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2021-08-28由 去哪兒都是旅行 發表于 歷史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靈渠,位廣西桂林市興安縣,2000多年前,由秦始皇命人修建,故又稱秦鑿渠。靈渠連通了湘江、灕江二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己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靈渠風景區現為國家4A級景區。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秦始皇是我國曆史上雄才大略第一帝,秦滅六國、統一中原以後,版圖已經很大──北到長城、南至長江、西及巴蜀、東達東海和黃海,但這遠非始皇心中的天下,他還想著征服南方百越各部(主要包含嶺南地區),以保江山永固。於是,秦始皇命屠睢率五十萬大軍出征嶺南,但因越人頑強抵抗,且路途艱險、水路不通,導致軍需供給不上,主將屠睢戰死,軍隊陷入困境。為解決軍需保障問題,秦始皇命令史祿率10萬大軍在今興安縣境內開鑿靈渠,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通航,溝通了湘、漓二水,開闢了行軍和後勤保障的水上通道,秦當年就平定了百越、統一了嶺南,可見,靈渠保證了秦始皇完成中國統一大業,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同時,也創造了名垂千古的世界水利工程奇蹟。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靈渠的歷史地位堪比長城,甚至在有些方面還超過了長城發揮的作用。靈渠主要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洩水天平、水涵、陡門、橋樑等組成,各部分建成時間不同、功能相異,共同構成一個完美的水利工程體系。建鏵嘴,使河水三七分流入灕江湘江;築大小天平作攔河壩,攔水經南北陡門入南北渠;在南北渠上各建陡門,以提升水位行舟通航;築秦堤,以導渠水防滲漏;築洩水天平,以洩汛期過高之渠水;築水涵,以引水灌溉周邊農田。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開鑿靈渠是由史祿任總指揮員,由三位石匠共任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和總工頭進行的,傳說修渠時遇豬婆精作怪,白天砌好渠堤、晚上就被豬婆精拱倒,致工期延誤,兩名石匠被殺、眾多民夫受累,神仙見此,便將峨眉山仙石飛來鎮住豬婆精,史祿和第三位石匠才率眾築成靈渠。渠成後,第三位石匠覺得工期延誤

自已

有責任,兩位兄弟走了自己決不苟活,也自殺殉職。於是,靈渠邊就有了這飛來石,也有了飛來石鎮妖固堤防的傳說。後人忘不了三位石匠的功德,朝庭也因其築堤有功,敕封三人為鎮國將軍,且將三人合葬,所以,靈渠南岸有三將軍墓。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靈渠每一道風景都閃耀著歷史的光輝,可在行進中盡情欣賞。領略蘊藏在風景背後的韻味,可以從四個角度進行探索。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渠通二水

。靈渠的開通,最直接的是連通了湘、漓二江,雖湘江水位比灕江低,但秦人最早運用提水通航的辦法(即運用了現代船閘的原理;靈渠也因此堪稱現代船閘之祖),解決了舟楫、貨物從湘江通往灕江的問題。湘江屬於長江支流、灕江屬於珠江的支流,靈渠連通湘漓二江,實際上使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得以貫通。長江與珠江水系的連通,就接起了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人員和貨物高效、快捷交流的紐帶。所以,靈渠是實現多民族融合的通道,是實現國家統一的保障要道。靈渠的開通,也是國運的通達。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橋接萬里

。有渠就有橋,渠水暢流,則必有橋通兩岸。靈渠上橋樑不少,且很多都大有來頭。

橋通萬里連長安

──講的是古老而有名的萬里橋,該橋於1200年前由李渤(就是那位在廬山白鹿洞隱居過、修復靈渠並設計建造了鏵嘴、進諫被貶任過桂州刺史、現在四賢祠被祭祀的唐代詩人)所建,因橋距長安水路一萬里而得名,史上被稱為“楚越要津”,橋南岸還有明代才子吳玉寫的《萬里橋記》和“萬里如歸”碑刻。

橋通曆史說傳奇

──馬嘶橋為漢代馬援(就是那位二定交趾、撫平羌亂、輔東漢開國、最早信誓馬革裹屍、被授伏波將軍、現在四賢祠被祭祀的軍事家)所建,傳說這本是一座小木橋,當年馬援率部南征交趾過木橋時,所騎戰馬在橋頭止步嘶鳴,馬援下馬檢視木橋已朽,於是募捐重修此橋,後人名之為馬嘶橋。現觀此橋仍可見漢代建築風格。

橋通人心連楚越

。蔣介石委員長也曾攜夫人宋美齡檢視靈渠,這之後靈渠上有了美齡橋。靈渠上橋還有不少,諸如娘娘橋、接龍橋等等,橋既連通了楚越大地,也使各族人民人心相通。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街立千年

。人類總是逐水而居,若處碼頭要津,則往往會演變成街鎮集市。靈渠條件得天獨厚,當然會形成千年集鎮,這就是水街。在千年水街,不僅能欣賞到建造年代不同、風格各異的美麗古橋和亭臺廊榭,從中領略秦漢建築遺韻,而且能一窺白牆黛瓦、磚刻木雕、小橋流水式的嶺南建築風韻。特別是立於渠邊的五個門廊,每個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其中,北宋時期一品誥命夫人唐萱的貞節牌坊門廊,來歷更是感人。唐萱出身官宦之家,後嫁岳飛義子岳雲為妻,當岳家遭秦檜陷害時,她冒死帶著幾個年幼的小叔子、偷逃到老家興安鎮偏僻的山村避難,岳家之後得以保全。後岳飛獲平反、岳家後代被招回朝,並御賜唐萱為一品誥命夫人、為唐建貞節牌坊,我們現在才得見此門廊。千年水街承載的是民族的歷史,傳承的是華夏的文化。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光耀千秋

。秦始皇命人北築長城、南鑿靈渠,都是不朽工程,均澤被後世。相比長城,靈渠則更勝一籌,自鑿通之後,雖屢有修復疏浚,但一直造福人民,直到1953年,當地水利局還對渠道進行過疏通,建國之初仍依靠秦鑿渠通航灌溉、潤澤良田,此時的長城基本成為了歷史遺蹟和旅遊景點。靈渠名齊長城,也有極大地不同,

一是戰略不同

,長城是防禦,防外敵入侵、防異族驚擾;靈渠是進攻,進嶺南之地、攻他族之心。

二是出發點不同

,長城是要分,把無可奈何的侵略者分隔在長城之外;靈渠是要合,把心有千千結的百越同胞統合到一體。

三是效果不同,

長城防禦作用明顯,但中國歷史上幾次重大朝代更替長城也沒有防住;靈渠連通作用好,自秦之後,百越之地大部分時間都在祖國大家庭之中。當然,始皇帝築長城、修靈渠,展現的都是雄才大略、體現的都是家國情懷、目的都是為保江山永固。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有感而發,賦《遊靈渠》詩一首——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遊靈渠》

秦帝揮鞭向嶺南,

出兵五嶺一度還。

史祿公起運河圖,

三將軍揚湘漓帆。

中原一統國未定,

百越入朝天始安。

靈渠離京萬里遙,

功蓋長城諸雄關。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詩行天下24:興安靈渠,名齊長城、世界遺產,促進國家統一的要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