠再有長句時蔡戎未弭故見於篇末》就生動描寫了這種盛況:

漢家旄節付雄才,百越南溟統外臺。身在絳沙傳六藝,腰赤綬亞三臺。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聞道楚氛猶未滅,終須旌旆掃雲雷。

詩的前半部分寫朝廷派才能出眾的使臣到百越之地傳授六藝,後半部分寫南海諸國的船舶絡繹而來,表達要以堂堂之師掃蕩還未開化的蠻荒之地的願望。

朝鮮史學家金富軾所著《三國史記》記載,新羅景德王十五年(756),唐朝遭受“安史之亂”,新羅王聽說唐玄宗逃到四川,便派使者到成都朝貢。玄宗深受感動,賜詩一首,其中寫道:“

使去傳風教,人來習典謨。衣冠知奉禮,忠信識尊儒。

”寫兩國的文化交往,唐朝向新羅傳播儒家的禮樂文化。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很多送別詩中看到這種與航海相關的外交活動。

如《新唐書·新羅列傳》記載,大曆初年,新羅景德王去世,朝廷“詔倉部郎中歸崇敬吊”,唐詩中就有五首送別詩寫到此事,分別是皇甫曾、皇甫冉、耿湋、李端的四首同名詩——《送歸中丞使新羅》,以及吉中孚的《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

此類詩還有錢起的《送陸珽侍御使新羅》、《重送陸侍御使日本》,曹松的《送胡中丞使日東》,權德輿的《送韋中丞奉使新羅》,劉禹錫的《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侍中之孫)》,姚合的《送源中丞赴新羅》,竇常的《奉送職方崔員外攝中丞新羅冊使》,等等。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3.海上民間貿易

唐朝與西洋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南洋諸國,以及東洋的日本、朝鮮之間的民間貿易異常活躍,王建的《汴路即事》詩對此有生動的描寫:

千里河煙直,青槐夾岸長。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回看故宮柳,憔悴不成行。

薛能的詩《送福建李大夫》寫到福州外來商人和商船雲集的盛況:

"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

杜甫的《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寫到廣州一帶

"海胡舶千艘"

的熱鬧情景。

外來的商賈除了運來各種異邦特色的貨物,還帶來一種特殊的商品——崑崙奴。這是主要從東南亞等地販買來的黑人僕役,在唐代很受貴族豪門的歡迎,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就說:“

崑崙奴……唐時貴家大族多畜之。

”這種人在唐詩中也有反映,如張籍的《崑崙兒》就對崑崙奴的來歷和形象等特徵作了細緻的描述:

崑崙家住海中洲,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棉裘。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4.海上各種遭遇和見聞

海上航行,風浪是經常會遇到的,也影響航海安全最主要的因素。

柳宗元的《嶺南江行》就寫到颶風的巨大威力,讓船客膽戰心驚:

瘴江南雲入雲煙,望盡黃䒢是海邊。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射工巧伺遊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髮待流年。

李白的《哭晁卿衡》則寫到了海難造成的船毀人亡事故: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海中巨魚是航海另一大威脅,黃滔的《賈客》寫道:

大舟有深利,滄海無淺波。利深波也深,君竟如何。鯨鯢齒上路,何如少經過。

鯨鯢之大,可以吞舟,因此詩歌以“鯨鯢齒上路”來形容海上航行的艱險。

顏萱的《送圓載上人》則寫到一種專門用來對付鯨鯢之類大魚的工具:

師來一世恣經行,卻泛滄波問去程。心靜已能防渴鹿,鼙喧時為駭長鯨。

這裡寫的“鼙喧”,就是以鳴鼓來趕走巨鯨。

除此之外,活躍於海上的各種海盜也是航海的一大威脅。元稹的《送嶺南崔侍御》中有

"黃家賊用鑹刀利"

之句,這裡的“

黃家賊

”就是專門在嶺南海域打劫過往商船的海盜。

唐代的航海詩還反映了那些靠海為生的人的生活,如劉禹錫的《踏潮歌》、錢起的《送任先生任唐山丞》、方乾的《旅次錢塘》、顧非熊的《送杭州姚員外》、王建的《海人謠》等都寫到生活在海上的海人。

元稹的《採珠行》寫了

"萬人拚死一得珠"

的危險萬分的海中採珠。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三、唐詩中的海上軍事活動

貞觀十九年(645),唐軍東征高麗,海軍發揮了重要作用,《舊唐書》記載:張亮帥“

勁卒四萬,戰船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

;《資治通鑑》記載了海軍的登陸作戰:這年九月,”

張亮帥舟師自東萊渡海,襲卑沙城

“。

許敬宗有一首《奉和春日望海》詩寫了這次戰爭的全過程:

韓夷愆奉贐,憑險亂天常。乃神弘廟略,橫海剪吞航。電野清玄菟,騰笳振白狼。連雲飛鉅艦,編石架浮樑。周遊臨大壑,降望極遐荒。桃門通山抃,蓬渚降霓裳。驚濤含蜃闕,駭浪掩晨光。青丘絢春組,丹谷耀華桑。長驅七萃卒,成功百戰場。俄且旋戎路,飲至肅巖廊。

詩歌寫了這次戰爭的起因,軍隊出征,渡海作戰,凱旋班師。

十月,唐軍在營州以太牢之禮祭祀陣亡將士。唐太宗為此寫了一首《傷遼東戰亡》: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餘忠。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

,讚頌將士們勇猛戰鬥的英姿,如魚躍波浪、鳥翔長空;

"殉命有餘忠"

,哀悼他們為盡忠殉國。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四、唐詩中的航海技術

還有一些唐詩涉及了唐代的航海技術,如王維《送秘書鼎監還日本國》詩中有

"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沈佺期《度全海入龍編》詩中有

"北斗崇山掛,南風漲海牽"

,這些詩句寫了在航海中觀察天象、利用信風和季風的情況。

這些唐詩你知道多少?它們是唐代航海事業的一個視窗

隨著唐代海上交通的發達和航海活動的增多,海洋和航海也作為一種新的詩歌題材受到詩人的重視,海洋詩遂漸漸形成一定規模,這是以前所沒有的現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