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2021-12-27由 一粟講歷史 發表于 歷史

第1課發達的古代農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我國古代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理解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前提,探討它與我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之間的關係。

(2)理解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認識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從原始向精耕細作發展的歷程。

(3)理解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徵,從小農經濟成長的歷程中,認識到封建政權對小農經濟的雙重作用與影響。

(4)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中國傳統農業發展的原因和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定懸念,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認識歷史和探究歷史。深入淺出,循循誘導,層層剖析。

(2)利用歷史短劇表演和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在歷史情景中感受歷史,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歷史。

(3)鼓勵學生大膽地回答問題,提示學生用一定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和平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中國農業發展的歷程中,使學生認識到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2)透過本節課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人民利用勤勞雙手和無窮智慧為中國古代文明創造了巨大財富,是歷史的創造者,但是在階級社會里,廣大人民的生活卻相當困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農業生產的發展

難點: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教學過程及要點:

一、早期農業的出現:

1、中國農業的起源:

(1)時間:距今一萬年左右

(2)表現:①河姆渡氏族公社遺址發現稻穀——考古發現

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②神農氏被尊奉為中國農業的始祖——民間傳說

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3)地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原始農業:

(1)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種

(2)主要生產工具:石刀、石犁、石斧→耒耜

3、商周時期的農業發展:

(1)表現:

①農具:出現青銅農具,但常用的工具是木製的耒耜和石鋤、石犁;

②耕作技術:開溝排水、除草培土、漚制肥料、治蟲滅害;

③西周農作物:後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有粟、稻、黍、稷、麥、桑、麻等。

(2)影響:人民生活由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

(3)特點:獨立發展,自成體系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鐵犁牛耕的發展:三個階段

(1)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開始使用和逐漸推廣

(2)兩漢時期:改進和推廣

①西漢趙過推廣耦犁,後出現犁壁;

②東漢耦犁推廣到珠江流域。

(3)隋唐時期:完善——江東出現曲轅犁,安裝犁評。

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曲轅犁

2、耕作技術進步:

(1)耕作方法:

①壟作法(春秋戰國時期);

②代田法(西漢)。

(2)耕作技術:

①西漢發明播種用的耬車;

②魏晉南北朝時採用耕耙耱技術(北方旱地)和耕耙技術(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兩漢時以一年一熟為主;②宋朝後,江南出現一年兩熟和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漢朝的漕渠、白渠和龍首渠等。

教案: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都江堰

(2)灌溉工具:

①曹魏的翻車;②唐朝的筒車;③宋朝的水力高轉筒車;④明清的風力水車。

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1、商周時期的土地國有制和集體勞動:分封制與井田制

【分析】商周時期,一切土地屬於國王所有。國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又將土地分賜給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轉讓與買賣,並要向國王承擔義務。西周時期,耕地阡陌縱橫,形同井字,稱為井田。諸侯、卿大夫強迫奴隸和庶民集體耕種,並支配所有的勞動產品。在當時工具簡陋、生產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這種耕作方式有利於提高工效,但這種耕作方式不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2、春秋戰國時期形成小農經濟:

(1)原因:

①鐵犁牛耕的出現和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如魯國的初稅畝、商鞅變法等。

(2)特點: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小農經濟下的農民:

①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甚至產品 → 提高生產積極性

②土地有限,經營規模小 → 提高耕作技術

③承擔沉重的徭役 → 小農經濟脆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