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如果你想培養孩子好習慣,千萬不要對他做這些

2022-03-15由 未央的心事 發表于 母嬰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養成習慣。

好習慣的能量,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傑克·霍吉也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做出如下論述: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我之前曾和孩子上小學的家長交流過,在他們提到的各種經驗教訓裡,“好習慣”是公認的NO。1,小到自己穿衣吃飯,大到學習態度端正,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習慣。

好習慣給家長省心不少,更能讓孩子在自驅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但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但究竟怎麼操作呢?

今天就從習慣的

制定、執行、禁忌

這三方面,來說說養成好習慣的方法。(以下觀點是我結合多本育兒書和自家娃的幾個小例子總結出來的,有不足之處也望大家指正。)

01

規矩必須家長制定?No

一提到養成好習慣,我們就會自動想到“好習慣作息表”之類的東東,我曾經也很迷戀這樣的操作:在一些牛娃的現成表格基礎上做增減,覺得很適合自己娃了,就覺得大功告成,彷彿按照這樣的表格執行,一個擁有好習慣、好行為的娃就自動養成了一樣。

但事實往往是,

做了很多表格,但依然養不成好習慣。

後來看了書才知道,好習慣的形成,離不開

最開始的立規矩

,而規矩的內容,其實

不能大人說了算,也不是孩子說了算,而是大人孩子一起商量出來的才算。

比如我家娃的刷牙任務,從小都是我給娃刷牙,但是兩三歲左右,孩子不聽我擺佈了,每次刷牙都要搶牙刷,說“自己,自己”,每天晚上都要鬧一通。

我試過講道理“寶寶,現在你還不能自己刷牙,刷不乾淨,細菌還在嘴巴里,明天不能吃好吃的了。”

也試過雷霆執行:“不行,每天晚上必須媽媽給刷牙!”

都不管用。

後來我就用了“一起商量”的方法,最終方法是,每天我先給娃刷牙,之後娃再自己刷牙。這個方法確實兩全其美,滿足了我要把牙齒刷乾淨的要求,也滿足了孩子自己拿牙刷亂舞的心理需求,從此刷牙活動甚是和諧。

當然在規矩執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波折,此時

家長要做的,就是堅定:

1。 弄清楚孩子的真實目的,清晰地告知他,接下來我會怎麼樣。父母要用堅定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立場:針對你的無理要求或者違反規矩的行為,哪怕你哭鬧、耍賴,我也會堅持,絕不妥協。

2。父母自己一定要先弄明白,想清楚,做到

前後一致

,而不是一時激動,一拍腦門就是一個規矩。過一陣子,孩子還記得,可自己卻先忘了。一旦立下了這個規矩,父母就要以身作則地堅持。

其實一旦孩子的行為習慣步入正軌,這些規矩也會在無形中弱化,甚至消失,此時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自己管自己了,就像我們經常聽到堅持閱讀的家長會說“孩子晚上不讀書不睡覺”,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02

21天培養好習慣?你想多了

其實“只要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是一個錯誤的傳說。

這個說法源於 1960 年一個外科整型醫生的書。Maxwell Maltz 醫生髮現截肢者平均需要花 21 天來習慣失去一條肢體。於是他說,人們平均需要 21 天來習慣生活中的重大變故。

他所謂的

“習慣”,其實就是適應

,說的是病人適應失去一條肢體,

與某一生活、學習或者運動習慣的養成沒有太大聯絡。

不知為何就被傳為“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了。

事實上,心理學家Phillippa Lally 和來自倫敦大學的同事曾做過一個試驗,他們召集了96個對養成新習慣感興趣的人,比如午飯吃一些水果或者每天跑15分鐘。

研究者檢查了不同的習慣,很多參與者顯示出了練習與養成習慣的關係,

平均達到最大慣性需要 66 天。

也就是說,

養成一個好習慣,平均需要66天的時間

,難度更大的習慣則需要更久。

我們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時候,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但往往情況是,孩子還沒養成習慣,我們大人先放棄了。

苦苦支撐確實難,這裡我們要提到一個理念——斯坦福的政治學家布雷默提出的

著名的“J曲線”。

如果你想培養孩子好習慣,千萬不要對他做這些

這張圖講的是,一個國家的繁榮發展,要經歷一個低谷期。

只有堅持正確的方向,走出低谷,觸底反彈,才能迎來更大的發展。

其實養育孩子跟治理國家很像,即便你堅持的方向是對的,也常常會出現J曲線這種走向,一開始可能會跟你想的相反,不僅沒有變好甚至還會更糟,但只要堅持到那個拐點,增長就會噌噌噌直線上升,孩子會有意想不到的成長。

就拿吃飯這件事來說,剛開始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往往會出現J曲線左邊那種下降的過程——之前是追著喂還能吃點,現在不喂就不吃,不吃飯,孩子都瘦了。

這時候家長最容易動搖,但其實道理都懂:寶寶過去被哄吃被追喂的習慣被打破了,所以

一段時間內出現負面效果是正常的,而不是方法本身有問題。

不過在這種時候,

是否能堅持,就決定了最後的結果

:堅持讓寶寶自己吃飯的,寶寶吃飯越來越好,自信和自理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沒堅持、中途放棄的家庭,這種習慣就很難改。兩種不同結果的背後,其實就是J曲線理論的效應。

這是一個

很能給人力量的理論

,當我們在身處疲憊、抓狂崩潰的邊緣時,可以告訴自己,

一定堅持住!這只是J的底部而已,我們就快勝利了!

03

千萬別獎勵孩子

很多習慣表都會設立獎勵機制,比如完成一週作業可以得7枚小紅花,可以兌換什麼什麼禮物,這種

獎勵實際上在破壞孩子的自主性,腐蝕孩子的自驅力。

這裡就要提到大名鼎鼎的

“德西效應”

了。

從70年代開始,以德西為代表的心理學家透過一系列實驗質疑了獎勵的有效性。

當孩子正在做一件對他來說有一定樂趣的事情時,給他提供獎勵反而會減少他對這項活動的內在動力。這就是所謂的“德西效應”。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家長髮現,孩子特別喜歡的一件事,如果你不斷誇獎或者獎勵,反而會讓孩子不喜歡做了。

那麼,孩子如果對一件事不感興趣,這時候獎勵起作用嗎?

德西派的心理學家認為,即使讓孩子完成“無聊的”、“沒有內在興趣”的任務時,依然不要用採用獎勵。

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你無法判斷孩子是否會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內在的興趣,而使用外部的獎勵,幾乎就損壞了這種轉變發生的可能性。

既然外部激勵會削弱孩子做事情內在的動力,那麼如果孩子就是對一件事情不感興趣,怎麼能

激發

呢?

德西提供了一個最明顯有效的方法:

“給予自主性”。

第一步,坦誠地承認這件事情確實無聊、或者看起來沒意思。

第二步,和孩子聊聊做這件事長期的意義。

第三步,在具體怎麼完成這件事情上,儘可能地給孩子一些自主權。

這裡說一個我家娃的例子,我們在上小猴思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因為課程難度比較大,她產生厭學情緒,我和她說了一和二,強調這是必須做的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但是她可以決定以後這個課怎麼上。

她要求我、兩個玩偶陪她一起上課;課後習題我做一道她做一道輪流答題。之後上課的時候,她的態度明顯轉變,從心不在焉轉為態度積極。

這種

自主性產生的動力是非常強大的

,最終我們希望孩子獲得自主的掌控感,並且在自主的掌控感中、以及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同感逐漸把那些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變成感興趣的事情。

最後再說一下“獎勵”,其實孩子表現好,我們有時候不由自主的會想到獎勵孩子,那到底怎麼獎勵才正確呢?

實驗證明,

當獎勵是驚喜的時候,對孩子而言,是沒有負面作用的。

比如,如果你某一天突然帶回一個禮物,告訴孩子,這是因為他這個月每天吃飯時間比一個月以前縮短了很多,這對孩子就是一個正面的鼓勵。

但是,如果這是一個預先告知的獎勵,“你要是這個月都好好吃飯,我就給你一個禮物”,那就走回老路子了,對孩子的內在動機有害而無利。

愛孩子的方式有千種萬種,

為孩子開個好頭,種下好行為的種子;

和孩子一起攜手,堅持好習慣的養成;

放開孩子的手腳,接受ta的自我成長與獨立;

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方式。

覺得有用,請點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