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什麼先進的農耕文明後期卻落後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

2021-04-14由 熱點我見 發表于 歷史

人類歷史發展程序中,自然環境對於人類文明的產生和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環境將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和遊牧文明。

大河文明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農耕文明,它的主要特點是以村落為社會基層,透過男耕女織發展種植業的生產方式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

海洋文明以古希臘文明為代表,它們身處臨海、多山地的地理環境,狹小的耕地面積無法滿足生活所需,只好透過對外貿易的方式獲取自身發展所需的資源。

遊牧文明以畜牧業為主,主要生活在草原這種適合動物生存的地區,比較典型就是匈奴和蒙古人。

從人類文明傳承的角度看,農耕文明更具優勢。從四大文明古國都是農耕文明,而不是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東方農耕文明的優越性明顯高於西方的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更有利於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生產工具的進步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加快人口的增長

為什麼先進的農耕文明後期卻落後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

農耕文明的規模優勢,透過農作物種植獲得較多的收穫,得到了充分體現。農業生產需要水利、動力、耕作工具等,這些與手工業的生產工藝有很大關係,因此農業生產會有利於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農耕文明在技術上更加先進。

另一方面,在在科技水平很低的古代,穩定並且高產量的農耕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而古代的人口數量是決定一個國家文明強盛與否的關鍵。

而遊牧文明的食物來源主要是牲畜,牲畜需要大量的草場,草場很容易被牲畜所吃光,並且容易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比如降水、溫度、光照、海拔等。因此,相對於農耕,遊牧這種生產方式其實更不穩定。

與農耕文明依靠農業發展自給自足經濟,尋求一種安逸的生活狀態不同,海洋文明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因此他們需要積極向外擴張尋求資源,是一種崇尚冒險的生活狀態。

在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中,人們可以依靠內生資源維繫生計,基本上不會為掠奪資源對外發動戰爭。因此,中國歷史上很少發生為尋求資源而發生對外的侵略戰爭。而海洋文明國家為了保護資源或掠奪資源,需要建立軍隊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為什麼先進的農耕文明後期卻落後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

二、農耕文明的定居生活才能創造出一個穩定的環境,積累物質和精神財富,這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日益壯大的基本條件,與此同時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有利於文明的傳承

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生活穩定富足,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了豐富多彩的燦爛文化,有利於人類社會文明的傳承。但也正是這種穩定的經濟生產模式削弱了尚武和強悍的民族性格,即便擁有先進的武器,也難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則不同,他們要與狼鬥、與各種野獸鬥、與海洋變化多端的氣候鬥,正是由於不斷地動盪遷移,不利於手寫文字的產生,文化的積累主要依賴於口耳相傳,因此遊牧民族始終沒有完整的歷史記載和文化傳承。

人類文明的基礎和起點就是家庭,但在文明程序中,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古希臘從家庭發展到了公民社會(幾乎沒有血緣關係);古印度從家庭發展到了種姓(可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而中國則從家庭發展到了宗族(有很強的血緣關係)。

農耕社會的農業生產有定期,定量,一畝土地年收基本上有定額,而且年年如此,生生不息,因此生活來源是有保障而富足的。而遊牧生活則是一種粗獷而富於冒險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

為什麼先進的農耕文明後期卻落後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

而相比之下只有農耕文明才真正使得人類文明始終得以延續和發展,而農耕文明基礎上所產生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是唯一文明沒有中斷,延續至今的國家。

然而,文明的先進與否,並不以武力強大所決定,在人類歷史的文明演化程序中,那些侵略擴張的我們看起來是一種強勢文明,那些被征服的文明似乎是一種弱勢文明。實際上,那些看起來弱勢的文明往往具有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最終反而將強勢的文明同化了。

如回顧中國歷史就是如此,從商周以來,中華民族多次遭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那些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也曾建立了許多蠻族政權,可是這些落後民族終究還是得接受漢民族先進文明,遊牧民族的落後文明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而處於同樣歷史背景下的西方,文明之間的衝突卻與中國結果不同,由於希臘文明和其繼承者羅馬帝國,不具備中國這些先天條件,最後在遊牧文明的攻擊下,國家滅亡了。

由於羅馬帝國崩潰的時期,兩種文明之間的差距不夠大,還不具備同化的能力,所以具有攻擊性的遊牧文明就主宰了西方世界。

為什麼先進的農耕文明後期卻落後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

三、保守就意味著落後,最終勇於開拓進取的海洋文明後來居上,獲得了世界的主導地位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期,東方農耕文明的優越性明顯高於西方的海洋文明及遊牧文明,在雙方的發展對比中明顯處於優勢。在雙邊的貿易中,東方輸出的茶葉、瓷器或絲綢卻從西方換回了大量的黃金白銀。

貿易逆差帶動了西方航海技術的發展。海洋文明的西方國家就此走向了佔地球70%的海洋,由此產生了所謂的“海盜文明”。保守的農耕文明在農業技術取得一定的發展之後,就裹足不前,導致與工業革命失之交臂。

隨著以海洋文明為代表而又富於冒險精神的西方國家,完成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以電力為能源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東西方文明發展程序就發生了逆轉。

為什麼先進的農耕文明後期卻落後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

從此以後,長期處於世巔峰的東方文明逐漸變得衰落了,由於農耕文明已經能夠滿足基本需求,自然容易滋生惰性,不再進取。而海洋文明因生活所迫,經常面臨不穩定的生活環境,所以具有創新精神,需要求新求變,由此促使海洋文明在近代社會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創造發明和貢獻。

由此可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保守和固步自封就意味著落後。儘管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農耕文明曾經長期處於領先地位,但在以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海洋文明號遊牧文明的衝擊下,卻顯得不堪一擊,正如人們所常說的那句話“落後就要捱打”。

以工業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海洋文明依靠從工業革命中獲得的力量,迅速實現了後來居上並且反超,直至今日,仍然控制著世界的主導權。

事實上,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程序的根本動力就是科學技術,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站在21世紀的時間節點上,中華民族又一次迎來了崛起和發展的機會,事實終將證明,中國仍然會迴歸其原來世界文明引領者的地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