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藥行街告訴你,“食飲有節” 到底有幾節

2021-07-04由 老中醫資訊 發表于 母嬰

典著作《黃帝內經》開篇即講“食飲有節”。節,原意是竹節的意思,可引申為調節、節制、節奏、節令、節氣、季節、禮節、節約、氣節等。那麼“食飲有節”到底有幾節?讓我們一一說來。

調節飲食結構

健康飲食要力求營養均衡。現代營養學認為,人體需要營養物質包括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水這七大類,建議每天多食幾種食材。中醫飲食指導更是源遠流長,最需要謹記的是《黃帝內經》裡講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飲食要五色五味、搭配豐富,力求營養均衡。在現代生活中,最大的誤區就是人們無論吃葷還是吃素,吃的穀物都太少,吃含皮穀物就更少。還有的人認為穀物就是碳水化合物,大大忽視了“五穀為養”,這也是誤區。穀物是植物的種子,為了繁育下一代,它把最好的營養輸送給了種子,以全成分穀物為主食,含有包括蛋白等大部分營養物質,且有效糾正素食纖維過少,補養的是人的正氣清氣,而不是邪氣濁氣,所以現代營養膳食指南特別強調要適量吃全營養成分穀物,這樣更容易達到整體營養、寒熱平衡、酸鹼平衡,從而做到營養均衡。

水是生命之源,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脾胃虛弱的人切莫以瓶裝礦泉水和直飲水等生水作為日常飲品。現在有許多藥食同源的代茶飲方和各種果蔬汁、可樂、咖啡等。需要注意的是,飲料含糖量高,喝多了容易胖,所以要適量飲用。

藥行街告訴你,“食飲有節” 到底有幾節

注意飲食節制

評價有沒有飲食節制的標準,就是要看體重是否在標準範圍,要做到吃動平衡。這一點對現在很多超重的人都難以克服,因為貪吃的慾念,已經像一個狂魔,迷亂了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心智,喪失了制服它的能力。因此一定要以飲食健康為第一原則,而不是以飲食美味為第一原則。吃動平衡是飲食的主要原則,飲食過多導致肥胖,就種下了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臟病、慢性腎臟病、慢性消化系統性疾病、惡性腫瘤甚至慢性心理疾病的根。飲食要與年齡、性別需求相平衡。儘量吃新鮮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少食冷食,儘量少吃醃製、熏製、煎制食品。尤其要節制油膩食物,多采用蒸、煮、燉、淖等烹飪方法,少用炒、煎、炸、烹的方法。“大飽傷脾”,飯吃過多,導致腸胃勞傷,過剩的營養就會變為毒,傷肝傷腎;每天喝過量的水會傷腎,過量飲酒可傷肝,喝濃咖啡、濃茶過多會影響鈣的吸收和睡眠質量。攝入湯食或液體食物過多,容易把胃撐大,導致肥胖,所以要幹稀搭配。不要拿牛奶和豆漿等液體食物當飲品。

藥行街告訴你,“食飲有節” 到底有幾節

把握飲食節奏

人有晝興夜寐的規律,所以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晚飯少吃要配合早睡早起、不熬夜,晚飯不能晚於7點。對於胖人和運動量少的人,也可以不吃晚飯或過午不食。不飢不食、未飽先止,每餐之前要有飢餓感,因為飢餓感能調動免疫力;不可等到大餓時再吃,因為大餓的時候容易讓人飢不擇食、狼吐虎咽,反而吃的更多。對於要減肥的人,水果、堅果要放在餐前;對於要增重的人,水果、堅果可放在餐後。瘦人想增重,每頓飯也不要吃太飽,而是要少食多餐;要細嚼慢嚥,每次吃飯不要少於20分鐘。

藥行街告訴你,“食飲有節” 到底有幾節

適應飲食時節

正所謂,春葉、夏瓜、秋果、冬根。飲食要儘量吃陽光下自然生長的時令食物,吃應季菜。比如西瓜、綠豆都是清熱降暑之品,夏天吃了對人很有裨益,冬天吃了可能傷人腸胃。夏天天熱,大自然給我們身體比冬天更多的熱量,需要的飲食量就應該減少,而很多人仍以各種理由加強營養,傷害著自己的健康卻全然不知不顧。

藥行街告訴你,“食飲有節” 到底有幾節

對證飲食調節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在實現飲食飢飽功能之後,還可以利用它的寒熱補瀉偏性達到藥用調理作用。舉例說明:大便乾燥的人要吃一點蜂蜜和胡蘿蔔潤腸;大便黏滯的人要多吃白蘿蔔;大便溏洩的人加一些山藥、白扁豆;失眠的人,晚上吃小米粥加含心的蓮子和或酸棗仁熬粥;怕冷的人早上喝一點姜棗茶;眼睛乾澀的人喝點菊花枸杞子茶,想減重的可以加一點山楂決明子;肝氣瘀滯的人可以選玫瑰花代茶飲;臉上長痘痘的人多吃一點紅小豆薏米粥。

藥行街告訴你,“食飲有節” 到底有幾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