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凡是走出抑鬱、焦慮的人,都做到了這2件事

2022-12-31由 心理師彭玥 發表于 歷史

凡是走出抑鬱、焦慮的人,都做到了這2件事

很多人都會出現過度警覺的狀況,指的是威脅系統中的多種刺激源(行為),比如火車笛、稍大的關門聲、在黑暗的環境下突然燈關閉了,當這些聲音或者場景發生的改變引起人們早年的創傷回憶,那麼人們在這些狀況下就會產生恐懼。

例如有的人會對鞋子走在地板上的聲音很敏感,每次聽到這種聲音,他都會非常緊張,經過諮詢後他明白了原因所在,這是當他小時候,每次聽到這種聲音,就意味著父親回來了,如果父親心情不佳就會與母親扭打在一起,而即便他成年後,聽到這種聲音仍然會引起小時候的恐懼,因此他會非常緊張。

而這種過度警覺,會讓人們時刻保持精神緊繃,從而引發心理疾病,例如抑鬱症、焦慮症。

過度警覺的人會在親密關係中非常敏感,因為他們總是處於擔心被拒絕、拋棄、忽視,或者被虐待中。

因此,他們往往會透過控制別人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這種控制會針對家人、朋友,以及自己。

凡是走出抑鬱、焦慮的人,都做到了這2件事

當事情沒有按照計劃進行的時候,過度警覺的人就會感到不安,產生強烈的焦慮感。

焦慮症患者趙女士曾經陷入到過度警覺中,每次她都會憂心忡忡地來做諮詢,並且她的語速極快,不停地訴說著身邊的事情,帶著很多憤怒和無奈。她會認為孩子的數學考試不及格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會認為她的先生和她說話的態度很明顯表現出了對她的不屑,同時家裡的冰箱也在和自己作對,偏偏在這個時候壞掉。

趙女士持續地處於這種精神緊繃的狀態,她說感到自己像個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氣球,胸口很悶、頭疼、頸椎也不舒服。

而當問到她什麼時候會感覺舒服一些的時候,她的回答是:我的孩子學習成績提升的時候、我先生按時回家的時候,而這些,都是在她所期待的範圍內,是她可以掌控的部分,當她有掌控感的時候,她就會感到舒暢,而相反,如果不在她的掌控範圍內,她就會失控。

過度警覺的人同樣也會陷入到信任危機中。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其他人,除非對方動用足夠的真誠來打動他們,否則他們就會懷疑對方的一切承諾。

凡是走出抑鬱、焦慮的人,都做到了這2件事

孫先生與太太已然陷入到這種信任危機當中。孫先生會檢查太太的手機,並且會在太太不在家的時候突然打電話詢問太太所在位置以及要求發當時的定位給他,太太已經被擾亂得不勝其煩,因為無論是在工作還是與朋友聚會,孫先生的一次次“抽查”都會讓太太陷入到尷尬的境地。

而太太多次提出,每次外出前都會和孫先生說清楚要去的地點以及要和誰一起去,但是孫先生仍然認為這可能是太太安撫他的方式,之後仍然會不斷打電話確定太太的行蹤。

過度警覺不僅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困擾,也會讓自己處於焦慮痛苦之中,當他們認為周圍人都不能被信任,就會因為孤單而更加多疑,而這種感受會加速他們的控制感,但同時,他們還處於糾結的狀態。

因為如果透過細枝末節找到對方“欺騙自己的證據”,那麼他們就會有很強烈的“被遺棄感”,而如果沒有找到證據,他們仍然會不斷尋找,直到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證明“你看吧,我就知道你不值得信任”,然後再次進入到“被遺棄”的狀態中。

(推薦抑鬱、焦慮的朋友去看兩本書《戰勝抑鬱》和《情緒自救》)

凡是走出抑鬱、焦慮的人,都做到了這2件事

當我們自己察覺到似乎已經陷入到了過度警覺的狀態,我們可以做這兩件事:

一、允許自己長大

當我們仍然陷在過度警覺的狀態時,其實我們的內心還處於小時候的樣子,我們沒有允許、也不敢讓自己長大,我們遵循著固有的模式,即便這種模式讓自己很不舒服,但是卻因為足夠熟悉而安全。

當我們認清了自己已經成長了,已經擁有力量脫離開固有模式,直面原生家庭帶來的恐懼,

當焦慮感來臨的時候,告訴自己:這種感受又來了,這只是我小時候的感受而已

。之後,這種對於失控感的恐懼就會減輕它的作用,讓自己迴歸到理性的層面上。

二、允許恐懼存在

我們的恐懼已經伴隨自己有20、30多年了,那麼我們不可能奢望它們馬上就離開我們,事實上,有的人會終身帶著這些恐懼,只不過這些感受會對自己的影響越來越小。真正的勇士不是面對困難不再有恐懼,而是帶著恐懼也能繼續前行。

如果此時你正陷在抑鬱症、焦慮症之中,允許你的負面情緒存在,帶著它們,繼續走自己想走的道路,成為真正的勇士。

凡是走出抑鬱、焦慮的人,都做到了這2件事

頂部