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2021-05-28由 LifeOfmom 發表于 母嬰

對女性來說,最難懂的親戚就是“大姨媽”,它每月都“熟來熟往”,對它應是再熟悉不過。但實際上,它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對於它的一些常規問題,我們通常只知道教科書般的標準答案,卻不瞭解因人而異之後的答案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填填坑,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關於時間

說起月經時間,真是各家都有各家的愁。有的人過很長時間才來一次,又逗留很長時間才走;有的人卻來得頻繁,去得也快;還有的人高興就來,不高興就不來。其實月經的時間分為月經週期和每次經期的長短,我們先來說說月經週期。

對多數人而言,正常的月經週期一般是21~35天,但是也存在一些在正常範疇內的特殊情況,比如月經定期兩月一行,三月一潮,一年一行[1]。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必須是從初潮開始就以這種規律且月經的量、色、質都無異常才行。如果不是這種特殊情況,只是偶爾出現月經週期延長的問題,其實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有可能是當月的情緒刺激或者工作壓力等造成的,但是如果反覆延長,而且超過7天的話,就該考慮疾病的因素,需要及時診治。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說完了週期這個時間,再來說說行經時間。其實,月經來的天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常情況下,會在3~7天內有所波動。如果是偶爾的突然變短或者延長,可能是過度勞累等造成的,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長久如此,就需要去醫院檢查。在排除了子宮內膜炎等婦科疾病的因素後,西醫解釋不了,那就得中醫出面了,可能是脾出現了問題。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中醫認為月經的天數與脾有關,在飲食和情緒等刺激下引起的“脾虛”,就算沒有上升為疾病的程度,也會引起月經天數的變化。因為脾有轉化氣血的功能,當它變弱時,造成氣血不足,或者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的功能發生障礙,造成溼聚於內,阻滯在子宮,就容易導致經量過少而縮短經期。如果脾統攝血液的能力不足,會導致衝任不固,經血妄行[2],出現經期過長的現象。

關於經量

時間的事情說完了,再來說說月經量這個事兒。量其實與時間一樣,都是讓人糾結的事情,有的人覺得量多,有的人覺得量少,還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而沒有誰能夠準確告知每次月經量的標準,因為它因人而異,都是憑著各自的感覺和經驗來判斷的。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現在小編來告訴大家經量的標準以及判斷的方法,一般而言,

一次月經正常的經量為30~50毫升[3],如果少於20毫升或者多於80毫升均屬於不正常,而全部浸透一片日用衛生巾大約是20毫升的經血,

懷疑自己經量異常的可以自行粗估一下。月經量其實與個人的體質等有關,只要沒有達到異常的標準,就不需要擔心。

如果月經量突然變得很多或者很少,一兩次的話也不用緊張,可能是受到了當月狀態的影響。但是如果長期如此或者反覆多次變多或者變少,就需要注意了,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引起的。

關於血塊

說完了大家都操心的時間和量,現在來說說它的“內容”,這個“內容”就是血塊。很多人都不清楚經血中有血塊是不是正常現象。其實,我們所說的血塊是自然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及宮頸黏液等與血液的混合物,經血中有少量的血塊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的“大姨媽”帶有較多、較大的血塊,有人解釋說是因為“淤”,有人解釋說是因為婦科疾病。

小編為大家從中西醫的角度科普下血塊多和大的原因。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是因為

這個月過得不開心,或者吃了比較多的寒涼食物、辛辣食物等

,使得肝氣鬱結或者宮寒、血熱等,從而造成血液執行不暢,就形成了或大或小的血塊[6]。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從西醫的角度來解釋,是因為

子宮內膜含有一種纖維蛋白溶解酶原啟用劑,在月經期活性會增加,就會啟用子宮血管外糖蛋白的降解和膠原酶原,影響子宮內膜脫落的速度和範圍,從而使“血塊”大小不一。

這種啟用劑的量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每個人的血塊大小、多少都不一樣。而且它的活性還會受到疾病及一些宮內操作如刮宮術、宮內節育器等的影響,使得活性增加,血塊的量也可能增加。

“大姨媽”不僅與生育息息相關,還是身體的“晴雨表”。而且最近小編還看到一篇最新研究,研究發現,

月經長期不規律會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

熟悉又陌生的“大姨媽”你真的瞭解嗎

所以,各位女性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大姨媽”,也不要隨意地侵犯它,因為寒涼的飲食、發脾氣等都會刺激它,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當然,如果它只是偶爾發發“小脾氣”,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憂思過度也傷脾。總之,各位只需做個快樂的“小仙女”,就能伺候好古怪的“大姨媽”。

參考文獻:

[1] 廣令。正確應對月經週期[J]。益壽寶典,2018(36):22。

[2] 劉豔芹,張拴成,杜惠蘭。杜惠蘭治療青春期月經病血證經驗淺析[J]。中醫藥臨床雜誌,2020,32(07):1253-1256。

[3] 邢玉,劉豔霞。月經過少病古代文獻研究[J]。北京中醫藥,2015,34(04):291-293。

[4] 曹向黎。辨證分型論治為主治療月經過多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2016,31(09):1265-1267。

[5] 許鐵英。 月經過少病因病機認識及診療經驗總結[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6] 陳瑛,鬱琦。年齡與卵巢功能——對卵巢衰老的認識[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17,33 (01) :68-70。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