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深秋吃什麼?鑊氣滿滿的幹炒牛河!拆解“幹炒”,解讀技術要領!

2022-01-02由 不輟的自媒體 發表于 美食

幹炒牛河我其實還是挺喜歡吃的,但是遲遲沒有下“鍵盤”;要談的內容牽涉很多,實在是有點無從談起;不過講美食,尤其是講炒菜,橫豎也繞不開這個幹炒牛河(還有一個肉夾饃也是繞不開,但不想講的),索性就不糾結了,直接進乾貨!

今天的乾貨密集且量大,建議先收藏,有不明白的就留言問我,最近有時候看不到私信,不知是我這邊的問題還是平臺的問題。

拆解幹炒的“鑊氣”

先給不瞭解幹炒牛河的小夥伴兒們科普一下。

河粉,是沙河米粉的簡稱,也叫沙河粉,起源於廣州市沙河鎮,並由此得名,廣東人管這個叫“湯河”或者“湯河粉”;我是天津人,不知道他們為嘛界樣叫,誰知道麻煩告知,謝謝!

這個米粉雖然也是用米漿做的,但是跟米線的做法又不一樣,是把米漿倒在一個蒸槽裡,傳統上是倒在蒸籠的篦子上,上蒸籠蒸出來的,蒸出來是一個片片,吃的時候切成長條。

幹炒牛河,顧名思義,就是炒米粉,就是上面說的切成長條的那個東西;而幹炒的意思就是炒得乾乾的。不知你們炒菜水平怎麼樣,反正我覺得炒得乾乾的可是挺不容易的。

幹炒牛河是一道十份考較粵菜師傅功力的菜,號稱“考牌作”,《金玉滿堂》(也叫《滿漢全席》)裡,羅家英的一段臺詞是這樣說的,特別到位:

“廚房有兩樣剋星,一個是幹炒牛河,另一個是咕嚕肉。幹炒牛河講鑊氣,油多就“膩”,油少會“焦”,而且每條河粉都要“色”、“味”均勻,豉油太多會味太重,豉油不夠味又太淡,牛肉要過油六成熟,原汁就會留在牛肉裡面,再起鍋多煮兩成,就會香、滑、爽口,當牛河上桌的時候,一夾起來,不能夠有多餘的油和醬油留在碟上,那樣才叫做夠幹身,不會膩口。”

也不限於幹炒牛河,任何干炒的訣竅都是四個字“炙鍋溜油”,分開說就是兩處要點,一要火力要夠猛,二要用油“溜鍋”,也叫“溜油”,就是炒菜的整個過程都用最大火,鍋熱了把油倒進鍋裡,然後晃鍋,讓油鋪滿鍋底,再把油倒出去,這叫“溜一下油”,如果是比較容易粘鍋底的食材,就要多溜幾次油,

也就是說,幹炒河粉的時候是不放油的。

敲黑板!這裡是重點!

如果鍋“溜”得足夠,那麼一直用最猛的火力,並且配合顛鍋的手法,則河粉既不會粘鍋不會糊,河粉的形態又可以完整地保留,不會炒破。

一個竅門,在家做,沒那麼多可以靈活使用的油,那麼可以先用快炒的手法,炒一顆蛋,盛出炒蛋之後,趁熱即可幹炒。

不過說句實在的,即便是掌握了“炙鍋溜油”,並且也炒一個蛋,也只是能讓手藝好的人做出幹炒的效果(手藝差的就只能呵呵了);炒了好多年菜的我表示,要不粘不破,又要炒勻入味,這個還真不是新手就能達到的境界!顛勺頻繁了不行,顛勺不夠也不行,還要結合炒勺的翻攪,即便溜了鍋也不容易搞,必須反覆練習才能掌握。

所謂“鑊氣”,就是你在炒制的時候能感受到的,一種充滿熱力的氣息;包含了用鼻子能聞到的“氣味”,也包含了食材熟化後的顏色變化,而更多的,則是食材在高溫的“鼎鑊”中熟化的綜合氣息;想感受到“鑊氣”,真要有自己的第一手經驗才行。

看明白了吧?幹炒牛河是需要點廚師技術的,又是一個必須依賴廚藝的專案,廚師在則一切好說,廚師不在一切玩兒完。這類的專案,適合路邊攤,老闆即大廚的小飯館以及星級酒店;連鎖餐飲的話,不適合作為連鎖經營的主打品種,但是可以作為某一個連鎖店非主打的獨立特色。

談完了“幹炒”與“河”,接下來該說“牛”了。

能用鴨肉麼?

我在很多地方都主張用鴨肉代替豬牛羊肉,所以你覺得我在這裡也會這樣主張的吧?

嗯,你錯了,這裡我主張用牛肉,星級酒店最好用裡脊,等而次之則依次為,外脊,臀肉,大小黃瓜條,辣椒條,最差用米龍。

為什麼呢?從商業角度說,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市場細分問題。我為什麼在很多地方主張用鴨肉呢?仔細想想,我主張用鴨肉的專案,都是適合連鎖經營的專案,小酥肉,包子,餛飩,回頭,還有鍋貼,這些全都是。美食家固然也會光顧連鎖經營的門店,但人家只是圖一個飽而已,你會在麥當勞找廚藝麼?而路邊攤,老闆即大廚的小飯館,以及星級酒店這些地方,客人除了求一個 “飽”,還有情懷、口味、情感、味道、精緻,以及格調等等的訴求,那就自然另當別論了。

關鍵是,幹炒牛河裡也不需要放很多牛肉啊!賣的便宜的少放點肉,賣錢多的多放點肉,如此而已,反正都是物料成本乘三乘四的市場售價嘛!小門面乘三,大飯店乘四乘五,行業慣例,開店做生意不能那麼扣扣搜搜的。

接下來,咱麼就說說幹炒牛河裡的牛肉,要如何炒的特別好吃。

炒制的流程要點

先說火力。專業中餐廚房裡,炒灶兒的火力,小火相當於居民家中的最大火;而幹炒牛河在專業廚房都需要用大火,這樣一來,專業做法就跟在家做的方法完全不同了;這裡說一個適合家裡做的方法,手藝好的人肯定能移植到專業廚房並且最佳化,手藝不夠的就不要把這個專案拿去實操了,自己在家做做就好。

先切肉,橫切牛肉豎切雞,所以牛肉要橫切,就是直直地從上往下看,刀口的走向要垂直於肉纖維的方向;

切好後醃製,鹽糖少許胡椒粉,醬油調味,老抽上色,料酒去腥,加澱粉攪拌均勻,然後封油備用,封油是為了滑炒時肉片不粘連,並且備用期間水分不流失;北方有一些地方還會把雞蛋清打進牛肉裡(抓打帶摔),讓肉更嫩;

然後,韭黃段,小蔥段,以及掐頭去尾的豆芽,都搞成相近的長短備用。

熱鍋冷油,三五成熱的時候(油溫在100-150度),寬油滑炒(就是放很多油),牛肉炒到“六成熟”出鍋,就是牛肉大部分已經白了,但是裡面能看到隱隱的紅。牛肉用的部位約嫩,對應的起始油溫就越低。

這時候用第一部分說的方法,先大火燒鍋,然後溜油,然後下河粉,下之前先把河粉理一理。

炒制的時候,注意顛勺和攪拌相結合,不要盲目地顛,如果是用炒鏟,下鏟的角度要找好,斜著下鏟,不要剷斷河粉,先炒到河粉有略硬的白邊。

如果你家火夠大,就這會兒下豆芽,韭黃,繼續炒一會兒,看到豆芽韭黃斷生,下小蔥,牛肉,並加醬油,鹽,雞精味精調味。這樣,一盤鑊氣慢慢的幹炒牛河就出鍋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祝我的粉絲們2020都發財!

小吃文打卡第五十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