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周嶺:故宮冰窖裡的飯局

2021-11-25由 周嶺說紅樓夢 發表于 歷史

炎炎夏日送清涼

——故宮冰窖裡的飯局

周 嶺

戊戌盛夏的一天,友人邀我至故宮御花園內的漱芳齋一敘,我欣然赴約。為什麼呢?因為漱芳齋是不對外開放的,平時難得進去。我們一行老老小小,在漱芳齋裡盤桓了多時。這地方是當年乾隆皇帝退朝小憩之處,也是年節設宴與大臣們聯詩的所在,比那些一本正經的宮殿要親切得多。

從漱芳齋出來,已是中午了。驕陽似火,高大的宮牆,也擋不住三伏天的燠熱。友人安排了一個午飯的好去處,居然是宮裡的冰窖餐廳。

所謂的冰窖餐廳,就是利用宮裡當年藏冰的皇家冰窖開設的餐廳。從御花園沿著西路南行,過了隆宗門沒多遠即到。先說說外觀,一排四座,都是硬山式建築,房頂是常見的“捲棚”,俗稱為“筒瓦泥鰍脊”。牆面均不開窗,券門開在南北兩端。進門沿臺階下行大約十多步,涼氣拂面,暑氣盡消,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好個清涼世界!

這裡的陰涼是自然生成的,並沒有空調之類。窖中很寬敞,東西牆間有6米多,南北長11米多,接近寬度的兩倍。最舒服的是舉架很高,從地面到穹頂的最高處大約有5米多,雖是半地下,卻毫無逼仄之感。

這個環境,很令人驚喜,落座之後,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要我說一說這冰窖的來歷。我因為一些特殊的機緣,進宮的機會比較多,所以知道的事兒也多一些,於是開說。

冰窖嘛自然是藏冰用的,今天的人會不理解,為什麼要藏這麼多的冰呢?是啊,如今滿大街都是冷飲,無論冬夏;家家都有冰箱,自己也可以做。但是,不用往遠裡說,倒退五十年,夏天用的冰,都是冰窖裡藏的。

冰窖藏冰的歷史很早,早到什麼時候呢?夏商周時代的先民就開始用“凌陰”藏冰了。所謂“凌陰”,就是早期比較簡陋的冰窖。周代“有冰人,掌斬冰。”這個“冰人”就是管藏冰和分冰的專職人員。

當然,越往後,這藏冰的事兒就越專業。三國時候的曹操,曾經修造了三個工程浩大的建築,號稱“三臺”,分別是“銅雀臺 ”、“金鳳台”和“冰井臺”。其中的“冰井臺”就是專門藏冰用的。據說,每座冰井,有十五丈深。到了唐代,還是用“冰井”藏冰。後來的歷朝歷代,冰窖越造越專業,一直到明清。

我指著周圍跟大家說,這座冰窖,是北京城最年輕的皇家冰窖。什麼時候的呢?乾隆年間才建造的。宮外頭有好幾座冰窖年頭兒更早,像北海公園東門外的皇家雪池冰窖,是明代萬曆年間的老窖,被稱為“裡冰窖”。差不多時候建造的還有德勝門外的皇家冰窖,因為地處城外,被稱為“外冰窖”,等等。滿清接手以後,除了沿用明代的冰窖以外,又在海淀和前門外東珠市口北,新開了兩座皇家冰窖。

明清時候冰窖分為官窖和府窖,官窖專供皇家內廷用冰,府窖是特許極少數的功臣開的冰窖。清代二百多年間,府窖只有六處:恭王府窖、肅王府窖、禮王府窖、慶王府窖、豫王府窖、睿王府窖。商民冰窖,要晚很多年,是在光緒年間,才獲准開辦。

菜上齊了,友人招呼著動筷子,說,邊吃邊聊吧。大家都聽住了,這才緩過神兒來。

冰窖餐廳的菜式,大概是沾了點兒皇家氣象,擺出來就很氣派。首先,餐具是特製的,擺盤很講究。菜呢?多數都冠以“宮廷”、“御製”的名號,挺應景的。印象比較深的,是那道烤鴨。孩子們圍在大師傅身旁數著,居然不多不少,一百零八刀。歡呼聲中,味道似乎也好了很多。

大家要求說回冰窖。我說,你們知道這個冰窖能碼下多少塊冰嗎?友人說,幾千塊吧?我說,差不多。據《大清會典》記載,說“紫禁城內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所以每座冰窖藏冰的數量是五千塊。每塊冰的尺寸是一尺五寸,也就是半米見方。一個服務員小姑娘聽得很入神,不由得插嘴問了一句:“怎麼是五座呢?我們這兒只有四座呀?”我說,不錯,當初建了五座,現存四座。順便說說,很奇怪,宮裡的建築都有檔案,但這個冰窖是怎麼建起來的,卻是沒有記載。暢春園的冰窖是康熙時候建的,營造的資料很齊全,宮裡這幾座是仿的暢春園冰窖。比如說牆體厚度是三尺,也就是一米。臺階、地面、內牆用的都是豆渣石。這豆渣石又叫做麥飯石,屬火山岩類的石料。藏冰融化的時候,豆渣石可以吸附、分解冰水裡的雜質、有機物、雜菌等,能防止水的腐敗。

那冰都是哪兒來的呢?是造出來的嗎?小朋友們繼續發問。這個問題提得好,我接著說,古人早就會造冰,用什麼呢?硝石。硝石一遇到水就吸熱,所以古人夏天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就把一個罐子坐在水池子裡,周圍放上硝石,然後往硝石上澆水,不一會兒,罐子裡的水就成了冰水了。但是,大規模的用冰就不行了,那得多少硝石啊?再說,成本也太高了。有一個更好的辦法,用了幾千年了。什麼辦法呢?冬天打冰,存起來夏天用。你們看,這個冰窖就是幹這個用的。

這冬天打冰可是要求很嚴的, 首先要選擇最優質的水源。清代有個專管打冰的衙門,隸屬於工部,叫做“都水清吏司”。先要由這個衙門在還沒有結冰的時候,考察積水潭、什剎海、北海、中海、南海以及由什剎海向東南流的御河等處的水質,然後由皇帝頒旨確定。選定地點後,冰窖監督和工部所派官員一起祭河神,接著開上游閘門放水沖刷,再關下游閘門蓄水,再就是等著結冰了。

打冰在冬至以後開始,最好的時候是三九,因為一九二九冰還不夠堅實。基本上是整整一個臘月,每天打冰,直到把所有的冰窖全部裝滿。天氣夠冷的話,可以重複打冰三到四茬。這其中,第二、三茬冰的質量最好,結實、乾淨,可以吃。

每年要打冰了,由工部都水司統一選派人手,由戶部撥銀子採購裝置。除了給採冰人配備的皮襖皮褲、草靴鞍鞋和長筒皮手套,還有打冰的專用工具。一般的固定人員是一百二十人,忙起來人手不夠了,還要加僱短工。為了冰凍得硬,打冰一定是在最冷的夜裡。並且,要從水中間開始打。

小朋友們緊張了:那會不會掉到水裡去?我笑了笑,說,所以啊,打冰是個技術活兒,不是誰都能幹的。那時候幹活的場所,都有立著的水火棍,誰要是出錯兒,就得挨棍子。

打冰要按部就班,先是領工的用冰鑹在冰面上劃好一排一排一尺半見方的格子,然後大家一字排開,按照劃定的尺寸,倒退著鑹冰。冰鑹是採冰人的重要工具,杆長六尺多,頂部鑹頭像矛一樣,有一尺半長,帶有倒鉤。打冰人要站直身子,雙手握住冰鑹,直上直下鑹冰。每鑹開一塊,就用倒鉤拖上冰面,交給後面的人用冰刀修齊,然後拖到岸邊裝車運去冰窖。同樣尺寸的冰塊兒在冰窖裡碼得整整齊齊,裝滿了就封口,直到夏天用冰的時候開封。

用冰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一到七月三十,宮裡的冰窖專供祭祀和內廷使用;海淀的官窖,專供圓明園和頤和園用;其餘官窖,給各衙門發冰票,大臣們憑票領冰。天兒最熱的時候,京城正陽門、崇文門、阜成門、安定門、地安門、朝陽門、東直門、西直門、德勝門、宣武門十門外以及東四、西四牌樓,東單、西單牌樓共十四個地方發放碎冰,以供軍民消暑用。這種地方都扯著一面杏黃小旗,上面是四個大字:“皇恩浩蕩”。

小朋友們又發問了:那天兒熱的時候,皇上也在冰窖裡吃飯嗎?我說,那他沒有你們這個福分,這個地方滿滿的都是冰,他進不來。他的宮裡有個盛冰的東西,叫做“冰鑑”。注意,這個“鑑”字,在這個地方讀“汗”。是個什麼東西呢?古代的冰箱。最早是青銅的,知道曾侯乙墓嗎?那個墓裡就出土過冰鑑。

說起來還鬧過一個笑話,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兩千零八個古裝演員一起敲著一種奇怪的東西開場。敲的是什麼呢?現場的解說是 “中國古代樂器”,名字叫做“冰鑑缶”。什麼樂器呀,就是古代的冰箱嘛,一大群人敲冰箱!好玩兒吧?這還不算,“冰鑑”的“鑑”字也念錯了,念成了“見”。啊?小朋友們吃了一驚,哎呀,沒文化真可怕!

明清時候,宮裡用的冰鑑已經改成老紅木的了。兩邊有提手,上面有兩片帶孔的蓋板。裡面掛 了一層錫,是擱冰塊兒的地方,要隔水。怎麼用呢?先把冰塊兒放進去,再把需要冰鎮的水果或者飲料放在冰上,蓋上蓋板。蓋板上有孔,還可以散發冷氣。一個冰鑑,兩個用途,既是冰箱,又是空調。那麼,冰從哪兒來呢?我指指周圍,就是從這裡取用的。

服務員很貼心,一邊聽著神聊,一邊給我佈菜,還很細心地用荷葉餅和空心燒餅把烤鴨卷好夾好。所以我說的話雖然很多,卻也沒耽誤眾多的美味。

我估計大家還有話要問,所以就直接說了。這裡邊的冰能吃嗎?當然能吃,那個時候的湖水河水都很乾淨。但宮裡吃的冰,是專門挖出來的池子,蓄好淨水,待結冰時候打出來存在冰窖裡的。

古代人吃冰的花樣還不少呢,唐代已經有了“冰盤”、“冰瓜”;宋代把果汁、牛奶、藥菊、冰塊調在一起,名叫“冰酪”;元代的忽必烈曾經把皇家冷飲“冰酪”賞賜給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把製作“冰酪”的技術帶回了義大利,三百年後,這個技術被法國人出高價買走,後來又傳到了英國,英國把“冰酪”叫做“冰淇淋”。

小朋友們不由得叫了起來:啊?原來“冰淇淋”是咱們發明的呀!這時候,服務員又給每個人端上來一個小碗兒,說,皇家冰碗兒。開啟碗蓋兒一看,啊!冰淇淋!

冰窖餐廳裡,響起了一片笑聲。

周嶺:故宮冰窖裡的飯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