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2022-03-06由 拜託了媽媽 發表于 母嬰

作者:晨媽

菲菲班上有個小朋友羅羅這幾天感冒在家休息,突然間多了個“小動作”,急的媽媽在群裡求助各位家長。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上下滑動檢視)

不得不說,這位由抓耳朵聯想到孩子中耳炎的家長,安全意識真的是很高了。

孩子在感冒時,往往會伴隨一些小動作,例如抓撓耳朵、摳鼻子、長嘆氣等。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向你“求救”!

如果家長缺乏科學意識,就容易錯過孩子這些生病的小訊號,造成更加嚴重後果。

今天這篇文章,拜媽就一一解釋孩子生病“小動作”背後的原因,教會各位家長如何辨別和預防。

家長們一定要逐一排查,杜絕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頻繁搖頭、抓耳朵

像羅羅這樣突然頻繁抓耳的孩子,其實是很常見的。

前段時間,同事的孩子感冒之後,不停地拉耳朵,一邊拉還一邊哭,家人覺得不對勁,趕緊去了醫院,最後診斷了中耳炎,耳朵紅腫得非常嚴重。

也藉此提醒大家:

發現寶寶反覆撓耳朵,一定不要忽視,很有可能是中耳炎惹的禍!

中耳炎的臨床常表現,通常為耳區脹痛、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下降及耳鳴。

孩子常表現為聽力遲鈍或是注意力不集中,還會伴有發熱、頭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除此之外,還會有像同事的孩子一樣耳中積水、鼓膜腫脹,並伴有黃色分泌物流出的症狀。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中耳炎為什麼會更偏愛孩子呢?

要知道,咱們正常成年人的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從鼻咽部到中耳之間的這條通道叫咽鼓管。

而孩子們的咽鼓管比較短,而且又寬又直,病原體及分泌物很容易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家長們千萬不要小看中耳炎,它不僅非常折磨孩子,還偏愛“火上澆油”。

為什麼要用“火上澆油”形容它呢?

因為中耳炎專挑孩子感冒、扁桃體發炎或是患了急性傳染病的時候發作。

想想看,本來孩子感冒生病就已經是渾身乏力、頭暈難受了,中耳炎的光顧就很容易被家長們忽視,誤以為還是感冒難受的症狀。

所以孩子頻繁抓耳朵,真的就是求救訊號了。

除了頻繁抓耳,孩子突然喜歡搖頭,也是一個警告。

得了中耳炎的孩子,往往會聽力下降,可有時頭位變動是可覺聽力改善的,所以有的孩子會頻繁的搖頭,透過頭部位置的變動,來聽清聲音。

孩子們往往很難表達自己身體的情況,需要家長及時地發現這些不對勁的小細節,並幫助他們找到病因,及時治療。

拜媽還需要提醒各位爸爸們,不要在孩子周邊吸菸,儘可能地戒掉手中的香菸。

因為據科學調查顯示:

“有78%的兒童中耳炎患者,均來自二手菸家庭。”

比治療更重要的還得是預防。

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各位男士能夠及時戒菸,還孩子們一片純淨無害的環境。

長嘆氣

2021年末的時候,曾發生過一則比較感人的新聞。

濟寧鄒城有一個男孩澤澤,11月23日突發心肌炎,好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的5名醫護人員緊急趕往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為澤澤進行了ECMO手術並轉院治療。

目前,澤澤身體的各項指標已經恢復正常,並已轉至外科病房,孩子的父親登報感謝這幾名醫護人員。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回憶起當晚的情況,孩子的父親嘆氣道:“孩子九死一生,是他們把孩子從生死線上救回來……”

九死一生,兒童心肌炎的可怕程度顯而易見。

當心肌炎症狀爆發的時候,情況往往都很危急了,一旦救治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提前預防嗎?

按理來說,當然可以,只不過很少有人能在病症前期及時發現。

因為大多數的患病兒童的症狀,既不典型也不突出,

它可能表現出來的只有感冒、發熱、乏力、腹痛,這些都讓你很難和心臟聯絡在一起。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可能只有在體檢時,專門檢查心電圖,才能發現異常。

有些時候,甚至在發展至擴張性心肌病,或出現嚴重心律不齊時才會發現,而這

往往都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期。

對我們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無法及時發現身體的不適,更無法準確地向大人表述,因此,這個病常常會被漏診。

那麼心肌炎真的毫無前期症狀嗎?

當然不是。

曾經有一則新聞報道過。

一位平時活潑愛動的4歲小女孩萌萌,突然一段時間總是長嘆氣,也變得不愛動了,玩一小會兒就說累,走幾步路就讓抱。

家長顯示覺得孩子變嬌氣了,沒太在意,結果幾天後,孩子突然小臉變色,頭痛難忍,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其實很多家長都聽過將“長嘆氣”作為心肌炎判斷標準的說法,其實是有道理的。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心肌炎患者往往會出現心悸胸悶的現象,而長嘆氣可以有效緩解孩子胸悶不暢的情況。

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突然經常長嘆氣,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我們需要耐心詢問孩子有沒有呼吸不暢,四肢乏力,頭暈難受的症狀,並且時刻關注孩子有無發熱、腹瀉。

如果孩子沒有其他症狀,只是偶爾長嘆氣,那也不必恐慌,保持觀察即可。

可一旦孩子長嘆氣和發熱、乏力、頭暈等症狀同步產生,那就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摳鼻子、擤鼻涕

流鼻涕是孩子感冒時最常見的症狀了。

鼻子裡有鼻涕、有鼻屎或者呼吸不暢,孩子都會喜歡伸出小手指,在鼻子里扣來扣去。

其實這個小動作,也是暗藏隱患。

湖南一個小男孩,就因為挖鼻孔,患上了“蜂窩組織炎”,導致臉部嚴重紅腫,還伴有高燒的症狀。

鼻根兩側及口腔區域是危險三角區,經常挖鼻子有可能會導致發炎,進而發展成顱內感染。

並且手指上的細菌繁多,經常深入鼻腔,也會加大感染的風險。

除了感冒流鼻涕,孩子經常摳鼻子,也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的表現,需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兒童過敏性鼻炎往往伴有鼻癢、鼻塞、流鼻涕的症狀,也有部分孩子是由粉塵、毛髮、細菌等外物引起的。

孩子感冒後,出現這3個小動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鼻子癢,孩子就會不自覺的想摳,咱們不僅要及時帶孩子治療,消除症狀,也要保持好孩子的手部衛生,以防在咱們看不見的時候,孩子躲起來“大摳特摳”。

更讓人擔憂的是,不僅摳鼻子有危害,孩子錯誤擤鼻涕也同樣會引發疾病。

拜媽先問問大家,你平時都是怎麼擤鼻涕的?

是按住一個鼻孔,另一個發力,還是捏緊兩個鼻孔同時用力擤?

如果你是後者,那就大錯特錯了。

擤鼻涕時,堵住兩個鼻孔一起擤的動作非常危險,最容易引發的就是中耳炎!

擤鼻涕的正確方法

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稍微用力,另一側鼻孔的鼻涕,會自然被擤出來。

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外一側。

如果鼻涕不易擤出,切勿用力過猛,可以藉助兒童洗鼻鹽、吸鼻器等,幫助鼻腔通氣。

抓耳朵、長嘆氣、摳鼻子,每一件看起來都只是不起眼的小動作,但事實上,卻是孩子身體向外“求救”的訊號。

身為家長,咱們一定要熟知這些小動作背後潛在的危害,保持好觀察,及時地預防和治療,守護好孩子的健康。

別讓一時疏忽,給孩子帶來傷孩子!

喜歡今天的文章,可以和拜媽聊一聊

#你的孩子都有哪些小動作#

,拜媽會在評論區為大家一一解答哦~

本期內容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千萬媽媽都在看的科學育兒手冊。主編:晨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品質生活理念,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