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2022-04-10由 百合媽媽讀心理 發表于 母嬰

文|百合媽媽

1、3個小場景。

你6歲的女兒正在客廳玩耍,而你在廚房做飯,當你做好飯解下圍裙從廚房走出來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她居然把你最喜歡的沙發靠墊用剪刀剪成碎片,碎片飄飄灑灑滿地都是。

你7歲的兒子自顧自地在玩具房擺積木,遲遲不肯上桌吃飯,你已經喊過他N次了,他每一次都極爽快地答應,但就是不行動,你覺得胸口的火要冒到三丈高。

你5歲的小女兒把你的鑰匙扔進了電梯地板上的夾縫裡,據你觀察,她瞄準那個縫兒已經有幾秒鐘的時間了,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她非要幫你拿鑰匙是為了幹這件荒唐事。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2、你的情緒失控了。

面對諸如上述的種種不良行為,幾乎沒有老母親不抓狂。

“你太壞了,瞧瞧你乾的好事!”

“你快把我氣瘋了!”

“你最好老老實實待著,否則小心捱揍!”

“你有毛病吧!你這樣做簡直太荒謬了!”

“你總是這樣拖拖拉拉,我受夠你了!”

“你就不能像鄰居小樂一樣乖嗎?”

你被孩子的不良行為衝昏了頭腦,不由自主噼裡啪啦狠狠地罵一通,然後,皺著眉頭滿腹鬱悶地氣倒在沙發上,感覺到五臟六腑都要爆裂。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3、這樣做對嗎?

你不應該責罵孩子,這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你是一個大人,他還是個孩子,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卻沒有辦法像個大人一樣思考。

責罵孩子意味著把事情歸結為是孩子犯下了錯,而不是承認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其複雜的因果關係,包括父母自己的認知、情緒、先前的經驗以及期望。

相關研究表明,經常受到父母批評、指責、或被認為有一大堆缺陷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行為更具攻擊性,社會交際能力也更差。

發現問題不過意味著改變的開始,你的孩子正看著你呢,你的一言一行都會投射到他的身上,他會從你的身上學到處理問題的方法。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4、應該怎麼做呢?

01、學會對孩子做無罪定論。

做無罪定論,並不是說把孩子的所有行為都當成是對的,而是用積極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把孩子的錯誤和不端行為都看成是他學習、成長與進步的過程中必經的一段路程,並且相信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惡意,他只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

02、向孩子表達你的感受。

你應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向孩子表達你的感受,“你這樣做我很難過。”“我真的好煩!”這樣說不會引起衝突,這只是你個人的感受。

但是你如果說:“你真煩人!”“你太壞了!”就會激起孩子的防禦心理,讓彼此間的衝突升級。

無論你面臨的狀況有多麼糟糕,永遠記住,最有效的迴應絕不應該是應激式的反應,而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基於解決問題的目標,選擇一種建設性的迴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不是人格品性上。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03、查詢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

(1)、孩子可能只是在做實驗。

我家兒子兩三歲的時候在姥姥家住了一段時間,一天中午,全家人正坐在飯桌上吃飯,他突然抓起一大把太空沙扔到了姥爺的碗裡,然後志得意滿、急急忙忙地偷樂著跑開了。

孩子姥爺是個很和善的人,雖然不是很懂科學的育兒知識,卻並沒有捨得訓斥孩子,只當作是小孩子慣常的淘氣,說了句:“嘿,小傢伙,你怎麼可以這樣!搗蛋鬼!”就完事兒了。

如果這件事換作別人,很有可能會教訓孩子一頓,小小年紀怎麼可以這麼沒大沒小、沒有規矩,或者還有可能會暴打一頓,讓孩子長長記性。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事實上,這對於孩子來說只是一個實驗,是他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他需要搞清楚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想要弄清楚人類的性情和行為方式,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和所需的。為了得到答案,孩子就會從身邊的人身上做實驗,僅此而已。

只要大人對他說“不可以”,他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這種犯錯帶來的自責和羞恥感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如果你還是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可以把他想象成一個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正在透過他的行為驗證一些事情,並且把實驗的過程和結果記錄在筆記本上,而這些實驗對於孩子瞭解自然世界、發展社會能力大有裨益。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與此同時,這恰恰是孩子學習的機會,你應該給他一個好的實驗結果:你想讓孩子在實驗中得到什麼收穫呢?

把你想要給孩子的答案寫下來,可以是一些優秀的品質:溫和、堅定、幽默、言行一致……

然後,為你選擇的每一個品質創設一個相應的場景、行為或者結果,並且有意識地去這樣做。

可以每週選取其中之一加以行動,待這一行動成為習慣之後,再新增一種具體的行為,如此紮紮實實地去踐行,孩子就會從中受益良多。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2)、孩子可能是在尋求關注。

有個小男孩,每次在吃麵包的時候,都要把麵包皮一片一片剝下來,他的父母總是很生氣地對他說,“不要這樣做!再這樣就不要吃麵包了!”

但是,他寧願挨父母的罵也要這樣做,因為這讓他的內心得到一種滿足感,他真正的目的是尋求父母的關注。

後來,他的父母不再因為這件事情指責他時,他反而不再那樣做了,因為關注消失,不良行為自然也就消失了,孩子會覺得自己那樣做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3)、孩子可能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

有的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很可能是因為父母無法做到言行一致,所以孩子在一次又一次試探父母的底線。

比如,父母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看半個小時的手機,但是卻沒有嚴格執行,孩子常常超出這個時間範圍,父母有時候允許,有的時候不允許,孩子就會一再地試探。

對待這種情況,父母只需要做到言行一致,孩子就會明白父母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沒有必要考驗父母是否說話算話,因為那樣做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停止不良行為。

孩子把媽媽最喜歡的沙發靠墊剪成碎片,別怪孩子熊,他只是在探索

綜上所述,孩子的不良行為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不良行為,父母不應該用應激反應去對待孩子,而應該做到無罪定論、表達感受、查詢動機這三點。

然後,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是在做實驗、尋求關注,或者試探底線,父母只需要針對不同的行為動機,做出相應的處理即可。

我是@百合媽媽讀心理,育兒達人,多平臺簽約作者,我只寫有溫度的育兒文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轉發、讚賞!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