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2022-03-21由 最泉州 發表于 美食

古時中原人南遷入閩,在泉州的山海之間安家落戶,創造出形形色色、別具風味的食物。石花膏、土筍凍、海蠣煎、薑母鴨……所有的美味小吃,都是漫長曆史中的創造。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網路

來到泉州,面線糊(mī-suànn-k o)絕對是是必不可少的嘗試,這不,連閩南語怎麼發音小編都給你標好了。在泉州的大街小巷,賣面線糊的小吃店隨處可見。由細面線、地瓜粉熬製而成的面線糊,湯汁濃稠、入口順滑,糊而不爛。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舌尖上的中國

面線糊只有面線當然是遠遠不夠的,醋肉、大腸、豬肝等各種滷煮,油條、雞腿、馬蹄酥等各種香脆的炸物,柔與脆、滑與韌相結合,只有你想不出來的奇妙搭配,沒有老闆煮不出來的美味。盛好一碗麵線糊湯底後,便可以在琳琅滿目、垂涎欲滴的配菜中隨心選擇,自由搭配。選多選少,豐儉由人,所以即便是在同一家小吃店,也可以吃上半個月不帶重樣。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一碗麵線糊,湯底尤為重要。網上曾經流傳著面線糊湯底分為“魚湯派”與“骨湯派”的說法,在這個說法中,前者用魚骨蝦米等熬製湯底,後者則是由豬大骨熬製湯底。

但也有營業多年的店家對這個說法表示不贊同,他們表示,每家湯底雖然不一樣,但其實本同末異,目前來說大家多是用海鮮熬製湯底,這樣的湯底味道比較鮮美,雖然也有將海鮮湯與骨頭湯混合的,但還是當季海鮮熬成的湯底最為美味。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泉州網

面線糊這樣一款神級小吃不僅廣受泉州男女老少的喜愛,據說也是乾隆好評系列。

傳說清朝乾隆下江南時,曾來到泉州一個叫羅甲村的小村莊。彼時適逢饑荒,民不聊生,遍尋全村也不得美食。恰巧乾隆做客某秀才家,秀才的妻子心靈手巧,賢惠過人。她在牆角找到了一些過年啃剩的豬骨頭和魚剌,仔細洗淨後下鍋熬出一碗“大骨湯”,又將櫃子裡掃出的面線碎和木薯粉和著下到湯裡,最早的面線糊便由此誕生。乾隆從來沒有嘗過這種神奇的搭配,吃後如沐春風、十分欣喜,馬上問這“龍鬚珍珠粥”是用什麼做的。秀才妻子急中生智,佯稱這是祖傳秘方,乃是用上等面線和秘製地瓜粉加工而成。乾隆龍顏大悅,重賞秀才一家。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網路

乾隆與面線糊的故事就這樣流傳開來,這段被人津津樂道的面線糊歷史雖已無從考證,也不排除是人們在美化面線糊,但著實為泉州面線糊的形象增添了神秘而有趣的一筆。

雖說泉州的面線糊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然而最早的面線糊店鋪是哪一家,其實泉州本地人也語焉不詳。但已知最早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泉州的西街便出現了數家販售面線糊的小攤,因此更是有“東街肉粽、西街面線糊”的說法。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搜狐網

那時的面線糊配菜種類不像現在這般繁多,一般只在早上出攤,一碗麵線糊或三分錢,或五分錢,在當時多是“土豪”們才享用得起的美味。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小紅書

而現在,泉州人的一天不僅可以從一碗麵線糊開始,也可以由一碗麵線糊結束。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面線糊小吃店,可選的配菜少則十幾種,多的可達三四十種。也有的到了晚上九點多十點,才推著車子從小巷深處出來擺攤,專供剛結束加班,或是正要開始夜生活的年輕人填飽肚子。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最後,分享幾個面線糊食用的小tips:選擇配料的時候,如果海鮮選得多,就可以滴上一兩滴料酒去腥;如果大腸、豬肝等滷煮選得多,就要少放肉汁,味道才不會太重。若是不吃香菜或蔥,一定要提前告訴老闆,否則已經練就一手 “光速”的老闆,一個手快就會加下去啦!

乾隆與泉州面線糊那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小紅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