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癱瘓作家——史鐵生

2021-10-28由 歷史奇聞趣事 發表于 歷史

癱瘓作家——史鐵生

史鐵生,是我初中學習生涯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位作家之一。原因有二,一是史鐵生先生正值青年,大好時光,遭病雙腿殘疾令人惋惜;二是《秋天的懷念》一文對我觸動極大,因殘疾而暴怒無常的兒子,身患重症卻隱瞞病情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母親,短短一文,母愛的細膩與偉大令人動容。今天,我們便走近癱瘓作家——史鐵生。

癱瘓作家——史鐵生

1951年01月04日史鐵生出生於北京。父親史耀琛在東北地區工作,母親在北京林業大學工作,所以史鐵生從小基本都是跟著奶奶一起生活。

史鐵生小學就讀於北京東城區王大人衚衕小學,十歲時就拿了作文一等獎。1964年小學畢業後進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讀書,他的作品文采飛揚很快便在校園內被傳閱。

那時的史鐵生還是一個風一樣的少年,和鄰居家的小孩在衚衕裡踢球、嬉戲,尤擅長80米跨欄。在他飛奔跨越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的大半生卻需要在輪椅上度過。

1969年,全國掀起了一陣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狂潮。18歲的史鐵生滿懷熱情毅然報名參加。對此,史鐵生的母親是極力反對的,因為史鐵生患有先天性脊椎裂,無法承受高強度的農村勞動。但大潮之下,“上山下鄉”對於史鐵生這樣的熱水青年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史鐵生最終還是跟隨同窗孫立哲等人共赴陝西延安。

陝北的冬天,寒風刺骨。窯洞冷得像一個冰窟窿,哪怕史鐵生裹緊了棉被,把身體蜷縮成一團也無法抵禦刺骨的嚴寒。他的脊柱在嚴寒與勞作的壓迫下,開始病變。史鐵生才幹了三個月的農活,便因腰腿疼痛回京治療。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後,痛感初消的史鐵生又趕赴延安。部隊為照顧史鐵生的病,給史鐵生安排了喂牛的工作。但史鐵生幹活極其認真,為了牛的品質,數九寒天的半夜也起來喂牛。因為他從不偷懶,所以他養的牛最好。

20歲那年,史鐵生在放牛時遭遇暴雨和冰雹,無處可躲的史鐵生趕著老牛回棚後,發了高燒,脊椎病隨之復發。1971年10月,史鐵生再次回京治療。21歲生日當天,正常行走都已十分困難的史鐵生住進了北京友誼醫院。

癱瘓作家——史鐵生

這一住就是一年多,原本強忍著走進醫院的史鐵生如今只能坐著輪椅出院,他的下肢徹底癱瘓了。他才22歲啊,正是大好年華卻遭此大禍。此時的史鐵生人生是灰暗的,迷茫的,他曾多次想過自殺以求解脫。但母親的付出、朋友的關懷讓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如此懦弱。

在家休養了一段時間後,1974年史鐵生在北新橋街道工廠找了一份工作。在小作坊裡和一些孤寡老人、殘疾人一起製作小工藝品,靠著微薄的收入來養活自己。

他的母親還是一如既往的帶他求醫問藥,奢望兒子的病能夠奇蹟好轉。此時的史鐵生,還未走進文學的殿堂。身體的殘疾,生活的窘迫並沒有擊垮他,他嘗試著做一些翻譯類的工作,苦於沒有什麼門路,便嘗試寫作。母親看到兒子多了一項愛好,歡喜不已,總是奔波於各圖書館間為孩子借書。

但那時的史鐵生,還無法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喜怒無常,完全不在乎身後推輪椅的母親的感受。而此時的母親早已病入膏肓,嚴重的肝病折磨得母親整宿整宿地翻來覆去已無法正常入睡,而史鐵生卻並不知道母親的病情如此嚴重。

史鐵生母親是1977年去世的,我們熟知的《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於母親去世4年後創作的,最初發表在《南風報》上。那時的史鐵生才敢慢慢回憶母親在世時的點點滴滴,用平淡樸實又飽含深情的文字,表達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愛的讚美,對自己對母親不解、對母親發脾氣的懊惱。

史鐵生的創作之路始於1979年,發表的第一部作品就震驚了文壇,自此開啟了他的創作之路。但厄運並沒有就此放過史鐵生,1980年末史鐵生急性腎衰竭、氮質血癥、腎盂積水,多病齊發,不得不被迫休息,進行完膀胱造瘻術。

自此,史鐵生辭去了原來的手工活工作,專心於創作。“路無法再用腿去趟,只能用筆去找。”寫作對於史鐵生而言倒像是走投無路後的唯一選擇。但偏偏史鐵生在這項“不得已”而為之的工作上,做得遠超於大部分人。1983年,史鐵生的成名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84年,小說《奶奶的星星》再次獲得此獎項。後期創作的《老屋小記》、《病隙隨筆》榮獲魯迅文學獎。1997年當選北京作協副主席,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

癱瘓作家——史鐵生

史鐵生一直稱自己“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確實,他的一生都在與病魔鬥爭,他的作品也大多在病榻上完成的。先是因先天性脊椎裂而導致的雙腿殘疾,到後來的急性腎衰竭、氮質血癥、腎盂積水,多病齊發,再到1989年患附睪炎,接著1998年患尿毒症。

史鐵生的尿毒症相當嚴重,需要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血液透析是一項非常觸目驚心的治療技術。整個治療過程患者是極其痛苦的,每次透析需要耗時4-5個小時,身體裡的血需要過濾十幾遍。每次透析後,都會極度缺水,疲憊不堪而昏昏欲睡。最開始透析一週一次,到一週兩次,再後來兩天一次。史鐵生的手背因千次地透析扎針,血管隆起如蚯蚓一般,可見他吃了多大的苦。

經歷瞭如此多的磨難,史鐵生已看淡生死,樂觀向上。正如他自己所言“把疾病交給醫生,把命運交給上帝,把快樂和勇氣留給自己”。他的作品已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一起,殘缺的身體說出的是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體驗了生命的苦難卻表達出明朗與歡樂。

2010年的最後一天,59歲的史鐵生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去世。去世前,史鐵生便有器官捐獻的想法,轉移到宣武醫院時他已生命體徵微弱,但他仍堅持等到醫生到場,以便完成器官捐獻移植手術。3小時後,其肝臟移植給天津的一位病人,9小時後他的角膜在新的生命中延續,而他的大腦和脊椎也按他的遺願捐獻給醫學院做研究。

史鐵生的作品對生死的理解尤為深刻動人,那是他以親身經歷,用生命去叩問求得的哲思。他一生的悲慘經歷令人心疼,但是他掙扎著勇敢向命運挑戰,最終透過文字重拾信仰,以他那豐富的作品,影響著我們一輩又一輩的後者。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而史鐵生,正是這樣的英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