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相傳曾是“宮廷御面”,別跟我說你沒吃過,現在就教你做!

2022-05-22由 西北新印象 發表于 美食

今天我請客

來一碗美美的蒿子面

好不好吃

你先嚐再說

相傳曾是“宮廷御面”,別跟我說你沒吃過,現在就教你做!

蒿子面,吃起來有講究

“長脖子雁,扯紅線,一扯扯到中寧縣。中寧丫頭擀的好長面,擀得薄,切得細,提起來,一根線,下到鍋裡骨碌碌轉,撈到碗裡賽絲線。”這句流傳於寧夏的歌謠中所說的長面就是蒿子面。在中寧、中衛等地區,只有在老人做壽、孩子滿月、嫁女兒的時候才吃蒿子面。

由於文化意識覺醒早,中寧縣及早註冊了蒿子面品牌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將盛傳於田野百姓家的傳統小吃從歷史、文化、營養學進行挖掘。據說,在當地相關部門的研究中,蒿子面居然還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皇家廚師教給當地百姓的一種“宮廷御面”呢。因為蒿子草生長在高寒乾旱地區,略帶鹼性,因而蒿子面吃後,會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相傳曾是“宮廷御面”,別跟我說你沒吃過,現在就教你做!

蒿子面,簡單又本分

在銀川中山北街與銀河巷交會處,有一家蒿籽麵館,老闆王學成是中衛人。帶著家鄉蒿籽面的記憶,1997年,王學成和妻子從中衛來到銀川,在民族南街開了他的第一家蒿子麵館。雖屢屢搬遷,但老食客卻不離不棄。問他們為何,答,圖的是吃蒿子面的那股簡單清淡的感覺。

王學成兩口子文化程度不高,卻深知蒿子面讓食客們常年追隨的秘密,純手工製作,食材安全綠色就足夠,所以,即使有心疼他們的食客建議他們購置和麵機、壓面機,夫妻倆依然堅持起早貪黑,在他們的“三寸”鍋臺上,本本分分做著他們的蒿子面。蒿子面的傳統是什麼?王學成的解釋挺好,他認為,蒿子面的傳統就是遵循食材和做人的本分,“蒿子面就用蒿籽,該手工就手工。”

相傳曾是“宮廷御面”,別跟我說你沒吃過,現在就教你做!

想自己親自做一碗麼?現教!

在王學成看來,製作蒿子面沒啥訣竅,只要堅持純手工製作,刀功好,做的臊子湯爽口,誰都可以做出蒿子面。

1。 選蒿子粉:

蒿子面裡最重要的原料自然是蒿籽粉,它來自西北荒漠、高山地區的蒿子草籽,研磨成粉後,在與高精麵粉以適當比例混合在一起。選蒿子粉,王學成很講究,他喜歡用阿拉善左旗的蒿子粉,與麵粉混合後,呈現清亮的豆綠色,吃起來口腔裡會瀰漫淡淡的鹼味兒。

2。 醒蒿子面:

蒿子面要提前和好,往往“醒”上一夜後的蒿子面容易擀。

3。 擀蒿子面:

擀麵的活計費力又需要技巧,王學成往往和妻子輪換著擀,才能將一張蒿子面擀得又大又薄。

4。 切蒿子面:

不僅要求切得勻,還得切得細。有的“民間高手”能把蒿子面切得如絲般細。

5。 做臊子湯:

蒿子面地道不地道,臊子湯汁也很重要。豆腐、土豆切丁油炸,青蘿蔔、肉丁入鍋大火炒,依次加入豆腐、土豆、西紅柿,一起熬製。待各種食材相互混合入味後,加入熱水做湯即可。

6。 澆臊子湯:

出鍋的蒿子面,舀上兩勺臊子湯,抓上幾片既提香又提色的香菜,一碗蒿子面就這麼端到你眼前了。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