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639、元武宗創治改法

2023-01-05由 正史故事 發表于 歷史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639、元武宗創治改法

公元1307年,元武宗海山繼承了叔叔元成宗的皇位,成為元朝第三任皇帝。元武宗與守成的元成宗不同,他不因循守舊,而是積極創治改法,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可惜,元武宗只當了四年皇帝就死了,他的改革措施便戛然而止。

海山,是忽必烈次皇孫的兒子。忽必烈很喜歡次皇孫,次皇孫生下兩個兒子以後,忽必烈請道教領袖張宗師為兩個曾孫取名。張宗師為兩個曾孫分別取名叫海山、壽山,併為他們施法祈禱。後來,海山、壽山果然都當上了皇帝。

真金太子死後,忽必烈原想讓次皇孫當繼承人,可次皇孫突然得病死了,只好讓三皇孫鐵穆耳接了班。忽必烈對次皇孫留下的兩個兒子十分疼愛,從小給予最好的教育,讓漢族名儒、著名政治家李孟當他們的老師,學習儒家經典,又讓名將教給他們武藝和兵法。因此,海山、壽山兄弟倆長大以後,都是滿腹學問,能文能武。

元成宗在任期間,也很器重兩個侄子,任命海山為元帥,統領西北諸軍。海山不負重託,剿滅了海都殘餘勢力,穩定了西北地區。此後,海山長期鎮守西北,為元朝穩定和統一做出了很大貢獻,聲望很高。元成宗封海山為懷寧王,賜金印。

公元1307年,元成宗駕崩,因為他的兒子早夭,皇位出現了空缺。按照制度,皇位繼承應該出自原太子真金這一系,真金的長子甘麻剌這一支,早就被封到漠北,因路途遙遠,很少與朝廷聯絡。所以,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就是海山、壽山兄弟倆。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639、元武宗創治改法

可是,元成宗的皇后與海山兄弟的母親有矛盾,怕海山兄弟登位對自己不利,於是便與幾個親信大臣密謀,打算擁立元成宗的堂弟阿難答稱帝,並召阿難答到大都,參與策劃。

皇后的計劃不符合制度,遭到許多宗王和大臣們的反對。有人跑到海山的軍營裡,告知皇后的陰謀,請海山速來大都,爭奪皇位。

面對政局變化,海山有點猶豫。他的老師李孟進言說:“阿難答繼位,違背了世祖典訓,必不得人心。不過,有皇后撐腰,此事如果成了,你們兄弟必然受害。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千萬不能猶豫,應該火速回京”。海山聽從了老師的意見,立即日夜兼程,返回了大都。

李孟與壽山和朝廷大臣商議,決定先發制人,派兵誅殺了皇后的幾個親信,拘捕了皇后和企圖稱帝的阿難答,擁戴海山登上了帝位,被稱為元武宗。

元武宗與弟弟壽山關係十分密切,壽山在幫助哥哥登位中立有大功,因此,元武宗即位以後,立壽山為皇太子,明確了他皇位繼承人的身份。同時約定,壽山死後,再由元武宗的兒子繼位。元武宗還任命老師李孟為參知政事,參與朝政。

元武宗即位時,元朝貌似強大,其實已經矛盾叢生,弊病不少,主要是朝廷財政困難、冗員冗費嚴重、行政效率低下、貪汙腐敗問題凸顯、經濟發展緩慢。在李孟的建議下,元武宗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試圖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639、元武宗創治改法

當時,元朝的最高行政機構是中書省,中書省的官員大都是忽必烈時期的老臣,元成宗基本沒有調整過,因而普遍年齡較大,老氣橫秋,效率低下。但他們都是元勳功臣,元武宗不好將他們罷免,於是獨出心裁,又設立了一個尚書省,分了中書省的大部分權力。

元武宗選拔大批年輕俊秀進入尚書省,其中多數是自己的親信,命皇太子壽山負責尚書省。尚書省的權力很大,幾乎取代了中書省,成為實際上的中樞機構。尚書省雖然行政效率很高,但卻與中書省產生了尖銳矛盾,遭到許多元老舊臣們的反對,朝廷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元武宗為了提高行政效率,遏止腐敗,大刀闊斧地進行吏治改革。他頒發《省部綱紀》,規範官員的行為;實行封贈制,增強官員的榮譽感;提高官員俸祿,高薪養廉;加大懲罰力度,嚴厲打擊腐敗行為;在朝廷設立考功司,對各級官吏的政績進行考核。這些改革舉措大多數是好的,可惜元武宗在位時間太短,沒有見到大的成效。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問題,元武宗採取提高鹽價、徵收酒稅、增加富戶稅賦、改革貨幣、擴大海運等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有利有弊,同樣實施時間不長,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639、元武宗創治改法

由於元朝統治重心南移,原來的都城和林已經沒有了戰略意義,元武宗下詔,取消和林都城的地位,改為和林行省,後來改為嶺北行省。元武宗又在河北修建了元中都,作為元上都、元大都的輔助城市。

元武宗尊崇儒學,將《孝經》翻譯成蒙古文,刻版模印,下發全國,詔喻民眾實行孝道。元武宗還下詔免除儒生的差役,提高儒生地位。

元武宗也崇尚藏傳佛教,修佛寺、做佛事,出臺了優待喇嘛的政策,不允許人們對佛教不敬。元武宗還崇尚優待道教,對於為他起名的張宗師,更是尊敬有加,封張宗師為大真人。

在元武宗時期,儒學、佛教、道教都得到較快發展。不過,元武宗卻下令禁止了白蓮宗。白蓮宗是白蓮教的前身。元武宗認為白蓮宗不利於他的統治,下詔禁止了。後來,壽山取消了禁令。果然,在元末的時候,白蓮教成為反元的急先鋒,紅巾軍起義的領導者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人,都是白蓮教的首領或者教徒。元武宗還是挺有遠見的。

元武宗在對外關係上,採取了比較溫和的政策。與高麗的關係十分密切,封高麗王為瀋陽王;與安南的關係得到改善,雙方不再為敵;與幾個汗國保持友好往來,汗國仍然尊奉元朝為宗主國。

二十六史精選故事639、元武宗創治改法

元武宗最受人詬病的改革措施,是實行封贈制,大肆進行封官進爵。元武宗標榜自己“溥從寬大”,也是為了籠絡人心,打破了許多元朝過去的制度規定,封官、封王、賞賜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可是,封賞越多,越容易引發爭議,造成混亂。

元武宗不拘舊制,創治改法,出發點是好的,有些也見到了成效。可惜他在位時間太短,有些改革出現了問題,沒有來得及修正和完善。壽山繼位以後,幾乎將改革措施全部推翻。元武宗的改革,成為元朝歷史上曇花一現。不過,元武宗不循舊制、勇於改革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元武宗最大的不良嗜好,是迷戀酒色。蒙古皇帝一般都喜歡喝酒,但像元武宗這樣嗜酒如命的,卻不是很多。元武宗經常徹夜痛飲,毫無節制,身邊又美女如雲,很快耗盡了身體。有大臣勸諫,元武宗一概不聽,反而逼著大臣們喝酒。

公元1311年,只當了四年皇帝的元武宗,因酒色過度,一病不起,丟了性命,年僅三十一歲。

元武宗死後,他的弟弟壽山繼位,被稱為元仁宗。元仁宗又有新的治國之策,他搞起了漢化運動。請看下一集,元仁宗推行漢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