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2021-10-11由 歷史當日趣事 發表于 歷史

海上的蘇武,大清的兩廣總督——葉名琛

葉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湖北漢陽人,近代著名歷史人物,清朝中後期著名疆臣,官至兩廣總督擢授體仁閣大學士。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他自幼出身於書香門第,18歲考中貢生,26歲中進士,38歲就做到了廣東巡撫,相當於現代的省委書記兼軍分割槽司令。正二品高官,相當於省部級正職。咸豐二年(1852年)實授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相當於現代的兩廣黨政軍一把手,副國級幹部,兼經濟部長。

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清政府不得已允許英人五口通商,得派領事於五處,專理商賈事宜。於是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處,均相繼設立領事館。但是,最先和洋人接觸的廣州城,卻碰到了地方的強烈抵制。當時的兩廣總督耆英把任務推給代總督徐廣縉,英軍武力闖入珠江口,徐總督秘密召集諸鄉團練,先後達到十多萬人。他們駕著小船圍攻英船,明確宣告眾怒不可犯。英國人本準備把徐總督滯留為人質,但是,十多萬人的齊聲呼喚,氣勢震天,英國人害怕了,不再提入城之事。葉名琛是廣東巡撫,處理此事得宜,因封廣縉一等子爵,並封葉名琛一等男爵。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後來葉名琛接替為兩廣總督,又多次拒絕英國人入城和通商要求,被英國人懷恨在心。

1856年爆發了“亞羅號事件”,12名英國水手被葉名琛逮捕。英國方面借題發揮,強行要求葉名琛立刻放人。葉名琛起初據理力爭,表示將三名頭目扣留,其餘9人可以先放。但英國鐵了心要開戰,要求葉名琛必須在24小時內全數放人並道歉。葉名琛迫於壓力,只得將12人全部釋放,但卻依然拒絕道歉。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不久後“二鴉”爆發,雖然前期廣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朝中有人卻藉口葉名琛擅啟戰端,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攻擊。朝廷認為,他不應該和英國人輕易開戰,要他重新與英國尋求和談。正是這樣一道命令,讓葉名琛陷入了猶豫之中,不敢備戰。不久後,英國的增援部隊趕到,葉名琛再也無力抵抗。廣州城僅僅14天就淪陷,在連衙役們都跑光了的時候,葉名琛卻哪裡都沒去,在府衙內遭到俘虜。

經過這麼一戰,葉名琛的聲望有所下降。人們稱他為“六不總督”,也就是“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1858年1月,葉名琛被英國人送上了停泊在香港的“無畏號”戰艦上。事實上,葉名琛哪怕在被俘虜後,依然是保持了一種民族氣節,並沒有卑躬屈膝。英國士兵沒有為難他,相反,他們對葉名琛還多有尊敬。但凡有新上艦的人,都會向葉名琛脫帽致敬。

葉名琛被捕後,並沒有選擇自殺,他自認為是“海上蘇武”,有朝一日將會有機會同英國國王談判。

不久後,葉名琛被送到了印度。他常常通過當地的報紙,瞭解中英之間的戰爭資訊,時不時搖頭嘆息。後來,在得知面見英王無望後,葉名琛以不吃異鄉米粟為由,絕食而亡,臨終並無別話,只說辜負皇上天恩,死不瞑目。在他的屍體被運回國內之時,咸豐皇帝對一生忠君愛國的葉名琛,沒有一點恩典,家人只能將他草草下葬。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後來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

因為蘇武的時代,漢帝國處於上升階段,不論是科學技術還是軍事實力或者文化制度都位於世界第一位,不只是出使外國的使者,就連本國小民都具有極高的自信心。外國異族人對待漢朝人也都是帶著崇敬的目光,哪怕是落難了都有崇拜漢朝的人明裡暗裡的幫助,中國人當時在世界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漢文明代表著“文明與希望,富足與美滿”“皿煮與茲由”,漢人做的事情一定是正確的信念深入人心。這樣的人,這樣的國度帶來的文明火種,有幾個人捨得殺害?

而到了清末,特別是一鴉,二鴉以後,天朝上國的虎皮被西方殖民者戳破,經過幾次戰敗,朝廷內部對外夷有著心理上的弱勢,恨不得趕緊把門關上,把頭埋在沙子裡,再也不要聽到看到任何關於洋人的事情和玩意。封建主義的清朝已經完全落後於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

清政府的朝廷和地方的高官們,明明已經簽訂了各種條約,哪怕是被人脅迫的,這個時候更應該知恥而後勇,而不是裝聾作啞,反覆無常,閉著眼睛搖著手說不行不行。

葉名琛作為南方軍政一把手,孔子都曾經說過:不語怪力亂神,但是他在總督衙門裡建了一個“長春仙館”,裡面祭祀呂洞賓、李太白二仙,一切軍機進止都取決於佔語。占卜告訴他其過十五日就會無事,他居然還相信了。泱泱大國的南方統帥,居然以巫術來決定軍國大事,真是荒唐之極。而廣州城恰恰十四日淪陷。當時民謠曰:“葉中堂,告官吏,十五日,必無事。十三洋炮打城驚,十四城破炮無聲,十五無事卦不靈。洋炮打城破,中堂仙館坐;忽然雙淚垂,兩大仙誤我。”

這樣的時代,又有幾個外國人會對弱國的失敗者帶著幾分同情敬佩呢,哪怕外國人是同情敬佩,本國人又有幾個會記得他呢?

同樣是使者,為何陸上蘇武千古留名而海上蘇武卻被人恥笑(2)

現代某社群不厭其煩的對隔外國人一天20趟的服務,只怕麵包不夠新鮮。某社群可以讓X女婿在家隔離,屋主卻要出去住酒店,等等事情層出不窮。如果我們國家的人在外國這樣做,得到的會是什麼,我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

為什麼,還不是因為時代不同了

也許真應了那句古話“非是英雄造時事,實乃時勢造英雄”吧!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的點贊、留言和轉發都是對筆者最大的支援和鼓勵。 關注我,歷史不迷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