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別逼孩子當眾表演了…內向孩子的閃光點,你想不到

2022-06-20由 晴天媽媽千萬億 發表于 母嬰

經常會有媽媽問我: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

“孩子不愛說話,該怎麼改變“

“孩子不喜歡與人交往,咋破?”。。。。

甚至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太內向,導致他的社交能力很差,很擔心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受到影響。

甚至好幾次遛娃的時候,聽到身旁的老人閒聊,都在吐槽孩子“悶葫蘆”“太內向”,言語之中充滿了失望。

可是,內向真的不好嗎?

內向是一種天賦

蘇珊凱恩在《內向孩子的競爭力》中寫到:“如果一個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使父母經常向別人表達歉意,或被父母有意或無意地糾正,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性格自卑,不僅不會去尋找自己這種性格的優勢,反而還會因為讓父母失望,於是痛恨自己為何是這樣的人。這種自卑會給他內心造成很多衝突,這些衝突會引發心理障礙,比如會引起社交恐懼症、焦慮症等。”

傳統價值觀裡面,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活潑開朗親社會,孩子內向都恨不得逼著他上臺表演儘快成為“大眾意義上的優秀孩子”。其實內向的孩子大腦抑制了部分行為的同時也喚起了更多的專注和思考能力。內向,並不是詛咒,而是天賦。

到特斯拉“鋼鐵俠”馬斯克的火箭上天,我們才理解,3歲前一度被誤以為聾啞人的Musk,其實是在更專注的思考和探索。牛頓、愛因斯坦,科學家和名人也有不少內向性格,並不影響獲取成功。

內向孩子的堅持、敏銳、專注、創造力是被科學研究證實的。

內向的三大優勢

1、內向的孩子思維更敏捷

J。K 羅琳的《哈利波特》非常出名,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歡她的小說,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樣有想象力的一個作家,肯定很外向,很有激情? NO,可她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內向者。

她說:“當《哈利波特》的點子出現在我腦袋裡時,我正在旅行中手邊並沒有筆可以記下來,可我真的太害羞了,連跟別人借一支筆都不敢開口……”

別逼孩子當眾表演了…內向孩子的閃光點,你想不到

她將自己的經歷融入想象,內向的她讓自己的思維更細膩,創造出《哈利波特》中令人著迷的魔法世界,成為全球最富有作家。

內向的孩子心思細膩,熱衷於在獨處時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內心世界獲取能量和靈感。

2、內向的孩子專注力更強

愛因斯坦是典型的內向型人格,他依然是個沉默寡言,不太願意說話的孩子。

長大以後,他依舊習慣獨自一人生活、工作,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作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繼牛頓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但即便是這樣的“天才”,也一直是個沉默寡言,不太願意說話的孩子。

《愛因斯坦傳》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內心沉靜,絕不墨守成規,思考不受外界影響,想象力的驅策使他能夠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是個怪人,一個可敬的叛逆者。”

當人們問愛因斯坦為何能提出那麼多改變人類認識世界的理論,他回答:“並不是我很聰明,我只是和問題相處得比較久一點而已。”

愛因斯坦曾說:“創造性思維是受到單調的平靜生活和寂寞所刺激得來的。” 看上去不那麼熱烈的性格特質,恰恰給專研和專注留下了舞臺。

內向孩子天生善於把注意力集中於精神世界,不易受外界干擾。

3、內向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對富有創造力人才的研究發現:喜歡獨處的孩子,在創造力方面更具優勢。

事實上,很多“天才”從小都與“傑出”毫不沾邊,甚至很多人童年悲慘,被扣上“多動”“自閉”“不合群”“笨蛋”的帽子…

達爾文在自傳裡透露:‘所有的老師都認為我資質平庸,與聰明不沾邊。’

奧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曾在幼年期被診斷為多動症;

已故英國首相丘吉爾有躁鬱症,幼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愛因斯坦從小被老師叫做“蠢才”;

埃隆馬斯克3歲之前很少說話;

牛頓自幼就是缺爹少媽的“留守兒童”;

畢加索小時候總被家長老師關禁閉…

事實上,內向孩子偏愛的獨處和思考,更容易提供思維創造的快樂和靈感。音樂人、藝術家、科學家,都在獨處中獲得成長。

怎麼支援孩子的“社交力”,幫助孩子自信up?

做好準備,和孩子提前預知可能的社交場景

想讓孩子避免過度封閉,開啟和別人交往的大門,需要父母提前預知:孩子都容易對陌生社交深感不安,安全感的建立也需要一點點時間,“會遇見誰”、“大概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孩子能提前瞭解,Ta會更有心理準備。尤其在遇到熊孩子、熊親戚、熊朋友的時候,對風險和意外的預知都會讓孩子更有把握,情緒更穩定。

孩子恐懼內向是正常的,接納孩子真實的擔心

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天然“慢熱寶寶”,對於親密的家人會更“窩裡橫”,但是對陌生的小夥伴和新奇體驗充滿著“很想嘗試,但不知道會不會發生讓自己害怕的情況”。給孩子一個抱抱、撫摸、讓孩子的情緒被關注。

不要“你試試”,換成“我們一起試試”

對孩子來說,與其逼著Ta不如陪著Ta,牽著孩子的小手,“你看上去好像很想試試,媽媽和你一起試試唄?”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真實的鼓勵和支援。

為孩子一點點成績,真誠點贊

孩子每一次新的交友、新的嘗試、新的進步都是情緒和社交的大突破,也意味著孩子學習探索能力進入新階段,給孩子一個大大的鼓勵,Ta也能發自內心的為自己的進步開心,這種“成功的經驗“也會成為Ta繼續努力的動力。

下次遇到類似情況,學會“遷移”成就!

有了第一次突破,下一次再有新環境、新故事的時候,Ta就會很期待了,不管是否容易,遇到哪些挑戰,爸媽真誠的鼓勵、提醒Ta“你做到過,這個也可以”,孩子就會越來越願意努力,更知道“優秀需要練習”,從而變得更開朗,外向、喜歡錶達和交往。

從孩子心智發育的角度來講,探索、經歷、豐富的社交環境,都在為孩子的大腦提供有效的“刺激”,讓神經元以指數倍更高效連線,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寫在最後

無論內向外向,的接納、鼓勵、支援,就是用身體力行告訴孩子“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我相信你可以”。

無論孩子是否內向,尊重孩子的特點都會讓我們的養育更輕鬆。畢竟,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教育,只有探索出適合自家孩子的教養方式,對父母來說才是最“完美”的。

內向孩子才不是笨、自閉、沒出息,很有可能是另一個天才呢!

畢竟,沒有完美的孩子,沒有完美的教育,但是有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