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家鄉尋味】不打黃元米果不過年,流傳千百年的美味

2021-12-19由 pick美食大隊 發表于 美食

【家鄉尋味】不打黃元米果不過年,流傳千百年的美味

黃元米果

有一種情愫只有客家人懂,

有一種味道只有贛南人有。

裡面飽含著他們對家鄉

濃濃的思念

【家鄉尋味】不打黃元米果不過年,流傳千百年的美味

黃元米果是江西省的特產,又稱大禾米果。其歷史悠久,是明代的地方貢品,又是客家人的傳統食品,是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主要原料。

黃元米果起源於唐,興盛於明。製作黃元米果的新增劑是由黃元柴曬乾燒成灰瀝取的灰水和決明子的根塊組成;其中用於給米染色的黃色染劑是取用於黃梔子乾果;而米果製作最不可或缺的當然就是米——大禾稻米。

黃元米果的製作材料收集不易,也唯有愛你的家人才會在你歸家之際不辭辛勞為地你備上一桌難忘的美食。我們尋覓美食,不僅要將它的獨特味道和外觀記錄下來,還要記住美食背後淳樸而濃厚的故鄉情。

【家鄉尋味】不打黃元米果不過年,流傳千百年的美味

在贛南尋味美食中,黃元米果是贛南獨有的味道。黃元米果這道經典的美食一直都是客家人的傳統名點,每一道製作的工序都源自質樸勤勞的客家人的智慧。

在贛南有不少地方都在做黃元米果,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農村裡都會自己製作黃元米果,每家每戶打出來的米果都有各家各自的不同味道,顏色和軟硬程度都不一樣。

黃元米果之所以是黃色的奧秘,在於天然的色素黃梔子。梔子是常綠灌木,梔子花可做菜吃,梔子成熟後的乾果又是傳統中藥材。除了黃梔子,村裡做黃元米果也放槐米,槐米也是天然色素,放到水裡也會變黃。放了槐米的黃元米果色澤更好看,而且吃起來還有淡淡的槐花香。

【家鄉尋味】不打黃元米果不過年,流傳千百年的美味

製作黃元米果要先用黃元柴灰加開水過濾成灰水,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攤開晾乾後又蒸熟置於大石臼內,用硬雜木棍搗爛成團,起碓後,用手揉搓均勻,切塊做成各種形狀的米果。

由於做工繁瑣,往往要親鄰朋友相助才會動工興做。做好的黃元米果色黃味鮮,味道中有黃元柴的清香,也有餡料的濃香,柔韌又不粘齒,一口下去,滿口清香,滿腹溫暖。用灰水浸沒,藏於缸中,可留至第三年夏天。

贛南人的年味很簡單。家家戶戶大團圓,親鄰朋友聚在一起打黃元米果,那場面熱鬧非凡。黃元米果不僅是一種流傳悠久的美食,更是一種味蕾中的相思。

【家鄉尋味】不打黃元米果不過年,流傳千百年的美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