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2021-12-20由 奶果媽媽 發表于 母嬰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幾天,鄰居賴媽媽來問我“孩子老是發呆愣神怎麼辦?”事情是這樣的,晚上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自己正在繪聲繪色地和他講的時候,孩子也看著書,但是講到一半問他問題,他頭也不抬,直到碰他時候他才反應過來媽媽在問他問題。這不是一次兩次,是每天都會這樣一會。

她十分擔心孩子是不是不喜歡讀書,對讀書沒興趣才走神,可是孩子也會自己拿書讀。她害怕孩子這樣下去,以後學習做事專注力不夠經常走神,會影響學習成績。

聽到關於孩子發呆愣神的事,我就想起了我妹妹小時候也經常發呆,為此還受了不少批評和捱罵。但是她又很聰明,比我聰明得多,學習雖然不算拔尖但也沒有差很多,現在工作也還不錯。

我這時候開始產生疑問,孩子總愛“發呆”愣神是不是一定不是好的呢?後來我發現,會“發呆”的孩子還更有創造力。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01 “發呆”和專心做一件事同樣重要,越聰明的人越會“發呆”

在以前我們的認識裡,做一件事發呆走神是一件很不好的事,不僅父母也這麼認為,而且整個社會都這麼認為。一旦我們上課走神發呆,就會被老師批評“人在課室心在門外”“不好好上課,發什麼呆”,或者承擔錯過重要知識點的過錯。一旦我們上班發呆走神,被老闆發現了就會被臭罵一頓,甚至要被增加工作任務。

發呆真的那麼令人討厭嗎?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聯合發起了“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專案,首度推出“5125”(我要愛我)健康生活理念:

· 建議人們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呆時間;

· 每天運動1小時、掌握1項運動技巧和加入1個運動社群;

· 按照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攝入25種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樣化。

很明顯,第一條就是“發呆”。看來“發呆”也並不是那麼令人討厭那麼糟糕,還有利於健康。

不僅如此,不少科學家、名人並沒有排斥“發呆”這件事。我們所熟知的天才愛因斯坦,每當思考陷入困境,遲遲想不出解決方案的時候,就會乾脆丟開問題,轉而聽起莫扎特的音樂。大腦進入放空狀態,突破困境的靈感,往往就自己跳出來了。不僅是愛因斯坦,牛頓、阿基米德和達芬奇等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們,都曾在很多個走神與發呆的瞬間,想通了問題、獲得了創作的靈感。

發呆有利於身體健康,能給人帶來靈感,這和專注做一件事一樣能有利於人們生活工作。這就說明,“發呆”並不是一件壞事,在一些公司裡還被認可被允許,被放置在與“專注做事”同樣重要的位置。

世界著名的3M公司裡,每天工作員工們可以把15%的時間,花在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副業上,不管它們是否直接有利於公司。就是在這段“什麼都不用幹”的自由時間裡,員工史賓賽·席爾佛突發奇想,試著把一些化學品隨機混合起來,想看看會有什麼效果。結果,暢銷世界的3M便利貼,一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粘膠,就這麼被意外發明瞭!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02 “發呆”給孩子帶來許多好處,激發孩子創造力

有時候我們排斥“發呆”,除了害怕孩子以後不能專注做一件事之外,還怕孩子浪費時間怕孩子無聊。但實際上,“發呆”不會和專注做一件事有很大的衝突,也不會浪費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帶來許多好處,尤其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發呆”能幫助孩子消除大腦疲勞感,有助於提高做事效率、增強記憶力。

我們長時間工作和思考之後,會明顯感受到大腦很疲憊,不想再去思考任何事情。這時候我們就會選擇聽歌、看看窗外來放鬆自己。同樣的,發呆的時候,孩子從活躍的思緒中暫時脫離,大腦意識活動減弱,處於一種清醒而放鬆的狀態,能有效消除大腦的疲勞感。放鬆後,我們會更有效率地做事,孩子也是如此。

給大腦放鬆同時其實也在給大腦“充電”,使得大腦更有活力,更有力量記住一些事情,不知不覺就增強了記憶力。

愛丁堡大學的腦科學家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所有參與者都被要求聽故事並回答問題。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在聽完後立即答題,另一組則在無干擾休息6分鐘之後回答。實驗結果顯示,沒有休息直接答題的參與者只能回憶起7%的故事內容;而休息之後再答題的參與者,則回憶起79%的故事內容,是前者的11倍。

來自功能性核磁共振的資料顯示,發呆時,“大腦中負責集中注意力的腦區會沉靜下來,而相對的,那些負責回憶、評價以及想象的腦區卻會變得格外活躍。”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發呆”有助於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發呆的時候看起來沒有做什麼事,實際上孩子的大腦里正在“天馬行空”,上演著許多故事,思考著人生和哲學,有著許多小主意。

有一項研究就發現,當人們發呆時候大腦就轉入“預設模式網路”,就好像計算機螢幕休眠省電一樣。但是大腦沒有在休息,而是將注意力從外界轉到內心。研究還發現預設模式網路(DMN)活化程度愈高的人,創造力測驗的分數愈高。

我妹妹小時候就經常發呆,就連早上起床拿牙刷牙膏刷牙也要在那站一會,爸爸媽媽都說她太磨蹭了。後來我有一次問她在想什麼,她說她在想牙膏是怎麼做的,牙膏為什麼不能吃之類的問題。現在我想想,我從來都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但五六歲的妹妹就在想這些問題了。真是佩服她!不僅如此,她經常在做一些手工,一個礦泉水瓶做成可以轉動的漂亮筆筒,還可以做成好玩的玩具,或者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東西。

“發呆”有助於孩子改善易急躁的性格。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的一項科學研究發現,發呆時大腦中的α腦電波會得到加強。而這種特殊的腦電波位於大腦的最外層皮質,可以抑制資訊超載,幫助人們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從而調節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不安,有效改善急躁的性格特徵。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03 聰明家長不打擾孩子“發呆”,教會孩子“發呆”

有時候看到孩子發呆就忍不住阻止孩子發呆,但現在看起來並沒有那個必要,有時候我們還需要留出時間給孩子“發呆”,教會孩子“發呆”。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 減少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尤其當孩子哭鬧喊著無聊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塞電視、手機、iPad這樣的“電子保姆”。

雖然電子產品給孩子學習生活各方面都有益處,但也要控制孩子使用時間,要不然孩子很容易上癮。長期如此,一方面孩子缺少獨自思考的時間便不利於創造力的發展,一方面孩子脫離這些就會哭哭鬧鬧不停。現在許多孩子都是如此,沒有WiFi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就“哭天喊地”,十分令人頭疼。

(2) 給孩子發呆的空間,不輕易打擾孩子發呆。

如果是吵鬧的地方孩子就不容易發呆,所以有時候讓孩子在安靜地方學習便可以提供發呆的空間給孩子。有時候也可以帶孩子去安靜的戶外待著。

當孩子發呆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打擾,不僅阻斷了他的思考還容易嚇到他。我們允許孩子發呆,無論是看書還是寫作業,同時也要控制好時間和次數。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3) 別把孩子生活安排得太多太滿,尤其是節假日。像一些家長孩子孩子浪費時間,或者應允孩子滿滿的興趣培養,就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或者安排了很多事情做。這時候孩子就沒有多餘時間“發呆”、思考,想些好玩的事情。行程空一點,哪怕孩子一個上午只玩一個小水坑或者泥沙。

(4) 教會孩子正確發呆的姿勢。

有些孩子發呆就容易咬指甲或者咬筆頭,或者慵懶地躺著,長期如此孩子會傷到自己的手或者嘴巴,或者形成不好的習慣。所以當孩子發呆的時候,可以坐在凳子上或者站在窗邊、手託下巴等等,但是不能有不好的行為動作。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 “發呆”其實就是在專注思考。我們不會打斷孩子思考數學題、打斷孩子學習時候的思考,那麼為什麼又要打斷孩子對於生活對於自己對於一些想法的思考呢?放下對“發呆”的偏見,允許孩子發呆,就是在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更富有創造力。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