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青島“綠”了,山東網友:“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2021-08-17由 財經國家週刊 發表于 歷史

文 | 綜合中國新聞週刊、新華網、央廣網、城市進化論訊息

“到青島來看‘大草原’。”最近一段時間,青島海域滸苔氾濫成災衝上熱搜,再度引發社會關注。

青島“綠”了,山東網友:“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據新華網訊息,入夏以來,青島近海遭歷史最大規模滸苔侵襲,這也是滸苔災害連續15年影響青島。據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監測,此次滸苔綠潮災害,對青島的影響還將持續到8月中旬。

青島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滸苔在青島不是新鮮事兒,但今年確實太多了,現在正在全力以赴開展打撈工作。大約從6月初開始打撈,截至7月7日,青島市累計出動船隻10000餘艘次,打撈滸苔超35萬噸。

作為一種海洋生態災害,滸苔年年如期而至,給青島帶來嚴重損失。為什麼15年了,這一生態災害仍沒治理好?癥結出在哪裡?

有專家和研究將源頭指向了鄰省江蘇,指出滸苔綠潮的形成源與江蘇海域淺灘大規模紫菜養殖活動有關聯,紫菜養殖筏架是滸苔大量繁殖、增生並最後漂浮入海的“溫床”。也因此,心疼最美海岸線變成“綠茵足球場”的山東網友,甚至喊話,“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不管這一分析是否有定論,這背後,都指向了一個老生常談的難題——生態保護的跨區域聯動治理。

滸苔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入夏後,隨著旅遊旺季到來,有著最美海岸線之稱的青島海域遊人日漸增多。然而,“如約而至”的滸苔災害,讓這個旅遊城市陷入空前緊張。

青島“綠”了,山東網友:“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青島工作人員將打撈的滸苔集中堆放。圖/央視新聞客戶端

滸苔是一種綠藻,藻體呈草綠色,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是生長盛期。從5月中旬監測發現滸苔開始,滸苔分佈面積和覆蓋面積迅速增大。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6月26日,黃海滸苔分佈面積約60594平方千米,覆蓋面積1746平方千米,覆蓋面積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這也意味著當前黃海海域滸苔災害規模已創歷史最大值。

作為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青島滸苔災害面積也創下新高。青島市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張永舉介紹,青島市海域今年滸苔綠潮覆蓋面積是去年的9倍。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黃海滸苔災害在青島市範圍內覆蓋面積約195平方千米,為2018年的6倍。

一場“打滸戰”正在青島緊張上演。

青島市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全面應對滸苔綠潮災害,青島市按照“近岸防禦、突出重點,由近及遠、先急後緩”的原則,利用衛星遙感、直升機、海上巡航、近岸監控、滸苔追蹤器等多手段,加大監測預報和資訊綜合研判,根據滸苔動態分佈情況,及時調整海上攔截力量,最佳化近岸攔截網布設,全力實施海上阻截滸苔。截至7月7日,青島市累計出動船隻10000餘艘次,打撈滸苔超35萬噸。

滸苔雖然無毒,但滸苔腐爛繁殖時會散發出惡臭氣味,而大量滸苔漂浮聚集到岸邊,不僅阻塞航道,還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影響海洋生物生長,對漁業和旅遊業發展帶來較大影響。因此,滸苔被公認為屬於海洋災難。

早在2007年,滸苔災害首次發生以來,已經連續爆發15年。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釋出的《2020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資料顯示,2011年至2019年間,除2012年、2017年、2018年,我國黃海海域滸苔綠潮最大覆蓋面積皆超過500平方千米。

滸苔清理給沿海城市帶來極大挑戰。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曾介紹,滸苔主要是由外海輸送而來,目前只能採取海域和陸域打撈的方式進行處置。為此青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2016年青島官方公佈,僅處置滸苔就花費了1億元,滸苔對青島濱海旅遊業和沿海養殖造成的損失更不可估量。

聯動打“滸”才是治理之道

中科院海洋所專家介紹,近些年全球氣候變暖,水體營養富營養,是大面積滸苔爆發的主要原因。據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監測,5月17日衛星首次在蘇北淺灘附近海域發現成規模漂浮滸苔,隨後滸苔向偏北方向漂移,分佈面積和覆蓋面積迅速增大。

青島“綠”了,山東網友:“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圖為SAR衛星拍攝的黃海海域時序動態圖,可以清晰地看到滸苔潮發展的過程。圖/新華網思客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人士告訴記者,滸苔之所以在青島氾濫成災,主要是黃海南部輸送的初始滸苔種群,在風和水流的作用下不斷漂入青島近海,大量聚集並形成災害。

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陳尚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自然資源部、中科院、農業農村部、中國海洋大學等專家有多種科學證據表明,青島等海域滸苔來自江蘇海域的輸送,與江蘇的紫菜養殖有關。

江蘇沿海是我國條斑紫菜的主產區,統計顯示,97%條斑紫菜生產企業分佈在江蘇省沿海。僅連雲港一地,2021年全市紫菜養殖面積就達40萬畝,呈現連年遞增之勢。紫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也引發了當地海水水質惡化。

根據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釋出的《江蘇省近岸海域環境質量(2020年度)》,江蘇近岸海域優良面積比例比2019年下降36。8個百分點,劣四類面積比例上升6。2個百分點。主要超標指標為無機氮和石油類。

多位專家表示,要減少或遏制滸苔爆發態勢,必須從源頭上控制汙染排放,改善近海水質。這也意味著,江蘇和山東要在滸苔災害處理上達成一致,形成共防共治。

而從滸苔近年來爆發及治理的經驗來看,只要在源頭上有所控制,滸苔帶來的危害就能降低很多。2008年和2018年,在中央的統一要求和部署下,江蘇和山東曾有過聯動,且取得良好成效。如2018年黃海海域滸苔綠潮覆蓋面積為193平方千米,是當時的歷史最低值。

據瞭解,早在2016年,原國家海洋局與山東省、江蘇省、青島市政府共同建立了黃海跨區域滸苔綠潮災害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成立黃海跨區域滸苔綠潮災害聯防聯控工作協調組,全面加強黃海綠潮災害跨區域聯動。

2020年9月,自然資源部官方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張海波《加強黃海綠潮災害應急處置的建議》時表示,自然資源部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與江蘇省在蘇北輻射沙洲紫菜養殖區共同組織開展了滸苔綠潮防控試驗,透過開展除藻作業、及時回收紫菜養殖筏架等,從源頭上控制了入海滸苔綠藻初始生物量。同步開展的船舶和衛星遙感監測結果表明,2020年滸苔綠潮持續時間、規模、生物量等均遠小於往年,表明滸苔綠潮防控試驗取得顯著成效。

青島“綠”了,山東網友:“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滸苔成災,15年沒治好,背後是一個生態保護的大問題

文 | 《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陳浩傑

從2007年開始,青島海域已連續15年遭遇滸苔入侵,青島“打滸”也持續了15年。作為一項生態災害,年年除害,年年成災,今年災害程度更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這是為什麼?

滸苔封海,海岸線變草原,不僅給養殖戶帶來損失,也影響城市美觀,給青島這個旅遊城市帶來巨大損失。為此,青島每年都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打滸”。僅今年滸苔爆發後的一個月,青島就累計出動船隻7300餘艘次,打撈滸苔約24萬噸。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青島僅處置滸苔就花費1億元。

一定程度上而言,青島“打滸”花的都是冤枉錢,因為打撈畢竟治標不治本,年年打撈年年滋生,這筆投入並不划算。顯而易見的是,滸苔必須源頭治理。相關科學研究發現,滸苔的形成與海水水質有所惡化有關。也有研究顯示,與蘇北淺灘特殊的環境以及當地的養殖活動有一定關係,連年增加的海菜種植對滸苔的泛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意味著,滸苔源頭治理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跨省聯動,共同治理。

青島“綠”了,山東網友:“江蘇能治理一下嗎?”

7月6日,工作人員在岸邊清理滸苔。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事實上,即使是達成了源頭治理的共識和方向,但滸苔源頭治理之路這麼多年也一直沒有走通。這麼多年來,一邊是吭哧吭哧地連年投入巨資打撈滸苔,一邊是為了產業發展不斷擴大海菜種植面積。因為走出了兩條平行線,滸苔源頭治理的目標和行動也就沒有交集,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地方政府間的協調合作,在海洋環境跨地域治理中無疑發揮著關鍵作用。從維護當地利益的角度出發,任何一方都沒有錯。破解協調合作的難題,就需要在發展與保護的天平上,給予雙方一樣的籌碼,也就是生態治理和發展成果的“共擔共享”。

比如,山東省、河南省曾簽訂《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共同設立環境補償基金,以水質“約法”和“對賭”,倒逼跨流域生態治理加碼,實現“一河清水出中原,千迴百轉入齊魯”的目標。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將海洋環境問題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並提出“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在建設海洋強國和美麗中國的征程中,跨越兩個或多個行政區域的海洋環境問題,成為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課題。

以滸苔問題為代表的跨地域性海洋生態問題就是其中典型。可以說,滸苔源頭治理難題,折射出當下建設海洋強國仍有很多待解難題,需要各級各地政府切實增強擔當精神和提升治理能力。

山東、江蘇都是經濟大省和海洋大省,都在傾力建設海洋強省,“海洋生態良好”也是兩省共同的目標。有目標就要行動,行動,不妨就從這次滸苔源頭治理上找到交集開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