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2021-11-07由 生活小芒果 發表于 時尚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在2019年,國內展開了一項關於牡蠣消費意願的市場調查,結果表明牡蠣比預料中還要受歡迎:有95。84%的受訪者都表示認識牡蠣,近8成受訪者在最近一年內購買並食用過牡蠣。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中國居民購買牡蠣的常見頻率為“一個月購買2~4次”以及“1~3個月購買一次”,每次的購買量在1~3公斤左右,單次消費在20~100元,週末聚會和日常用餐已經成為主要的消費場合。

“海中牛奶”到底能不能生吃?

“海中牛奶”到底能不能生吃?這一問題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在北方,牡蠣被稱為海蠣子,有些地區確實存在“生吃海蠣子”的傳統說法,比如前面提到“生吃蠣子活吃蝦”。

在法國、西班牙等國,牡蠣基本上都是以生吃為主,搭配檸檬汁簡單調味,整個軟體部被直接吞下,爽滑鮮甜,風味絕佳。其實早在17世紀,生吃牡蠣就已經風靡歐洲,如今更是成為了年輕人的主流吃法。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1840~1920年北美紐約港牡蠣車間

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其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也對牡蠣的吃法進行過描述:

一個衣衫襤褸的老水手用小刀撬開一個個牡蠣殼,遞給兩位先生,後者再進獻給女士。女士們的吃法很是優雅,她們先用一塊精緻的手帕託著牡蠣殼,把嘴稍稍往前伸,以免弄髒裙子,然後輕快地一吮,一下子就把肉和汁水吸進嘴裡,再把空殼拋向大海。

從描述可知,這裡的牡蠣也是直接生吃的,並且還被認為是“高貴的動作”,“這種吃法有檔次、高雅、有派頭”。不難看出,生吃牡蠣在法國已成為傳統,而且還是貴族人士的專屬消遣,貧苦人要吃上一次簡直就是奢望。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那麼,牡蠣真的能生吃嗎?

其實前文已經提到,牡蠣的品質和所在海區的水質有很大關係。一級海水水質養出的牡蠣天然、無汙染,經過食品安全檢驗後確實可以生吃。如果產地環境不達標,比如水質僅達到二級標準或者存在富營養化汙染,那麼養出的生蠔就不適合生吃了,安全隱患很大。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因此生蠔能不能生吃,主要還是取決於環境和品質。歐洲和北美對生蠔的養殖產地都有嚴格限制,上市後也會對產品進行質量檢驗,生吃問題不大。但是在國內,近海汙染較為普遍,水質很難達到一級標準,牡蠣體內病原菌較多,不建議生吃。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在中國,最常見的吃法還是熟食,透過燒烤、清蒸、燜煮、烘焙、油煎等方式殺滅病菌,同樣營養美味,口感濃郁。在對生蠔的品質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高溫烹飪更安全、更保險,也更值得推薦。

牡蠣對中國居民的飲食到底有多重要?一份調查很能說明情況

有人可能會說了,海水寄生蟲和病菌和淡水的不同,滲透壓更大,在人體的腸道環境下無法生存。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海水魚做成的刺身確實比淡水魚生的食用風險更低,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海水中的病原菌對鹽度變化也有一定適應能力,為確保安全,還是建議儘量熟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