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2022-06-15由 廚房美食做法大全 發表于 美食

回味牛肉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這一道菜根據乾煸牛肉改良而來,牛肉上漿後先滑油再油炸後炒制,成菜肉質幹香,回味無窮。

初加工:

1、牛後腿肉250克切0。5釐米厚的薄片,用薑汁15克、鹽2克、白胡椒粉1克抓勻,再加入雞蛋1個的蛋清、生粉10克上漿;芹菜梗50克切成長5釐米的段。

2。鍋內放入色拉油1千克,燒至四成熱時,將牛肉片放入滑散,撈出後迅速將油溫升至七成熱,再次將牛肉片下鍋炸至外表略硬,用手一掐裡面能掐透為好,撈出控油。

製作方法:

1、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幹豆豉15克煸香,再放入花椒40粒、幹辣椒20克煸至辣椒呈棗紅色,下入複合豆瓣醬10克煸出紅油,放蔥米、姜米、蒜米各5克煸香,放芹菜大火翻炒幾下,投入炸好的牛肉,用鹽5克、味精2克、糖1克調味,撒入炸好的蒜蓉10克,淋紅油10克出鍋裝盤即可。

複合豆瓣醬:

郫縣豆瓣500克,泡椒、剁椒各150克一起攪碎,加上蔥油250克拌勻。

製作關鍵:

1、注意兩點:一是肉片不要切得太薄,否則油炸後太乾、太硬,口感不好;二是切肉片時要輕拍,讓肉質更鬆散,在兩面用刀尖戳上一些小眼,這樣利於牛肉入味,而且口感也更好。

2、炒小料時有個小技巧:花椒一定要早放,煸的輕了麻味大,煸的狠了麻味小,既要麻味也要香味,所以花椒一定要溫油下鍋,炒香了花椒後再下辣椒。

3、炒辣椒時溫度不能低,油溫低了幹辣椒容易吸油,所以一定要在油溫五成熱時炒幹辣椒。

4、用自制的複合豆瓣醬,這樣炒出來的菜餚既有郫縣豆瓣的香味,又有剁椒和泡椒的風味。

5、在出鍋前,一定要加了點炸過的蒜蓉,香氣的提升尤為明顯。蒜蓉一定要切整齊,要用水反覆沖洗幾次,瀝乾水分慢火炸,這樣出來的蒜蓉鬆散顏色好。

鐵鍋霸王雞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成菜色澤紅亮,醬香味濃,由於大鐵鍋保溫效果好,所以雞肉始終保持鮮香的口感,是店內點選率最高的一道鐵鍋招牌菜。

原料:

柴公雞1只(約1。8千克)。

調料:

A料(蔥段、薑片、蒜片、美人椒段、青蒜段各10克)

B料(鹽3克,白糖4克,生抽、老抽各5克,胡椒粉1克,蠔油、芝麻油各2克)

C料(八角、桂皮、花椒、香葉各3克)

圓蔥30克,香菜15克,鹽水(鹽與水的比例1:10)100克,色拉油20克,雞湯900克。

製作:

1、將公雞治淨,斬成5釐米見方的塊,入鹽水泡15分鐘,入冰箱冷藏30分鐘。

2、取普通炒鍋,入色拉油15克燒熱,入A料炒香,入雞塊,煸至金黃色,入B料調味,加雞湯,燒開後入C料,改小火加蓋燉1小時。

3、取大鐵鍋,在爐上燒15分鐘,入色拉油5克,圓蔥爆香,倒入整鍋燉好的雞塊,撒香菜上桌即可。

栗子黃燜雞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土特色:

此菜是五香味形,成菜顏色橘黃,雞肉酥爛,栗子又甜又面,鮮美醇香。

土原料:

活雛雞1只(約1千克),生栗子肉250克。

土調料:

A料(料酒20克,醬油15克),B料(幹澱粉20克,雞蛋1個,料酒、鹽各5克),小料(桂皮5克,八角4個,蔥段50克,薑片25克),C料(鹽、料酒各5克,醬油10克),清湯300克,溼澱粉、芝麻油各10克,菜子油1。5千克(約耗100克)。

土做法:

1、雛雞宰殺制淨,帶骨剁成核桃大小的塊,加入A料拌勻醃製5分鐘,放入B料。

2、鍋燒熱,放入菜子油,大火燒至六成熱時,下入栗子炸至金黃色撈出,燒至七成熱時再下入雞塊,炸至皮發硬成金黃色時撈出。

3、取蒸碗一個,放入雞塊墊底,將栗子擺在雞塊上,放入C料,倒入清湯,再放入小料,上籠旺火蒸1小時取出,揀去調料,瀝出原汁,扣入湯盤。

4、炒鍋內放入原汁燒沸,淋溼澱粉勾芡,淋芝麻油,澆在雞塊上即成。

口味泥鰍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製作這道菜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將泥鰍去頭炸制後再放入紅湯煨熟,這樣濃郁的味道就能順著頭部切口湧入口腔,同時從炸至起泡的表皮處滲入肉裡,只要煨15分鐘,就能又胖又入味。

批次預製:

泥鰍2500克去頭、去內臟洗淨,下入三成熱油小火炸至表皮起泡,撈出後放入高壓鍋中,倒入藿香紅湯4000克、十三香20克、鮮仔姜條200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煨15分鐘,將泥鰍取出,原湯打渣,泡入泥鰍備用。

走菜流程:

鍋入紅湯1000克燒開,調入鹽3克、味精2克、雞精2克,下入提前制好的麵疙瘩100克中火煮2分鐘,放入預製好的泥鰍250克以及青、紅椒段各20克,小火加熱再次燒開,投鮮藿香葉碎20克攪勻,出鍋盛入碗中,再撒入鮮藿香葉碎5克、點綴薄荷葉上桌。

藿香紅湯製作:

鍋入菜籽油300克、紅油5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老薑片80克、蔥段80克、小米辣段30克爆香,放入泡椒碎100克、泡姜碎100克、野山椒碎150克小火將水汽全部炒幹,下入郫縣豆瓣(切碎)500克、火鍋底料200克炒至香氣四溢時,加入鮮紅椒段100克、藿香杆100克、八角4個、沙姜20克、香葉、白蔻各10克,倒入白酒50克炒香,添入高湯10斤小火熬40分鐘,調入鹽30克、雞粉25克、味精25克、白胡椒粉20克再繼續熬10分鐘,待湯色紅亮、香氣四溢,瀝去渣滓,留紅湯備用。

製作關鍵:

1、泥鰍應低溫入鍋、小火炸制,避免因油溫過高而使表皮破損。

2、此菜可視客人點單的情況預製,一般是上午、下午各預製一次,煨好的泥鰍絕不過夜,避免因長時間浸泡而變得軟爛

大碗山藥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主料:粗淮山

輔料:蒜片、木耳、小紅泰椒、黃貢椒、五花肉片、青杭椒。

調料:鹽、耗油、蒸魚豉油、醬油、豬油、色拉油。

製作:

1、將淮山去皮,切成厚0。4釐米、長5。5釐米的斜片待用;小紅泰椒切0。5釐米厚的圈;五花肉去皮切成0。2釐米厚、3。5釐米長的肉片,待用。

2、取淨鍋將淮山汆水,汆水時滴入少量白醋,20秒後倒出待用(沸水下鍋)。

3、取淨鍋燒油油溫控制在6-7成熱時到入淮山6秒後倒出待用。

4、取鍋放豬油入五花肉煸香下a料,後把過完油的淮山放入下b料翻炒,適量的加點水燜下後收汁即可。

小貼士:

選擇淮山時要選著脆爽的;在汆水的時候淮山要汆燙至熟。

農家地三鮮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原料:

青椒、長茄條各200克,土豆片150克。

調料:

海鮮醬、番茄醬各5克,蠔油、味精各6克,蒸魚豉油10克,白糖、香醋各3克,蔥、姜、蒜末各15克,色拉油750克(約耗60克),紅櫻桃2個。

製作:

將青椒、長茄條、土豆片分別用油炸熟。另起鍋,入色拉油燒熱,入蔥、姜、蒜熗出香味,加入其餘調料,放入炸好的青椒、長茄條、土豆片翻炒入味,收汁,起鍋裝盤用紅櫻桃裝飾即可。

特色酸湯金菇肥牛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材料

原料:肥牛片350克,金針菇100克,土豆粉100克,雞蛋2個。

調料:自熬豆油、豬油各25克,青紅椒段各10克,野山椒3克,黃燈籠辣椒醬3克,蔥段3克,蒜泥2克,薑末2克,白醋30克,鹽5克,雞精、味精各2克。

製作:

1、肥牛片、青紅椒段分別飛水,撈出瀝乾備用;雞蛋磕入碗中,攪勻打散。

2、鍋入自熬豆油、豬油燒至四成熱,倒入蛋液。

3、小火炒成蛋碎。

4、下入蒜泥、蔥段、薑片、黃燈籠辣椒醬、野山椒煸炒出香,衝入雞湯700克,加白醋、鹽、雞精、味精調味,大火燒開。

5、下入土豆粉、金針菇,大火燒2分鐘,撈出裝盤。

6、將汆過水的肥牛片、青紅杭椒一起下入原湯中煮1分鐘,起鍋澆入盤中,表面點綴少許香菜段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先煎好雞蛋再衝湯熬製,可使湯色乳白,成菜味道更加濃香。熬出白湯後蛋碎可以不撈,加快出菜速度,增加菜品的可食性;也可以選擇撈出,讓成菜更加清爽,撈出的蛋碎可以做員工餐,加生抽、蠔油等拌食,不會造成浪費。

農家燒排骨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原料:排骨500克,甜玉米2根,豆角300克,花生米一把。

輔料:姜一小塊,小蔥適量,冰糖一小把,生抽2勺,料酒2勺,八角一塊,桂皮一塊,鹽2勺,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排骨冷水下鍋,放入薑片和適量的料酒焯水,去除血沫。

2、鍋中放入少量的油和冰糖炒小火糖色。

3、炒到冰糖完全融化, 呈棕色,下入焯過水的排骨。

4、繼續小火煸炒,直至排骨上色且裡面油脂部分煸炒出。

5、加入沒過原材料的開水,加入少量的料酒、生抽、八角和桂皮。

6、大火燒開後再轉為小火,下入小蔥結,蓋上蓋, 燉上十五分鐘。

7、加入玉米段和花生米,蓋上蓋,再燉上十分鐘。

8、揭開蓋,加入鹽和胡椒粉等調味料,大火收汁即可。

秘製扇子骨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創意:

此菜中的扇子骨採用少煮多泡的技法使其入味,加上獨特的醬料烹製出來,得到了眾多食客的認可,口味豐富香濃、口感彈韌、回味無窮。

製作:

1、選用新鮮、肉質飽滿的豬扇子骨,用據骨機順長鋸成2釐米寬的塊,入鍋中焯水去血沫,撈出沖洗乾淨。

2、扇子骨入自制醬湯中中火煮15分鐘,熄火浸泡1小時撈出。

3、取扇子骨600克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離火炸透,撈出控油。

4、秘製香飄醬35克入鍋中炒出香味,迅速倒入炸好的扇子骨翻炒均勻,離火,即可擺盤上桌。

自制醬湯:

1、鍋內入蔥油500克燒熱,下八角、蔥段、薑片各30克,花椒、幹辣椒各20克,桂皮15克煸炒出香味。

2、入蠔油20克、韓國辣醬15克、海天黃豆醬30克炒勻,加水10千克,下料酒100克、玉堂散醬油40克、鹽20克、白糖50克燒開,轉小火熬製40分鐘即成。

秘製飄香醬:

製作鍋入色拉油1千克、芝麻油30克燒熱,下入剁好的蒜米、圓蔥粒各400克,賀福記青剁椒300克小火炒香,加入東古醬油50克炒勻即成。

適用範圍:烹製肉類菜品,鹹鮮微辣,如秘製扇子骨。

貝勒烤肉

製作/尚行健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尚行健大廚借鑑涮火鍋羊肉卷的製作思路,精選寧夏灘羊肚腩肉裹住羊腿肉,捲成圓柱形的羊肉棒,然後再用刨片機打成薄片,搭配蔥絲、芫荽、孜然先炸後炒,成菜肥瘦適中,一口吃出五香:肉香、鮮香、蔥香、孜然香、芫荽香!在卷羊肉時還需注意,一定要用羊腩裹羊腿,這是因為前者含肥油,受熱後呈網狀結構,可以纏住羊腿肉,若反之製作,則肉片入菜時容易分離破碎。

製作流程:

1。將卷好凍硬的羊肉棒頂刀刨成薄片,取400克入沸水快速焯透,撈出瀝乾水分,淋少許醬油顛勻上色。

2。鍋下寬油燒至七成熱,倒入羊肉片炸至金黃打卷,撈出瀝油。

3。鐵板燒熱,放香菜段50克墊底。

4。鍋留底油燒熱,放入蔥白段100克大火翻炒斷生,取50克入鐵板墊底,在原鍋內倒入羊肉卷,撒孜然粉、辣椒粉各15克,蠔油4克,鹽3克,味精3克快速翻勻,撒熟芝麻,盛在鐵板上即可走菜。

排骨燒帶魚

製作/張鐵軍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提前預製:

1。豬排5千克切成5釐米長的段,冷水下鍋燒至水沸,再焯3分鐘至變色,打掉血沫後撈出沖洗乾淨倒入高壓鍋中,加料酒400克,鹽150克,蔥段、薑片各100克,黃豆醬50克,花椒15克,八角10粒,添清水沒過排骨,上汽高壓8分鐘,放汽晾涼備用。

2。帶魚500克洗淨,剁成8釐米長的段,加蔥段、薑片各10克,料酒8克,鹽3克抓勻醃製10分鐘,表面均勻地拍上一層澱粉,入七成熱油炸至金黃酥脆,撈出控油備用。

走菜流程:

1。排骨15段快速焯水,撈出後拍上澱粉待用。

排骨入沸水中稍汆,撈出拍上澱粉

2。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帶魚10段復炸至顏色金黃,接著倒入排骨浸炸至顏色淺黃,撈出瀝油備用。

炸好的帶魚入熱油復炸至金黃,再下排骨段炸至淺黃

3。鍋入紅油150克燒至六成熱,下炸蒜瓣30克,花椒、辣椒段、薑片各10克,蒜片、蔥花各8克煸香,倒入郫縣豆瓣醬40克炒至香氣逸出,加胖子麻辣魚調料30克、阿香婆牛肉醬20克炒勻,烹入啤酒200克,添清水300克,調入味精10克、白糖10克、雞精5克、胡椒粉3克、花椒油15克大火燒開,撈出渣子(留下炸蒜瓣),放排骨、帶魚燒2分鐘,淋水澱粉勾芡,淋香油少許翻勻出鍋,撒小蔥段點綴。

鍋入紅油燒熱,下花椒、炸蒜瓣、豆瓣醬等炒香,烹啤酒、添清水,加味精、白糖等調味

打撈出料渣、留下炸蒜瓣

倒入排骨段、帶魚段燒開,勾芡後淋香油翻勻即可

家常黃豆芽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製作流程:

1。開餐前由廚工逐根摘淨黃豆芽的外皮和根部,洗淨並控幹水分。

人工摘淨豆皮和豆根

摘好的豆芽乾乾淨淨

2。鍋入寬油燒至四成熱,倒入黃豆芽500克拉油,去掉多餘水汽,撈出後控幹。

入四成熱油去掉水汽

3。農家地瓜粉條50克入冷水泡軟,截成20釐米長的段。

4。鍋入底油燒熱,下五花肉絲50克、蒜末10克炒香, 烹入秘製汁50克、生抽5克、白糖5克、鹽4克、老抽2克,淋清水100克煮沸,倒入黃豆芽、粉條大火翻炒,待水分幾近收干時起鍋入盤即可。

豆芽、粉條加秘製汁大火炒透

秘製汁的調製:

不鏽鋼鍋內加入清水2500克、洋蔥1500克、蒜1250克、韓國燒汁750克、港順鮮味汁300克大火煮沸,調入白糖100克、香料粉50克、雞粉40克,小火繼續熬製10分鐘,停火放涼即成。

調秘製汁時需用的複合香料粉

調好的秘製汁

製作關鍵:

1。粉條一定要泡軟,不可有硬芯。

2。最後幾乎要將水分炒幹,若湯汁剩餘過多,菜品口味就沒有那麼濃郁了。

脆皮大腸

13款大廚拿手特色家常菜!

這款菜將其改良成了冷盤上桌,“過油炸”換成“木炭烤”,把大腸裡的油脂烤乾,口感外焦裡嫩,而且一點不油膩;上桌時配了蔥絲、烙餅和自制黃豆醬,像吃烤鴨那樣用薄餅卷食,頗為獨特。

批次預製:

1、料酒、麵粉和茴香粉混合調勻,把10斤大腸頭搓洗乾淨,然後用細流水沖洗2小時,將粘液和髒汙徹底衝淨;不鏽鋼桶內添水,下入蔥結、薑片和料酒燒開,下入大腸頭,小火煮至七成熟。

2、潮州滷水燒開,下入大腸頭小火滷25分鐘,然後關火浸泡15分鐘,撈出刷勻脆皮水,用風扇吹約2小時。

3、掛爐裡點燃木炭,煙散後掛入大腸,中火烘烤約25分鐘將油脂烤乾、外皮烤至紅亮,取出改刀成條冷藏儲存備用。

走菜流程:

取250克大腸頭,用五成熱油衝炸30秒,帶烤鴨餅、蔥絲和自制黃豆醬上桌卷食即可。

自制黃豆醬:

鍋入底油燒熱,下入30克蔥末、20克豬肉末煸香,倒入500克黃豆醬炒勻,然後倒入少許清水、烹10克料酒,小火熬約15分鐘至出醬香味,停火後拌入40克蜂蜜,自然晾涼即成。

技術點:

先讓木炭燃燒5分鐘,待煙散盡後再掛入大腸頭,能夠避免融入煙燻味。烘烤時保持中火,避免將大腸頭烤糊。

查菜品 看菜譜!

每天更新最新菜餚資訊!

歡迎想學做菜的朋友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