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2022-02-06由 央廣網 發表于 美食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訊息 為練刀功,陶曉東曾在菜場切了兩年乾絲,多年後他明白,當年自己練的不僅是刀功,更是一份心性。

淮揚菜講究“形”“意”,講求用簡單調料“勾勒”出食材本味,若沉不下心,便體會不到淮揚菜的精髓,更做不出菜裡那份味道。而在探索“新淮揚菜”的路上,更是需要用心理解淮揚菜,才能進行革新,做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淮揚菜。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陶曉東(央廣網發)

免費切兩年乾絲,修煉的不僅是刀功

“我十五六歲就能自己做一桌子菜了。”陶曉東說,自己的父親、外公都是鄉廚,父親還經營著一家小飯店。

可以說,陶曉東就是在後廚長大的,孩童的時候,後廚就是他的“遊玩地”,幫著父母洗菜、揀菜,上學了,便自己給自己做飯。

高中畢業後,陶曉東開始認真思索,是否要將燒菜這件“好玩的事”當作自己未來的事業。在得到心中的答案之後,1997年,陶曉東便離開家鄉張家港,隻身來到學廚氛圍濃厚的揚州求學。

在揚州的烹飪學校,陶曉東才搞明白,“燒菜”和“烹飪”完全是兩回事,“我以前那隻能叫把菜煮熟,原來烹飪是一個體系,營養、衛生、搭配……都很講究。”

也因此,越是看明白了這一點,陶曉東越是努力。

廚刀被稱為“揚州三把刀”之一,淮揚菜入門第一關便是刀功。為了有足夠的食材練習,陶曉東便到菜場免費幫人切乾絲,“我就支個桌子,戴個小紅帽,立塊牌子,上面寫‘為人民服務’”。

不僅如此,陶曉東還組織同學們一塊兒去“為人民服務”,這一切,陶曉東就切了兩年,每個週末風雨無阻。

“切到後面,自己才感覺切的已經不是食材了,而是一種心性。”陶曉東說,要長久地重複一件事兒,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是堅持不下去的。而反覆練習、在重複中不斷參悟,對任何一個廚師來說,都是必修課。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水晶蝦蟹包(圖片來源:受訪者陶曉東提供,央廣網發)

從揚州畢業後,陶曉東去到南京實習,真正走上工作崗位的他,發現自己離“烹飪”還很遠,因此,他一邊工作一邊參加成人高考,成功考取了揚州大學烹飪專業;後來,還自學書法、繪畫……因為他堅信,技多不壓身。

實習期結束後,憑藉著這份勤奮好學、踏實肯幹,陶曉東進入了揚州迎賓館,從冷盤、麵點、切配等基礎工作做起,用5年時間,待遍了出品部幾乎所有崗位。到2005年,陶曉東已成為揚州迎賓館3號樓宴會中心的副廚師長。

這時候的陶曉東回頭再看,發現當年練習刀功時磨出來的踏實認真、耐得住寂寞的心性、大學裡很多同學不願學的理論知識,都成了自己日後飛速進步的基礎。

在陶曉東看來,廚師就是需要耐心、鑽研、在細微之處不斷精進,“對淮揚菜而言更是這樣”。相比一些菜品透過香辛料、醬料進行口味的調和,淮揚菜更講求用糖、鹽、醬油等最簡單基本的調味料,去烹飪出多層次的口味,這就需要廚師掌握精準的食材與調料配比,精細的工藝流程,以及恰到好處的火功。

就像經典的獅子頭,陶曉東就練了十來年,才敢把自己做的這道菜端到大師面前,讓他們品評、指點。

這考驗的就是心性,能用十數年不斷去研究一道菜,這就是功夫。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八寶葫蘆鴨(受訪者陶曉東供圖,央廣網發)

新淮揚菜要有傳承,更要順應時代

正是在這不斷的精進中,陶曉東逐漸將淮揚菜做出了自己的風格,做出了更符合這個時代的菜品。

就拿獅子頭來說,陶曉東練了十年,為的就是找到傳統的精髓,並改良出符合現代人飲食習慣的菜品。而這精髓,正是在於淮揚菜講究的“用簡單食材,透過不同配比、火功,激發出最美妙的口味”。

“不少不明就裡的人會認為,獅子頭不過是幾個大肉丸子,但要做到嫩如豆腐,入口即化,豬肉的吃水、比例,以及蒸制的火候、器皿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沒有十幾個小時的功夫,做不出好的獅子頭。”陶曉東說,特別是現代人都非常專注是否吃得健康,要做好一個獅子頭就更難了。

原本的獅子頭為了獲得細嫩口感,豬肉的肥瘦比例通常一半一半,但這對現代人而言,顯得過於油膩。

陶曉東便將比例改為肥三瘦七,“透過讓豬肉充分吃進加鹽的水,來調節口感,1斤肉要吃進7兩水。”陶曉東說,怎麼吃水、吃多久要看經驗,這是個技術活,吃水吃得不好,肉不僅無法軟嫩,還會變得異常鬆散,甚至成為肉泥,做不成獅子頭。

同時,淮揚菜講究時令,不僅是食材講時令,陶曉東還會根據四季,人們對葷素攝入的不同需求,酌情調節獅子頭的肥瘦比例、吃水程度、高湯中食材的搭配,可謂細緻之極。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珍珠魚圓魚頭(受訪者陶曉東供圖,央廣網發)

但陶曉東的創新,不是一味的革新,在需要改的地方一定順應時代,在必要的地方一定傳承古法,“傳統是有傳統的道理的,像獅子頭一定要用砂鍋,就是因為只有砂鍋才能保持溫度,讓獅子頭在高溫蒸汽中達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做獅子頭,砂鍋就是最佳的器皿,這不能改。”

陶曉東還翻閱古籍,根據古籍記載,做出馬蹄、鹹鵝等多種口味的獅子頭。“我們沒法說這是還原了以前的味道,因為以前的口味,誰都不知道了,但這豐富了獅子頭的口感,也符合現代人對於口味多樣性的需求。”

在陶曉東看來,傳承不一定單指繼承傳統技法,更在於傳承其背後的精髓,這就是廚師行業常說的“有傳統,無正宗”。

“再打個比方,揚州炒飯,很多人、很多影視作品都說揚州炒飯要用隔夜飯來炒,其實不一定要用隔夜飯炒,這背後是有故事的。”陶曉東說,淮揚菜非常注重食材不浪費,比如拆燴魚頭,魚骨魚皮熬湯、魚肉做丸子等,是沒有一點浪費的。揚州炒飯最初也是廚師為了處理剩下的邊角料、剩飯而創,在發展過程中,又加入了一些食材的搭配,做到飯菜合一,才逐漸成為一道名菜。所以,如果想炒好一道揚州炒飯,用隔夜飯並不是首選。

“相反,從現代科學烹飪的角度來看,隔夜飯是不健康的,也不符合現代人的飲食健康理念。而且在我們做的一些測試中可以看到,現煮米飯炒出來的揚州炒飯,要比隔夜飯強,但能不能做好,就要看廚師的功力了。”也因此,江湖傳說中的“一碗炒飯看出廚師功力”,不是沒有道理的。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揚州炒飯(受訪者陶曉東供圖,央廣網發)

合理利用時代工具,才能更好地推廣淮揚菜

既然做淮揚菜那麼麻煩,是不是就阻礙了其發展呢?特別是在這個講究“快”的時代,做菜效率一定是餐廳必然要考慮的。

“所以就要合理地利用現代工具。像文思豆腐,以前我們是自己一刀一刀的切,快的都要五分鐘,但現在,有特製的針管,一擠就出來了。”陶曉東說,除了特製針管,還有很多現代烹飪工具如烤箱、蒸箱等,也能極大地幫助廚師提高效率。

“你要說做出來的風味和以前不同,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但這不僅是烹飪技法的因素,還有食材、炊具的影響。”陶曉東解釋道,現在的大氣、水質都和以前有所不同,產出的食材口感也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對於這些,作為廚師是沒法強求的,只能去合理利用,去做自己特色的菜品。

那如何兼顧傳統呢?陶曉東說“傳統技法,我們該沿用的沿用,該改進的改進,體現中華飲食文化,不一定就是固守傳統技法,而是將中華飲食文化傳達在菜品之中。”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受訪者陶曉東供圖,央廣網發)

淮揚菜講究精緻、精巧,講究“形”“意”,陶曉東便將大學時自學的書法、繪畫在擺盤、菜品呈現之時,融入其中。“其實它們的一些基本理念是相通的,就像水墨畫,簡單的要分輕重緩急,有濃有淡,有時要張揚,有時又要懂得收斂筆鋒。”而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達‘雅’”。

陶曉東稱,還可以搭配場景化的裝修、讓顧客身臨其境,適當地將烹飪搬到就餐區,讓顧客看著廚師烹飪。比如讓顧客看到乾絲如何在廚師手中被切得薄如A4紙,加強場景感,以此傳達淮揚菜表達的文化內涵。但在後廚,卻可以借用機器,兼顧效率和文化的呈現。

而陶曉東說的“工具”,也不只是廚具,還有各種媒體與交流活動。陶曉東作為新生代的淮揚菜名廚,常常出訪國外、登上各種媒體、節目,但他的目的,是在於讓世人看到現代淮揚菜的魅力與中餐的文化,“只有讓更多人知道淮揚菜、嘗試淮揚菜,淮揚菜的路才會更寬廣。”

正是這些經歷,讓陶曉東更加感知到刀功、火候等基本功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這些已經不是技能那麼簡單,這其實是在考驗廚師的心智與耐性,讓他們理解中餐背後的文化。所以他既提倡使用現代工具,又要求年輕廚師必須沉下心來練習刀功、火候等基礎功夫。

陶曉東:揚州炒飯的秘密,其實不在於隔夜飯

陶曉東(受訪者供圖,央廣網發)

結語

淮揚菜源於揚州、淮安,這裡至今洋溢著濃厚的文人風雅,也交匯著現代文明的精華。陶曉東也在傳統的基礎上,倡導做出符合時代的菜品。

“時代就應該有這個時代的菜品,凸顯這個時代的特色。”陶曉東說,菜品其實也是在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人群喜好,那時的創新流傳下來,也才成為了今天的傳統。

因此,這個時代的廚師,就應該做符合這個時代的菜品,去體現現代人對餐飲的追求,體現現代人的餐飲文化。

而對於現在不少年輕廚師都有的浮躁之氣,陶曉東則希望年輕廚師們能注意四點:謹慎、明辨、心態、穩健。保持良好的心態去練好自己的基本功,看清楚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去辨清楚市場上哪些是有生命力的,然後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作者:紅餐陳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