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煥發新活力——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綜述

2022-06-03由 左江日報 發表于 美食

崇左是駱越文化的發祥地。

儂峒節、霜降節、壯族天琴藝術、龍州金龍壯錦、打榔舞、酸粥……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壯族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獨具特色、個性鮮明的民族文化,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近年來,我市紮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活態傳承中得到有效保護、在有效保護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讓非遺散發出絢麗光彩。

增強保護力,

讓非遺專案“活”起來

我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透過建立完善非遺保護名錄體系、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制定相關行政法規等方式,提升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水平,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非遺保護體系不斷加強。2021年,壯族天琴藝術、壯族儂峒節2個專案順利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今年4月,市政府批准公佈了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專案,下雷壯劇、扶綏壯族火龍粽製作技藝、寧明板遂茶製作技藝、黃氏壯醫經筋療法等11個專案入選。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非遺名錄專案3個,自治區級非遺名錄專案40個,市級非遺名錄專案86個,縣級非遺名錄專案215個。

文化生態保護區從無到有。2018年6月,市政府批准設立崇左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稱暫定“左江流域駱越壯族文化(崇左)生態保護區”。2019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我市設立自治區級“壯族文化(崇左)生態保護區”。透過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證文化生態保護區內的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完整、可解讀的保護。

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我市先後頒佈了《崇左市左江巖畫保護管理辦法》《崇左市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壯族文化(崇左)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2018-2032)》等行政法規和規章,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2021年,首部非遺相關法規——《崇左市壯族天琴藝術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列入市人大和市政府立法計劃,正按市政府印發的《崇左市壯族天琴藝術保護條例(草案)起草工作方案》有序推進。

跨境專案保護工作有效加強。我市不斷加強以壯族天琴藝術為代表的跨境共享專案保護工作,設立市級壯族天琴藝術傳承保護髮展基金,明確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設立壯族天琴藝術傳承保護髮展基金。同時,成立壯族天琴藝術工作領導小組,並掛牌成立“崇左市天琴藝術傳承中心”,推動壯族優秀文化傳承、創新和發展。

加大傳承力,

讓非遺“興”起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傳承性,其核心保護物件是傳承人。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散落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我市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為基本標準,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全方位培養“淨土匠心”。目前,我市共認定6批81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特別對自治區代表性傳承人已過世或年滿70週歲的相關市級專案進行了增補。在經費補助方面,除自治區下撥的區級傳承人資助經費外,我市落實發放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傳習補助經費每年每人1500元。

政策、資金的雙重疊加為我市非遺傳承人打了一針“強心劑”,也撐起了崇左非遺文化傳承的希望和未來。

場館、學校是傳承非遺的重要載體。

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煥發新活力——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綜述

▲龍州縣易地安置少數民族學生慶祝城南新區小學學校建成投入使用。

白牆朱瓦,飛簷翼角,走近坐落在麗川河畔的天等縣壯族霜降節博物館,記者便為這座氣勢雄偉的建築感到驚歎。

天等壯族霜降節於2014年7月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擴充套件專案名錄;2016年11月,壯族霜降節作為二十四節氣擴充套件專案之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標誌著廣西實現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零的突破。2021年3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天等縣博物館暨壯族霜降節博物館揭牌,用於承擔天等壯族霜降節文化研究、展示、宣教、傳承利用等功能。

此外,我市設立了壯族天琴藝術、壯族打榔舞等傳習基地,建設金龍壯族儂峒節展示中心、大新壯族高腔山歌傳承基地、寧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龍州縣民族中學未成年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範基地,進一步活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同時,我市透過開設非遺培訓班興趣班、開展文化知識解讀、技藝觀摩有獎競答等方式,逐漸打破了“小眾”“冷門”的標籤,為群眾打開了一扇扇認識非遺、瞭解傳統文化的大門。

提升宣傳力,

讓非遺“響”起來

2018年,崇左從“深閨”中走出,在央視《魅力中國城》舞臺上兩次驚豔亮相,將花山岩畫、德天瀑布、友誼關、天琴等崇左元素一一展現在央視舞臺上,充分展示了山水崇左、甜蜜邊關、魅力壯鄉的獨特風采。崇左市以年度總分第一的成績榮膺“2018《魅力中國城》十佳魅力城市”,極大增強了崇左人的文化自信和家鄉認同感、榮譽感、歸屬感。

以此為契機,崇左借力揚帆,深入挖掘崇左的“城市味道”,不斷鞏固擴大《魅力中國城》冠軍城市品牌效應。2019年,在北京舉行的《魅力中國城》文化旅遊魅力榜釋出會暨城市文化旅遊研討會上,崇左市“魅力邊關”崇左全景鑽石旅遊線路、壯族酸粥分別榮登“年度魅力主題線路”“年度魅力特色美食”榜單,壯族天琴藝術分別榮登第二屆中國非遺春晚、《中華民族一家親》新春音樂會等舞臺,再次彰顯崇左的獨特魅力。2020年,以崇左線路為主的“中越邊境非遺之旅”入選全國首批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給更多非遺專案提供了展示宣傳、融入旅遊大發展的機遇。

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煥發新活力——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綜述

▲“三月三”期間,大新縣舉辦了豐富的民俗活動。

我市結合元旦、春節、“三月三”、端午節、儂峒節、霜降節等節日,在全市各景區、景點積極推出遊客參與性、互動性強的非遺展演活動專案,營造了良好的節慶氛圍。同時,利用邀請東南亞國家前來崇左參加文化交流、舉辦廣西崇左壯族天琴藝術國際研討會、派出文藝人員到東南亞國家進行演出等機會,帶著崇左非遺“走出去”,進一步打響了崇左非遺的知名度。

聚焦創新力,

讓非遺“亮”起來

2021年4月10日晚,伴隨著悠揚婉轉的樂曲和絢麗多彩的舞臺燈光,崇左花山國際文化旅遊節暨民族民俗非遺文化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9支展演隊伍先後登臺一展風采,《家鄉戀歌》《壯美春江水》《壺城秀美·古韻悠悠》等節目特色凸顯,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熱烈掌聲。

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煥發新活力——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綜述

▲崇左花山國際文化旅遊節暨民族民俗非遺文化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崇左花山國際文化旅遊節暨民族民俗非遺文化展系列活動的開展,是我市非遺保護和創新發展的成果體現,也是加快文藝精品創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傾心打造了一批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品,會同上級宣傳部門聯合攝製了《花山情》等影視作品20多部,創作了《花山組歌》《花山鼓舞》等民族文化音樂作品500多首,有力推動了我市文藝精品創作總量、質量實現雙提升,文化強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加快樹立“崇左有禮”品牌。我市整合非遺文化資源、地方名優特產,成功打造了具有壯族特色和民俗風情的旅遊品牌——“崇左有禮”;並在全市各星級酒店和旅遊景區設立“崇左有禮”特殊旅遊商品形象專櫃,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形成了完整的旅遊購物全產業鏈,增強了崇左旅遊商品市場競爭力,促進旅遊商品規模化、特色化。

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100多款包括桄榔粉、古法紅糖、辣椒醬等產品在內的旅遊商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2019年,桄榔粉系列特色旅遊商品榮獲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金獎,是廣西唯一獲此殊榮的旅遊商品品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積澱,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接下來,我市將加強對文化資源和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快馬加鞭推進壯族天琴藝術立法保護和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層面支援,推動壯族儂峒節與跨境共享國家聯合申報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同時,我市進一步將非遺保護融入旅遊發展,用旅遊發展來提升和展現非遺魅力,讓非遺動起來、活起來的同時,給崇左的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亮出新名片。

記者 | 趙鳳霞

編輯 | 黃奕榕

二審 | 農超武

三審 | 黃紹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