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2021-04-15由 靖邊縣婦聯 發表于 母嬰

————

經典之美,精神之淵

———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

告別乍暖還寒

迎來豔陽暖風,

揮手三月,面朝明亮,

四月帶著滿身詩意

翩躚而來……。。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 下午6:30

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研究會常駐優秀講師閆紅利老師帶領諸學友

誦讀《詩經》,唇齒留香。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瞭解四時風物不同,才知天人合一既是日常。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壹。吉日

               原文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從其群醜。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張我弓,既挾我矢。

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賓客,且以酌醴。

注  釋

吉日:吉利的日子。

維:語助詞,有“是”的意思。

戊:戊日。朱熹認為此處指戊辰日。

古人認為戊日為剛日,適合外事活動,如巡狩、盟會、出兵等。

伯:馬祖。

禱(dǎo):告祭求福。因田獵用馬,故祭馬祖。

田車:獵車。

田,同“畋(tián)”,打獵。

孔:很。阜:強壯高大。

阜:山崗。

從:追逐。群醜:這裡指獸群。

差(chāi):選擇。

同:聚集。

麀(yōu):母鹿,這裡泛指母獸。

麌(yǔ)麌:獸眾多貌。

漆沮(jǔ):古代二水名,在今陝西境內。

所:處所,此指會獵場所。

中原:即原中,平曠之地,原野之中。

祁:大。一說指原野遼闊,或以為指獸大。

有:豐富,指野獸多。

儦(biāo)儦:疾走貌。

俟(sì)俟:緩行等待貌。

或群或友:指三兩成群。獸三隻在一起為群;

獸二隻在一起為友。

悉:盡,全。率:驅逐。

燕:使快樂。

張我弓:拉開弓。

挾我矢:用手指挾持搭上弓的箭,準備發射。

豝(bā):母豬。

殪(yì):射死。

兕(sì):大野牛,或謂乃犀牛。

御:進,指將豬牛烹熟進獻賓客。

酌醴(lǐ):酌飲美酒。醴,甜酒。

                     

                                         

鑑  賞

 

全詩四章,

藝術地再現了周宣王田獵時選擇吉日祭祀馬祖、野外田獵、

滿載而歸宴飲群臣的整個過程。

第一章寫打獵前的準備情況。

古代天子打獵是如同祭祀、會盟、宴享一樣莊重而神聖的大事,

是尚武精神的一種表現,儀式非常隆重。

因此,事先選擇良辰吉日祭祀馬祖、整治田車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程式。

“升彼大阜,從其群醜”二句在這一章中是將然之辭,一切業已準備就緒,

只等在正式打獵時登上大丘陵,追逐群獸。

第二章寫選擇了良馬正式出獵。

祭祀馬祖後的第三天是庚午日,依據占卜這天也是良辰吉日。

選擇了良馬之後,周天子率領公卿來到打獵之地。

那裡群鹿聚集,虞人沿著漆、沮二水的岸邊設圍,

將鹿群趕向天子守候的地方。

第三章寫隨從驅趕群獸供天子射獵。

眺望原野,廣袤無垠,水草豐茂,野獸出入,

三五成群,或跑或行。

隨從再次驅趕獸群供天子射獵取樂。

第四章寫天子射獵得勝返朝宴享群臣。

隨從將獸群趕到周天子的附近,周天子張弓挾矢,

大顯身手,一箭射中了一頭豬,再一箭射中了一頭野牛。

表現出英姿勃發、勇武豪健的君主形象,

實是對周宣王形象化的頌揚。

打獵結束,獵獲物很多,天子高高興興地用野味宴享群臣,

全詩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此詩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詩人按照事情的發展過程依次道來,

有條不紊。

另外,

全詩大部分章節,

記敘田獵活動的準備過程以及隨從驅趕野獸供天子射獵的情景,

間及群獸的各種狀態,以作烘托,

具體寫天子射獵只有四句:“既張我弓,既挾我矢。

發彼小豝,殪此大兕。

”這種點面結合的寫法,既敘述了田獵的過程,

描寫了田獵的場面,透露了輕鬆的氣氛;

更突出了天子的形象,

增強了天子的威嚴,使全詩有很強的感染力。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貳· 鴻雁

                                             

 原  文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于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注   釋

鴻雁:水鳥名,即大雁;或謂大者叫鴻,小者叫雁。

於:語助詞。

肅肅:鳥飛時扇動翅膀的聲音。

之子:那人,指服勞役的人。

徵:遠行。

劬(qú)勞:勤勞辛苦。

爰(yuán):語助詞。

矜(jīn)人:窮苦的人。

鰥(guān):老而無妻者。

寡:老而無夫者。

集:停。

中澤:即澤中。

於垣:築牆。

堵:長、高各一丈的牆叫一堵。

作:築起。

究:終。

宅:居住。

嗷嗷:鴻雁的哀鳴聲。

哲人:通情達理的人。

宣驕:驕奢。

                   

                           

                                                 

鑑    賞

這首詩感情深沉,語言質樸,韻調諧暢,

雖是一首抒情詩,但又兼有敘事、議論的成份。

然而此詩最大的特點是比興手法的運用,

每章開頭都以鴻雁起興,不僅可以引起豐富的聯想,

而且兼有比義。

鴻雁是一種候鳥,秋來南去,春來北遷,

這與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勞役,四方奔走,

居無定處的境況十分相似。

鴻雁長途旅行中的鳴叫,聲音淒厲,

聽起來十分悲苦,使人觸景生情,平添愁緒。

所以以之起興,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全詩三章根據所述內容的不同,

或是興而比,或是比而興。

一章以鴻雁振羽高飛興流民遠行的劬勞,

二章以鴻雁集於澤中,興流民聚集一處築牆。

這兩章都是興中有比,具有象徵意味。

第三章以鴻雁哀鳴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興。

比興意蘊的交融滲透,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藝術表現力。

由於此詩貼切的喻意,以後“哀鴻”“鴻雁”即成了苦難流民的代名詞。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叄   庭燎

原 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注  釋

庭燎

(liáo):宮廷中照亮的火炬。

(jī):語尾助詞。

央:盡。

君子:指上朝的諸侯大臣等人。

鸞:也

作“鑾”,鈴。古代車馬所佩的鈴。

將將(qiāng):鈴聲。

艾:盡。

晣晣:明亮貌。

噦噦

(huì):鸞鈴聲。

鄉晨:近晨,將亮。

(xiàng):同“向”。

有輝:猶煇煇,光明貌。一說火光暗淡貌。

言:乃,愛。

旂(qí):上面畫有交龍、竿頂有鈴的旗,為諸侯儀仗。

鑑    賞

此詩描寫宮廷早朝的景象,表現君王勤於政事。詩共三章,

第一章寫夜半之時不安於寢,急於視朝,看到外邊已有亮光,

知已燃起庭燎;又聽到鸞聲叮噹,知諸侯已有入朝者。

說明宣王中興,政治穩定,百官、內侍皆不敢怠於事,

諸侯公卿也謹於君臣大禮,嚴肅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會;

而宣王勤於政事、體貼臣下、重視朝儀的心情,也無形中見於言外。

第二章時間稍後,但黑夜尚未盡,庭燎之光一片通明,

鑾鈴之聲不斷,諸侯正陸續來到。

朱熹說:“噦噦,近而聞其徐行聲有節也。”(《詩集傳》)

第三章寫晨曦已見,天漸嚮明,庭燎已不顯其明亮。

按《說文》:“煇,光也。”

段玉裁注:“析言之,則煇、光有別:朝旦為煇,日中為光。”

又《禮記·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車則有光。”

說清早由家別大夫之時天尚不太亮,至登車時已大亮。

則“有煇”指不太亮的光。

這一則可與《莊子·逍遙遊》中所說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相證,

二則可知火炬即將燃盡,故光不如前之明亮。

此時來朝諸侯和天子俱抬頭看旂。

鄭玄箋雲:

“上二章聞鸞聲爾。今夜嚮明,我見其旂,是朝之時也。朝禮別色始入。”

觀旂而識別其封爵官位。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夜何如哉?夜雖未央,而庭燎光矣,朝者至而聞其聲矣。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分享此時中華傳統習俗之清明節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

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宋)歐陽修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

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

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節日傳統習俗

掃 墓

QingMing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載: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

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

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

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插  柳

QingMing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

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

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

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

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另外一種說法是,此俗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讓晉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

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

發現當年被燒燬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

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

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踏 青

QingMing

踏青又叫春遊。

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節日詩詞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 明 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寒 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 門 即 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 明

(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破 陣 子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清江引 ▪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節 日 相 關 諺 語

鯉鯽親魚強育肥,適時栽種葦藕芡。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遼西)

清明浸種,穀雨下秧。

清明堆足肥,秧田有根底。

清明睜眼,一棵高粱打一碗。(遼寧)

清明種瓜,船裝車拉。

要種四季豆.不在清明後。(四川)

清明前,去撒棉;春分後,去種豆。(江蘇)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相宜。(山西)

清明前好種棉,清明後好種豆。(廣東)

清明穀雨緊相連,種過棉麥種大田。(遼寧)

清明姜,穀雨秧。(廣西)

清明後,緊栽樹。

清明不落雨,稻麥出不齊。

國學課堂|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168期

節日寄語

四月,願我們拾眼見山河,

山河無恙;

低眉食煙火,

煙火如常。

愛的人,

都喜樂安康;

盼的事

都歸於心上。

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每週六下午6。30與你相約!

END

親愛的書友,相約下期!

THANKS FOR READING-

 

靖邊縣國學經典家庭教育研究會(前身“靖邊縣國學經典讀書會”成立於2015年暮春時節),是靖邊縣婦聯旗下的志願者協會,在靖邊縣婦聯的大力支援與倡導下,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與家風家教的研究與傳播,透過汲取國學經典中古聖先賢的智慧與營養,尋求正確、科學的解決家庭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以此豐盈現代人的現實生活,指導現代家庭教育,願大家擁有幸福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