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潛江的由來

2021-10-18由 荊楚寄意 發表于 歷史

潛江的由來

潛江蝦城

潛江市為潛江縣撤縣設市而來,地處江漢平原。潛江古為雲夢澤一角,經長江和漢水泥沙沖積而成。因境內古有潛江(地下河)而得名。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境內先後出現了章華臺、竟陵等邑居。秦置竟陵縣,屬南郢。漢分屬竟陵、江陵二縣。西魏分江陵縣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南朝梁竟陵併入霄城縣(今湖北天門境),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隋分屬竟陵、紫陵二縣。唐初紫陵併入江陵縣。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徵科巡院於白洑”(見《太平寰宇記》,白洑在今市區西北)。五代末改白洑為安遠鎮(今王場鎮下蚌湖附近),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宋乾德三年(965年)升鎮為縣,屬江陵府。元屬中興路。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安遠鎮遭洪水淹沒,至元三十年(1293年)縣治遷至鬥堤(今園林街道)。明初屬荊州府。嘉靖十年(1531年)改屬承天府(治今鍾祥)。清屬安陸府(承天府改稱)。1912年屬鄂北道。1914年屬襄陽道。1949年政府駐地設熊口,屬荊州專區。8月駐地移駐城關(今園林街道)。1970年屬荊州地區。1988年5月撤縣建市(縣級)。1994年10月被列為直管市。

潛江得名來源於因境內古有蘆洑河(漢水支流之一,即今東荊河。又名衝河、襄河、南襄河),河水出沒無常,時隱時現,故名“潛”,漢水經“潛”入江,故名潛江。《郡縣釋名》湖廣捲雲:潛江縣“漢水從鄖襄來至縣北三十里,蘆洑河分其水,經縣東南流入於江,曰潛水。《爾雅》雲:“水自漢出為潛,故云潛江。縣因以得名”。《讀史方輿紀要》卷77承天府潛江縣雲:潛水“縣東一里。所謂漢出為潛也。……縣東三十里有蘆洑河,即漢水分流處。志雲:漢水自石城北三十里分流為蘆洑河,經縣東南,復入於漢,故名潛江”。另一說潛江得名於古夏水(俗稱長夏河)。夏水起自江陵縣(今荊州區)東南,向東流經今監利、潛江、沔陽(今仙桃市)等縣注入漢水,屬季節性河流,一俟夏季洪水暴漲乃稱夏水;冬季水落潛藏則稱潛江,故名。今潛江境內沱子口傳為古潛、沱二水匯入口,名沱潛口(見《禹貢》雲:“沱潛既道”),後訛為今名。

歷史上曾多次營建潛江城。最初營建的土城稱為“田舍城”,有四座城門,東門曰“通沔”,西門曰“迎恩”,南門曰“朝陽”,北門曰“拱北”。1544年再築四門,東門曰“漢濱”,西門“郢郊”,南門“迎薰”,北門“望洋”。 1577年,知縣朱熙洽建築磚城,並在縣城三面築石磯城牆防水患。康熙年間,班家灣堤潰決,石磯盡沉河底。到咸豐初年,磚城傾圮過半,同治時護城堤潰廢於水。至此,所謂城廓,僅剩七座城門而已。

潛江現轄園林、澤口、廣華、周磯、楊市、泰豐、高場7街道和竹根灘、漁洋、老新、龍灣、張金、浩口、熊口、積玉口、王場、高石碑10鎮。

園林街道

原名鬥堤,至元三十年(1293年)縣治遷此,習稱潛江城。1956年稱城關鎮,1981年取“水鄉園林”之意更名為園林鎮。1988年撤鎮設街道辦事處。

澤口街道

傳南宋宗澤曾屯兵於此,故名。一說此地原為一荒灘,1954年漢江洪水將臨近鄢家集鎮沖毀,集鎮移此重建,因與天門澤口隔江相對,亦以澤口為名。1984年設澤口鎮,1988年設澤口街道。

廣華街道

以昔宋淳祐年間(1241—1252)所建廣華寺得名。據康熙年間《潛江縣誌》記載:“廣化寺,在縣西六十里,宋淳祐間建。僧海會開基。”1969年成為江漢石油管理局駐地。1988年設立廣華街道。

周磯街道

因處磯頭,周姓最早定居,故名。1988年設鎮,1995年設街道辦事處。

楊市街道

原名劉翰林。1975年改今名。1995年設楊市街道。

泰豐街道

以泰豐路得名。

高場街道

以高場原種場得名。

竹根灘鎮

昔河灘多青竹,故名。1988年置鎮。

漁洋鎮

昔為湖區(大、小蘇湖),居民多從事漁業,故名。雍正八年(1730年)成集。1985年置鎮。

老新鎮

原名新口。明朝萬曆年間成集,因與東荊河下游集鎮新口(今監利縣新溝鎮)同名,為示區別故改名老新口。1985年置鎮。

龍灣鎮

明末清初稱龍湖灣,因湖得名。後簡為今名。民國設有“龍灣司”,屬江陵縣(見《江陵縣誌》)。1985年置鎮。

張金鎮

明末清初以張、金二姓命名為張金河,故名。1985年置鎮。

浩口鎮

原名蒿子口,因多黃蒿草得名。後訛為浩子口,明朝中期成集。1985年置鎮。

熊口鎮

傳昔有一熊姓人家在此渡口賣茶為生,故得名熊口。形成於明朝,清嘉慶六年(1801年)成集。1985年置鎮。

積玉口鎮

原名白石橋,橋下鯽魚繁衍,又名鯽魚口,後諧音為積玉口。1994年置鎮。

王場鎮

不詳。

高石碑鎮

原名長腦淵。清道光八年(1828年),漢江在此潰口,歷時九年才得以修復。竣工後立高大石碑紀念,故名。1995年置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