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2022-05-20由 漫遊遐思 發表于 美食

本文為系列美食遊記《尋味中國》的端午節特別集,由上中下三篇組成,上篇《端午之辯(上) 與屈原無關——端午節的由來與演變》,討論的是端午節的起源與變遷;中篇《端午之辯(中)從活祭到美食——粽葉包裹的是什麼》,分析了粽子如何成為了端午的祭品。本篇向您介紹粽子這一國際性食品及其存在的價值。

本篇從歷史回到了飲食文化,從世界的範圍以及飲食源頭進行分析,相信能帶給您一些對粽子的新認識。

1. 我對粽子的認識過程

筆者是北方人,小時候生活範圍很狹窄,對於粽子的認知也很單一。

每年臨近端午,母親就會包粽子,用箬竹葉和糯米,也會加紅棗、綠豆做個調劑。北方粽子都是無味的白粽子,蘸糖吃。母親的手藝不錯,包出來的粽子很漂亮,尖尖長長,體態勻稱,口味也不錯。我卻一直不太接受粽子,因為從小到大都不喜歡甜食。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北方的雜糧粽 來源:網路

長大後走得遠了,見到了各類粽子。有些感覺挺不錯,比如客家的鹼水粽,剝出來黃黃,米粒更黏,口感也更韌些,可以不蘸糖,還能冷著吃。

還有南方代表性的鹹粽子,湖州、嘉興的肉粽都是我能接受的,入口香軟,滋味濃郁。南方肉粽配料和口味更豐富,有香菇的,有蛋黃的,有的五香味足,有的更鮮香。無論是粽子的南鹹北甜,還是豆腐腦的南甜北鹹,我都站在鹹的一方。

不過,論是鹹還是甜,長久以來粽子對於我就如雞肋,它就是個節慶食品,到了端午總要吃兩個表示一下,過完節也就沒了興趣。我搞不明白為什麼要勞心費力地做這種粘答答的東西,肉粽再好吃,幹嘛不燒一碗肉配白米飯?

我猜測,很多人對於端午和粽子,都會有我這種感受。明顯的例證是,在很多省份(尤其是北方),粽子只是在節慶時大批湧現,節後就難尋蹤影,若是喜歡吃的人多,平時為什麼見不到?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湖州粽 來源:臺北立家

然而,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食物,絕不會是可有可無的雞肋,必有其存在的理由。數年前開始了走遍國內及周邊國家的旅行,我才漸漸地認識到,之前誤解了很多傳統飲食。

那年在嘉興的西塘古鎮外吃早餐,見小店櫃檯裡的擺了很多肉粽。心裡想,沒到端午就有粽子,顯然是因為嘉興粽子名揚天下,這都是賣給遊客的。後來發現不對,這小店來的是本地客,不少上班族路過買個粽子就走。很顯然,粽子是嘉興人的日常食品。

後來在閩粵地區走多了,在很多地方也是這樣,粽子與季節沒什麼關係,它是飲食店裡的一道尋常的主食,就如北方的包子。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海南定安黑豬肉粽

這幾年常住海南,這邊的粽子個頭更大(見《尋味中國 98 海南肉粽》),在任何一家鄉鎮農貿市場裡都有得賣。一隻一斤重的粽子配一碗粉,是不少海南人的一頓午餐。我意識到,

粽子不是閩粵人的點心,也不是什麼節慶食品,而是一種主食。

海南的粽子還不是最大的,每年端午廣西都要搞出上百斤超級粽子這類新聞,粽子王雖是噱頭,但重達幾斤甚至十幾斤的四角粽也是廣西的特色,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顯然,此時的粽子已不僅是日常主食,而是一種可以長期儲存的風味飲食,就如貴州的灰鹼粑。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廣西四角粽 來源:網路

那年在泉州旅行,品嚐了一款牛肉粽,配料有牡蠣、鹹蛋黃和蓮子,浸在芝麻醬湯裡,卻又澆上番茄醬,這複合而奇妙的味道顯然是南洋口味。我就在想,

別的國家有沒有粽子?粽子真的是中國人發明的麼?

端午節=屈原=粽子=中國,這個我們被從小教育的知識是否正確?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泉州肉粽

2. 世界的粽子

我對粽子認知的重大改變,發生在馬來西亞。

那天在吉隆坡吃早飯,發現有一種粽子模樣的食物,個頭不大,用樹葉包得挺鬆散,開啟來後有股米酒香氣。當時不知道它的名字,《食行紀·馬來西亞的椰漿飯》釋出後,有讀者留言說它叫 Tapai,是馬來西亞的傳統小吃。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馬來西亞的Tapai

後來在檳城品嚐了有馬來西亞國餚之稱的葉包椰漿飯(nasi lemak bungkus),飯中有小魚乾、參巴醬、雞蛋等,用香蕉葉包裹,外觀和中國粽子相同。差別在於中式粽子是包後煮熟,而椰漿飯是先將飯做熟後配菜,再用樹葉包裹。見到椰漿飯的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為什麼會有粽子這種食品。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馬來西亞的椰漿飯

馬來亞本地人不過端午節,椰漿飯這一當地歷史最悠久的特色飲食難道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或許有人說,椰漿飯只是葉包飯,粽子是葉包米,兩者並非一類。馬來西亞也有一種包好後再蒸熟的,這種被稱為 Ketupa 的東南亞傳統食品,是伊斯蘭開齋節的象徵,就如中國粽之於端午節。菲律賓也有粽子,和中國粽幾乎完全相同。

會不會都是中國傳入的?畢竟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太大了。

讓我們離開亞洲,來到地中海沿岸,請問:下圖這種將大米包入葉子裡煮熟的,是不是粽子?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希臘粽(Dolmathakia)

這是希臘粽(Dolmathakia),在地中海及東歐的希臘、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地也有類似的食品。它的做法和中國粽幾乎沒有差別,也是泡大米、加入各種配料、包裹、煮熟。差別僅在於不扎繩。這種當地的特色飲食會不會也是中國傳過去的?

希臘粽在公元前330就有記載,屈原跳江還是在幾十年之後。如果一定說流傳,那就只能證明粽子是從歐洲傳到了中國。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墨西哥粽

還有地理上完全隔絕而無法流傳的。美洲很多國家都有類似於粽子的傳統食品,典型有巴西粽(Pamonha)、墨西哥粽(Tamale)等。美洲被發現前沒有大米,印第安人用的是玉米粉。下圖是委內瑞拉的著名美食 Hallaca,這一印第安人的傳統食品已成為當地聖誕節的象徵。請問,它和廣西的枕頭粽有什麼區別?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委內瑞拉的 Hallaca 來源:維基百科

3. 粽子的食品價值

如果我們將粽子定義為一種以糯米或其它粒食(種子)為主食材,用葉子或其它植物包裹,採用煮、蒸或其他形式做熟的食品,那麼粽子就是世界範圍內很多地區都有的傳統食品。

強調“其它種子”以及“其它植物包裹”的原因是,在上一篇中介紹過,春秋時期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用茭白葉包裹黍米(黃米)做成牛角狀,另一種就是竹筒飯。現在湖北恩施,仍然有土家族特色的苞谷粽(粑粑),和美洲印第安風格幾乎一致。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湖北恩施苞谷粑粑 來源:知乎

為何粽子遍佈了大半個世界?換而言之,

粽子作為食品的價值是什麼?畢竟製作它耗費的時間、燃料等成本並不低,世界各地的人們發明了粽子,必然是基於某些特定的需求。

筆者分析,粽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a. 一種古老的飲食加工技術

人類發現了火,就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用火做熟肉類並不麻煩,對於細小的種子這類澱粉食物,做熟卻是個難題。因此,在可以蒸煮的陶器的發明後,人類才進入了農耕時代。將種子用樹葉包裹或裝入竹筒,再放入炭火中燜熟的方式,

據認為

是跨入農耕時代的先民們掌握的最早的烹飪技術,遠早於陶器的發明。

即使有了蒸煮類的陶器,樹葉包裹也使得種子的顆粒不易散落,節約糧食,又便於食用。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馬來粽( Ketupa) 來源:維基百科

b. 一種可長時間儲存的熟食

不易腐敗變質是粽子最重要的特性。古代南方的主食只有稻米,與小麥粉做的麵食不同,蒸煮熟的米飯在炎熱的氣候下可儲存時間很短。中式粽子與地中海區域和美洲最大的差別是包裹的極為嚴密,這顯然是為了將熟米飯與外界空氣隔絕,以延長保質期。用草木灰浸泡做出的鹼水粽歷史最為悠久,加鹼、加鹽的粽子可儲存的時間少則一週,多則半個月。

在古代南方的生活環境中,具有的如此長久保鮮期的粽子是任何熟食都無法比擬的。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鹼水粽 來源:豆果美食

c. 一種熟食便當

這裡的“便當”並非是現在的日式盒裝餐食,而是“便當”一詞在宋代的原意,即“便利的東西”。

筆者在馬來西亞見到葉包椰漿飯那一刻就才理解,為何將做好的米粉用葉子包裹?試想這樣的傳統場景:一大清早,馬來女人早起蒸飯,早餐後,男人收拾器具出門幹活,妻子在他的隨身包裹中放入幾隻用香蕉葉包好的椰漿飯。到了晌午,男人歇下來,尋一碗涼水,拿出椰漿飯,地處熱帶也不需要加熱,開啟就吃。

粽子就是古代的便當,這也是它需要長時間保質的意義。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馬來西亞椰漿飯

粽子之於以稻米為主食的亞洲南部人,就如麵包、饅頭之於歐洲人和中國北方人,都是能夠帶在身上做乾糧的便當,保質期長,無需再次烹飪。

d. 一種口味的調劑

粽子可甜可鹹,可葷可素,能夠經得住長時間燉煮的食材,都能成為粽子的配料。可以將粽子看成一種便攜的蓋澆飯或煲仔飯。緊實黏稠的粽子在口感上又與米飯有很大不同。漢代以前,

石磨尚未進入中國,人們吃的主食全是顆粒狀,即便是小麥也是如此(麥飯),粽子卻能帶來迥然不同的口感。

北魏時期著名農書《齊民要術》中記錄了北方如何做粽子,用黍米加草木灰,煮至爛熟。黍米又叫糯粟,和糯米一樣,粘性大。直到現在,陝西仍然有黍米做的粽子。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陝西黃米紅豆粽 來源:知乎

僅從以上四點就能看出,為何以稻米、玉米碎粒為主食大部分熱帶、亞熱帶國家,都有粽子這種相近的食品。以古代的烹飪技術和食品儲存條件,粽子具備無以比擬的特別價值。

粽子不僅是中國的,粽子更是世界的。

4.

節慶食品與文化意義

《端午論粽》三篇從多個角度證明,粽子不因端午而產生,反而是端午借用了粽子。

其實,

我們應當具備一個基本的飲食常識:沒有任何一種傳統食品,是為了某個特定的節慶而被創造出來。

如果說皇家或宗教的慶典、祭祀中可能有特定的餚品——我也舉不出例子——那也無法在民眾中流傳。無論是粽子還是月餅,必然早於該節慶產生的年代,也一定是百姓們的日常飲食、點心。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越南方粽子 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只會把自己最好的飲食祭獻給神靈祖先。祭獻中也會對食物進行調整、修飾,以賦予某些特別的意義和象徵

,就如粽子隱含著活人獻祭、用以辟邪的五色絲線、月餅上的吉祥紋樣等等。

某種食品與某個節慶繫結,就成為一種特別的符號。如果這一節慶得以推廣,這一食品也會被帶到新的地域,被更多人所接受

。這就是飲食與文化的相互作用。馬來粽成為伊斯蘭開齋節的符號,印第安人的粽子成為委內瑞拉人聖誕節的象徵,都是相同的文化作用。

誕生於中國南方的粽子與中秋,雖然不是中原華夏族的傳統,但隨著民族融合與認同,以及國家大一統文化的傳播,粽子也逐漸在北方紮根,成為中國人每個家庭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品。

飲食與文化的演變中,也可能發生改變。即使在中國,粽子也不一定和中秋節繫結,上一篇釋出後,有徽州的讀者留言,說在當地更注重過吃年粽子。

端午之辨(下)與端午無關——世界的粽子與飲食的邏輯

陝西蜂蜜涼粽 來源:網路

這可以解釋,為何粽子在北方僅僅是一種節慶食品,在平日裡卻並不常見。這是因為粽子不能在北方發揮其飲食的特色(耐儲存、便攜等),不具備日常飲食的土壤,僅能作為一種特色點心而存在(如陝西的蜂蜜涼粽)。

5. 觀點總結

● 粽子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古老食品,並非僅由中國人發明。

● 粽子在食品保鮮、便攜等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

● 粽子與端午節相結合後得以廣泛傳播,成為了東亞文化圈的節慶食品。

隨著烹飪技術、食品加工技術、食品保鮮技術的提高,以及現代餐飲服務的發展,除了特別的口味,粽子的傳統優勢已不復存在。以現代飲食營養的視角,高碳水(稻米)、高糖(北方甜粽子)、高脂肪(南方鹹肉粽)的粽子也不是健康食品。粽子早已從古代獻給神靈的美味,跌落到一種應節食品,日常食用粽子的區域愈發狹窄。

雖然吃的少了,但傳統並不會被丟棄。我們見到粽子,仍會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粽子作為一種承載著民族認同的食品,終將長久地流傳下去,這是文化的力量。

6. 全篇總結

《端午論粽》三篇,合計約1。1萬字,至此結束,全篇觀點總結如下:

● 端午節源自獻祭河神、辟邪祈福的端午祭,並不限於中國版圖。

● 粽子類食品遍佈於世界範圍內的很多國家,並非中國人發明,是人類最早的烹飪熟食。

● 端午祭早期的用人牲等獻祭。粽子因其象徵性等原因,在文明發展中替代了人牲,成為端午祭的祭品。

● 端午祭在漢代演變為祭奠名人的端午節,並由伍子胥轉向屈原,與粽子一起在漢文化區域廣泛傳播。

端午 ≠ 屈原 ≠ 粽子 ≠ 中國

粽子是世界的,端午祭是東亞文化圈所共有的,只有端午節和屈原才是中國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